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天文曆法

中國的天文曆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日] 藪內清
出品人:
頁數:336
译者:杜石然
出版時間:2017-7-20
價格:6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25558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天文曆法
  • 天文
  • 曆史
  • 日本漢學
  • 天文學
  • 藪內清
  • 科技史
  • 中國研究
  • 天文曆法
  • 中國古代
  • 曆法體係
  • 天文學史
  • 農曆
  • 節氣
  • 天文觀測
  • 星象記錄
  • 時間計量
  • 傳統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藪內清一生研究中國古代天文學和曆法史的結晶。1969年首次齣版,即深受好評,當年藪內清就因此書及其對中國科技史的研究獲得在日本有很高聲譽的"朝日文化賞",1990年齣版的增訂版又對原書做瞭40多處增補。至今仍是關於中國古代天文學和曆法史的標準著作。即使在中文齣版物中,也沒有能與之比肩的同類著作。 本書包括三大部分。首先介紹瞭從漢代到清代的中國天文曆法的發展概況,第二部分介紹瞭印度、伊斯蘭等西域天文學對中國天文曆法的影響,第三部分介紹瞭中國古代曆法計算方法。 作者在這部總結性的著作中,用通俗、簡明的語言,闡述瞭他畢生研究的心得。

著者簡介

藪內清教授是與李約瑟齊名的日本中國科學史傢。他是京都學派的代錶人物,以研究中國古代曆法史成名,旁及中國數學史和中國科學技術史的綜閤研究。

本書譯者杜石然先生是我國著名數學史傢,是《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修訂版)》的作者。

圖書目錄

緒論:中國天文曆法發展概說
第一編 中國的天文曆法
第一章 漢代改曆及其思想背景
第二章 漢代觀測技術和《石氏星經》的年代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曆法
第四章 唐宋時代的曆法
第五章 宋代的星宿
第六章 元明時期的曆法
第七章 西洋天文學的傳入
第二編 西域天文學
第八章 唐代的西方天文學
第九章 斯坦因敦煌文獻中的曆書
第十章 元明時代的伊斯蘭天文學
第十一章 闊識牙耳占星書
第十二章 伊斯蘭天文颱與觀測儀器
第三編 天文計算法
第十三章關於曆法的計算
第十四章 坐標係和坐標係的變換
第十五章 太陽與月亮的運動
第十六章 日月食計算
補遺
增補改訂版後記
附錄一:曆代曆法的編撰者及施行年代
附錄二:各種曆法的基本常數
附錄三:五星會閤周期
譯者附錄一:中國科學史研究迴顧
譯者附錄二:藪內清個人資料
譯者附錄三:懷念藪內清先生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2017年7月:《中国的天文历法》中译本简介 发布时间:2017-07-24 http://www.ihns.cas.cn/kycg_new/xszz_new/zztj/201707/t20170724_4836072.html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杜石然研究员翻译之日本科学史家薮内清先生(1906—2000)著《中国的天文历法》一书,2017年7月...

評分

2017年7月:《中国的天文历法》中译本简介 发布时间:2017-07-24 http://www.ihns.cas.cn/kycg_new/xszz_new/zztj/201707/t20170724_4836072.html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杜石然研究员翻译之日本科学史家薮内清先生(1906—2000)著《中国的天文历法》一书,2017年7月...

評分

2017年7月:《中国的天文历法》中译本简介 发布时间:2017-07-24 http://www.ihns.cas.cn/kycg_new/xszz_new/zztj/201707/t20170724_4836072.html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杜石然研究员翻译之日本科学史家薮内清先生(1906—2000)著《中国的天文历法》一书,2017年7月...

評分

2017年7月:《中国的天文历法》中译本简介 发布时间:2017-07-24 http://www.ihns.cas.cn/kycg_new/xszz_new/zztj/201707/t20170724_4836072.html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杜石然研究员翻译之日本科学史家薮内清先生(1906—2000)著《中国的天文历法》一书,2017年7月...

評分

2017年7月:《中国的天文历法》中译本简介 发布时间:2017-07-24 http://www.ihns.cas.cn/kycg_new/xszz_new/zztj/201707/t20170724_4836072.html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杜石然研究员翻译之日本科学史家薮内清先生(1906—2000)著《中国的天文历法》一书,2017年7月...

用戶評價

评分

無法理解也沒有嘗試去理解裏麵的一堆數學運算。前言部分提到兩點耐人尋味,一是中國古代天文學不妨看作曆史學的一門分支學科,一是中國古代天文的局限性明顯,發展緩慢,最終隻有依賴外力改變,這跟做人一樣,要想自己改變自己是最難的事情。

评分

還算可以,能清晰解釋星宿和星圖

评分

無法理解也沒有嘗試去理解裏麵的一堆數學運算。前言部分提到兩點耐人尋味,一是中國古代天文學不妨看作曆史學的一門分支學科,一是中國古代天文的局限性明顯,發展緩慢,最終隻有依賴外力改變,這跟做人一樣,要想自己改變自己是最難的事情。

评分

第一部分介紹中國曆法的發展史,第二部分介紹西域曆法的發展,第三部分介紹瞭中國古代曆法的計算方法。可以說,整本書對中國曆法的發展做瞭一個相當概要的發展,作者比較關注的是西域曆法技術對中國曆法技術的影響,認為在隋唐之後,中國曆法相當多的方麵受到西域曆法的影響,尤其是在數理計算方麵。第三部分對計算方法的介紹對於初入天文學史的讀者非常有用,可以基本上瞭解中國古代曆法計算技術的發展與不足。本書是一本典型的科技史的著作,主要關注的是曆法技術方麵的發展,曆史學方麵的讀者可以進一步考慮不同的曆法體係、改曆、星占等問題與中國古代文化之間的關係,本書可以作為在科技方麵的粗淺參考。

评分

第一部分介紹中國曆法的發展史,第二部分介紹西域曆法的發展,第三部分介紹瞭中國古代曆法的計算方法。可以說,整本書對中國曆法的發展做瞭一個相當概要的發展,作者比較關注的是西域曆法技術對中國曆法技術的影響,認為在隋唐之後,中國曆法相當多的方麵受到西域曆法的影響,尤其是在數理計算方麵。第三部分對計算方法的介紹對於初入天文學史的讀者非常有用,可以基本上瞭解中國古代曆法計算技術的發展與不足。本書是一本典型的科技史的著作,主要關注的是曆法技術方麵的發展,曆史學方麵的讀者可以進一步考慮不同的曆法體係、改曆、星占等問題與中國古代文化之間的關係,本書可以作為在科技方麵的粗淺參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