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客家女子的新加坡故事》为新加坡已故著名政治家李光耀的女儿李玮玲的回忆录。李玮玲在过去十多年间一直为新加坡《海峡时报》和《星期日时报》的专栏撰稿,本书从其约180篇专栏文章中选取75篇,设“自我”与“国家”两大部分,分“个人”“家庭”“学业和工作”“与父亲同行”“领导力”“国家认同感”“种族与文化”“事业”“教育”“外事”十章,组成回忆录,副题“作为女儿、医生、爱国的新加坡人的心路历程”,讲述自己作为客家女子、作为李光耀的女儿、显赫政治家族中一员的成长过程,自己与父母、兄弟的相处,也讲述她作为脑神经科医生、教授,对事业的投入,对国家医疗体系、公共卫生政策的思考,更有她作为爱国的新加坡人,对一切关乎新加坡和新加坡人的事务的思虑,如国庆日庆典、教育的精英主义、职场的歧视行为等等。
女儿
“你母亲和我或许出于私心,乐意看到你不嫁人,继续留在我们身边照顾我们终老。但你会感到孤独。”
——李光耀对自己唯一的女儿的忠告
“我知道你会更想看到我结婚生子,但我没有遗憾。能在你和妈妈的晚年照顾你们,我没有遗憾。”
——李玮玲
医生
“我行医已有三十年。在这段时间里,医学技术已取得巨大的进步与突破,但医者的价值观却似乎大不如前。医生最重要的是要有同理心。如果我们能将心比心了解病人感受的疼痛与苦楚,我们就会尽力帮助他们,并把他们的福祉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爱国的新加坡人
“我选择以新加坡为家,因为新加坡是我效忠的国家。我们要勇于走出属于自己的路,不要盲目跟随殖民地统治者或祖先家乡的脚步。
我是一个新加坡华人,先是新加坡人,后是华人。”
李玮玲Lee Wei Ling(1955- )
出生于新加坡,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之女。
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和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接受小儿神经科培训,2004至2014年间担任新加坡国立脑神经医学院院长,目前是该医学院的小儿神经科高级顾问医生。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富人家的孩子多纨绔,其实无论家庭贫困富有,只要教养的方式正确,父母言传身教,一样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本书作者李玮玲,他的父亲正是大名鼎鼎的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与父同行,她身上有父亲深刻的影子,更在与世界大环境的碰撞中,绽放出自己独立...
评分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富人家的孩子多纨绔,其实无论家庭贫困富有,只要教养的方式正确,父母言传身教,一样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本书作者李玮玲,他的父亲正是大名鼎鼎的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与父同行,她身上有父亲深刻的影子,更在与世界大环境的碰撞中,绽放出自己独立...
评分 评分 评分虎父无犬女
评分虎父无犬女
评分作者对器官买卖的看法很逆势而动,很能代表她那种一根筋的思维。的确,有什么错呢?这个角度倒是很少有人提及。也许医生的医学伦理观和普通人不太一样,见的案例多,考虑的角度也比较多元。
评分我很佩服李玮玲的意志力与强大的执行力,更敬仰她的真。
评分3.5颗星。在新加坡游玩的时候,匆匆把后面章节读过。新加坡人对李光耀认可度太高了,所以人还是要做实事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