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描述了经理把绝食表演者关在铁笼内进行表演,时间长达四十天。表演结束时,绝食者已经骨瘦如柴,不能支持。后来他被一个马戏团聘去,把关他的笼子放在离兽场很近的道口,为的是游客去看野兽时能顺便看到他。可是人们忘了更换记日牌,绝食者无限期地绝食下去,终于饿死。这里的饥饿艺术家实际上已经异化为动物了。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奥地利小说家、幻想小说的创造者、最有影响的现代德语散文大师。
卡夫卡生于捷克(当时属奥匈帝国)首府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是家中长子,有三个妹妹(另有两个早夭的弟弟)。自幼爱好文学、戏剧,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习法律,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保险公司任职。多次与人订婚,却终生未娶,41岁时死于肺痨。
☑ 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单来了 2018-2-26 在卡夫卡人生的最后两年里,他用一本小说完成了一次自己人生的回顾。这本小说就是《饥饿艺术家》。 在书里,有一位饥饿艺术家,因为找不到合适自己胃口的食物,就坚持每天不吃东西。这不仅让他成社会的异端,被厌恶、嫌弃,最终还饿死...
评分☑ 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单来了 2018-2-26 在卡夫卡人生的最后两年里,他用一本小说完成了一次自己人生的回顾。这本小说就是《饥饿艺术家》。 在书里,有一位饥饿艺术家,因为找不到合适自己胃口的食物,就坚持每天不吃东西。这不仅让他成社会的异端,被厌恶、嫌弃,最终还饿死...
评分☑ 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单来了 2018-2-26 在卡夫卡人生的最后两年里,他用一本小说完成了一次自己人生的回顾。这本小说就是《饥饿艺术家》。 在书里,有一位饥饿艺术家,因为找不到合适自己胃口的食物,就坚持每天不吃东西。这不仅让他成社会的异端,被厌恶、嫌弃,最终还饿死...
评分☑ 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单来了 2018-2-26 在卡夫卡人生的最后两年里,他用一本小说完成了一次自己人生的回顾。这本小说就是《饥饿艺术家》。 在书里,有一位饥饿艺术家,因为找不到合适自己胃口的食物,就坚持每天不吃东西。这不仅让他成社会的异端,被厌恶、嫌弃,最终还饿死...
评分☑ 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单来了 2018-2-26 在卡夫卡人生的最后两年里,他用一本小说完成了一次自己人生的回顾。这本小说就是《饥饿艺术家》。 在书里,有一位饥饿艺术家,因为找不到合适自己胃口的食物,就坚持每天不吃东西。这不仅让他成社会的异端,被厌恶、嫌弃,最终还饿死...
以前很不愿意读卡夫卡的现代主义作品,觉得固然好,但读不太懂,也不甚有趣。今天听严锋教授讲这篇文章,发现了卡夫卡无可置疑的“大师”之处,以及其意象的准确、永恒的现实意义和自己的文学追求——“艺术家”和卡夫卡的“作家”身份当然存在着紧密的叠构关系。作为卡夫卡几近最后的作品和他本人最喜欢的作品之一,《饥饿艺术家》确实称得上是大师的代表作了。
评分##20-041
评分卡夫卡的《致父亲》篇每个字都砸在我心上 我好爱卡夫卡 最喜欢的两篇是《致父亲》和《克林格梭尔最后的夏天》。
评分对卡夫卡和陀爷抱有好感,但后面死于威尼斯有点烦,也不喜欢黑塞,可能心情不好。厌倦得很。话说选文也是有点怪吧。
评分致父亲那篇感觉和整本风格不搭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