《一个客家女子的新加坡故事》为新加坡已故著名政治家李光耀的女儿李玮玲的回忆录。李玮玲在过去十多年间一直为新加坡《海峡时报》和《星期日时报》的专栏撰稿,本书从其约180篇专栏文章中选取75篇,设“自我”与“国家”两大部分,分“个人”“家庭”“学业和工作”“与父亲同行”“领导力”“国家认同感”“种族与文化”“事业”“教育”“外事”十章,组成回忆录,副题“作为女儿、医生、爱国的新加坡人的心路历程”,讲述自己作为客家女子、作为李光耀的女儿、显赫政治家族中一员的成长过程,自己与父母、兄弟的相处,也讲述她作为脑神经科医生、教授,对事业的投入,对国家医疗体系、公共卫生政策的思考,更有她作为爱国的新加坡人,对一切关乎新加坡和新加坡人的事务的思虑,如国庆日庆典、教育的精英主义、职场的歧视行为等等。
女儿
“你母亲和我或许出于私心,乐意看到你不嫁人,继续留在我们身边照顾我们终老。但你会感到孤独。”
——李光耀对自己唯一的女儿的忠告
“我知道你会更想看到我结婚生子,但我没有遗憾。能在你和妈妈的晚年照顾你们,我没有遗憾。”
——李玮玲
医生
“我行医已有三十年。在这段时间里,医学技术已取得巨大的进步与突破,但医者的价值观却似乎大不如前。医生最重要的是要有同理心。如果我们能将心比心了解病人感受的疼痛与苦楚,我们就会尽力帮助他们,并把他们的福祉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爱国的新加坡人
“我选择以新加坡为家,因为新加坡是我效忠的国家。我们要勇于走出属于自己的路,不要盲目跟随殖民地统治者或祖先家乡的脚步。
我是一个新加坡华人,先是新加坡人,后是华人。”
李玮玲Lee Wei Ling(1955- )
出生于新加坡,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之女。
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和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接受小儿神经科培训,2004至2014年间担任新加坡国立脑神经医学院院长,目前是该医学院的小儿神经科高级顾问医生。
大熊猫的女儿还是火星人?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被尼克松称为“最有能力的领导人之一”,与丘吉尔相提并论;克林顿称他是“过去五十年来世界上最智慧、最博学、最有效率的领导人之一”;还有人说他是“小舞台上的大人物”,一位“柔性的独裁主义者”。 新加坡著名的作家兼社会...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大熊猫的女儿继承了父亲的特质,敢于直面社会的矛盾;新加坡同中国很相像,不止有体制问题,也有医改,教育和移民等各方面问题,或许归根到底,这与新加坡人的祖先来自中国,与如今的中国人有相似的思维有关吧。
评分没有客家色彩,也缺少女性视角。倒是围绕了新加坡的社会议题。 如果不是李光耀女儿,其实可读性一般。 并没有什么太高深的真实拙见。 名人跨界出书,多半也是如此。
评分这样的汉语表达都很实惠,相对质朴直接,简单轻松。一个遵循佛法的无神论者,一个极简主义生活的单身女人,一个运动强迫症偏执狂,一个精通华语马来语英语和客家话(生活在单一语境下的孩子,一直觉得会多种语言是一件很NB的事情。)十三岁以前在华校饱读诗书繁体字的好胜女子,一个宅心仁厚有同理心的儿童神经科医生。感受到李光耀的另一面,李光耀和夫人性格合得来加上心灵相通,也是最好的朋友,从未计较对方在这段感情里付出多少,互相照顾,从来不在别人面前秀恩爱。母亲中风,父亲呵护备至,量血压,读诗歌。这样的感情是很少见的。关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从他们身上学习很多,节俭尊重不虚荣爱己爱人。关于身份认同这个问题,很有趣,移民国家避免种族纠纷最好的方式就是用西方文化和英语作为媒介,也是无法扭转的趋势。
评分虎父无犬女
评分3.5颗星。在新加坡游玩的时候,匆匆把后面章节读过。新加坡人对李光耀认可度太高了,所以人还是要做实事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