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术将为天下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道术将为天下裂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张循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7-15
304
CNY 32.00
平装
9787549599134

图书标签: 思想史  汉宋之争  张循  历史  清史  清学史  中国哲学  哲学   


喜欢 道术将为天下裂 的读者还喜欢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2-22

道术将为天下裂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道术将为天下裂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道术将为天下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描述

从政治或思想角度分别对“汉宋之争”进行的研究已经不少,本书则将此二角度结合起来考察,并提出新的解释。有别于前贤较多注意高层的统治者,本书将眼光向下看——“汉宋之争”不仅是少数专业“学人”探讨的学术问题,同时也是大量一般“读书人”广泛参与的热门话题。“读书人”往往因为对科举之学抱有不同态度而沾上汉宋的意气之见,正是他们的不断卷入使得汉宋的争辩成为弥漫一世的风气。少数专业学人的“汉宋之争”则属于思想史的问题——当儒学发展至清代“汉学”的阶段,考据的兴趣被激起而难以扭转,与义理、德行等层面之间愈发离异乃至分道扬镳,由此呈现出“道术将为天下裂”的局面。然与此同时,作为整体的“儒学”的理念依旧强固,又绝不能允许这种情况真正出现。既难以抑止考据的兴趣,又必须限制这种兴趣的发展以防止它同义理、德行等层面脱节,清代汉学(家)始终处在这种内在的紧张之中。此即“汉宋之争”在思想史上的含义。可以说,“汉宋之争”是儒学在清代的新发展给自身带来的新问题。

道术将为天下裂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著者简介

张循(1978— ),四川成都人,复旦大学专门史专业博士,2015—201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人。现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思想史和文化史。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西部项目课题各一项。代表性论作有《汉学的内在紧张:清代思想史上“汉宋之争”的一个新解释》《义理与考据之间:蒙文通先生的经学历程》等。


图书目录


道术将为天下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循师的大作终于出版了。记得当年上经学史专题,循师板书过他论述汉宋之争源自汉学内在紧张的关系图,又说一个相关的观点是他读博士的时候,有一天在树下散步时悟出来的。那几年跟他学习,大多接受他对于汉代思想和清学史的观点,以致现在,虽然已经不学历史了,那些“经学家”们的大义还能略知一二。不过知识总有缺憾,负笈北游,才知道魏晋隋唐一段的经学历史十分重要,我们那时却从未接触过。到现在,已经没有机会补上了。

评分

这是一本很重要的书啊……有所发明是很难的事情,而作者几乎重构了汉宋之争。廓清一般士人和学者在清代思想风气中的位置,更把汉宋之争放在汉学内部的进德与穷经、义理与考据的紧张之中去探寻,进而有了新阐释,或可以说颠覆了百年清代学术史的讲法。而且论证环环相扣,语言清晰流畅。唯一感到有些问题的是,作者有了新框架,能否有足够的材料撑起它,当然我是纯粹外行……

评分

一本关于清代汉宋之争的小书,作者在材料上下了很大功夫,论证也很扎实,不过虽然对清代汉宋之争进行了两层分疏,但感觉并不十分明晰,尤其所谓第二层汉宋之争,实际上有点混乱,有以材料迁就立论的的感觉。当然总体把握是不错的,许多地方都很显功力,结论也能立得住。另外附录部分关于蒙文通治学取向的梳理非常不错,强过许多皮毛之论。

评分

在讲烂了的汉宋之争问题上别出新意,其勇气和创见自不待言。特别注意"思想以外"的视角,关注一二思想家外的一般为数众多的读书人,留心时代氛围,从而将思想家置身其中,发掘思想隐幽于大环境之中,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最后部分奔着汉宋之争的"本质"而去,全然不同于前人之说,并欲下接现代学术的分科,虽只是非常谨慎的提醒,但已有宏大气象,评论中不少人也都对此感兴趣。附录一篇其实也并非一般拼凑,而是与正文相续。本科时上过张老师一门半课,现在已经想不起多少了,当时也不能懂,只记得老师的神态和段子,还有一次路上碰到跟同学直呼其名结果被听到,然后老师淡定地跟我点了下头。读完方知老师学问的气象,为川大史学振奋

评分

不能说不好,也不能说太好。作者在这里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梳理学术史自不必说,我觉得全书可以分成两个重要的地方。一则讲清代的汉宋之争,这是最核心的论题,但不同于以往的论述,作者将清代的汉宋之争内化成只属于汉学(清学)内部的两层意蕴之争,“穷经与进德,考据与义理”,有意的消解传统的清代宋学观念,而将传统的说法解释为“义理和理学”结论不好说对不对,至少是一个新视角,其实它的大背景说到底也还算是钱穆余英时那一脉得所谓学术内在演化说法,所谓汉学内部的争端,也就是清学(自行演化)的正常演化的过程。第二点,在文中彰显不多,但其实是更为重要的问题,即晚清的学术转型,倘若没有西学激荡,是否如作者所说的因汉学内部已经产生的分裂,通人不存只有专家,由此而进一步的学科分裂乃至现代学术的建立,然而,稍有常识的人..

读后感

评分

在过往以人物和学说为中心的思想/学术史研究中,“谱系”总显得过于清晰、整齐,好像提到宋代就不得不说理学、朱陆之辨,提到清代就不得不说“汉学”与“宋学”,自然也就绕不过“汉宋之争”。 从上世纪初梁启超讲汉学兴于“反理学”,到世纪末余英时用“道问学”、“尊德性”...

评分

在过往以人物和学说为中心的思想/学术史研究中,“谱系”总显得过于清晰、整齐,好像提到宋代就不得不说理学、朱陆之辨,提到清代就不得不说“汉学”与“宋学”,自然也就绕不过“汉宋之争”。 从上世纪初梁启超讲汉学兴于“反理学”,到世纪末余英时用“道问学”、“尊德性”...

评分

在过往以人物和学说为中心的思想/学术史研究中,“谱系”总显得过于清晰、整齐,好像提到宋代就不得不说理学、朱陆之辨,提到清代就不得不说“汉学”与“宋学”,自然也就绕不过“汉宋之争”。 从上世纪初梁启超讲汉学兴于“反理学”,到世纪末余英时用“道问学”、“尊德性”...

评分

在过往以人物和学说为中心的思想/学术史研究中,“谱系”总显得过于清晰、整齐,好像提到宋代就不得不说理学、朱陆之辨,提到清代就不得不说“汉学”与“宋学”,自然也就绕不过“汉宋之争”。 从上世纪初梁启超讲汉学兴于“反理学”,到世纪末余英时用“道问学”、“尊德性”...

评分

在过往以人物和学说为中心的思想/学术史研究中,“谱系”总显得过于清晰、整齐,好像提到宋代就不得不说理学、朱陆之辨,提到清代就不得不说“汉学”与“宋学”,自然也就绕不过“汉宋之争”。 从上世纪初梁启超讲汉学兴于“反理学”,到世纪末余英时用“道问学”、“尊德性”...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道术将为天下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