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重自然,体现材料的真味
饮食为媒,以“和食”观“和魂”
……………………
◎ 编辑推荐
★ ·从《深夜食堂》的人生百味,到《和食双神》的匠人精神……日本料理的表象之下,蕴藏着一个民族怎样的文化积淀与精神内涵?
·我们熟悉的寿司诞生于19世纪、刺身的历史亦不久远,这些日本传统食物最初是何模样?它们的出现有着怎样的社会与文化背景?
·奈良与平安时代“公家文化”的“式三献”有哪些食物与礼仪?
·日本料理自古刀功胜火功,如何娴熟优雅地切割一条鱼乃室町时代武士修养之一……
★ 由上古叙至当下,首部由国内学者撰写、通过日本料理探讨日本文化的专著;
★ 严谨的文献依据结合考古成果与亲身经历,深刻而不晦涩,生动而不枯燥;
★ 时隔八年全面修订,更新大量数据,新增16页彩插、44张彩色照片。
……………………
◎ 内容简介
我们熟悉的寿司、天妇罗、刺身、乌冬面等传统日本食物最初是什么样子?“怀石料理”“会席料理”如何发展成为今日的样貌?外来饮食又对日本传统料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作者梳理了大量中日文献、考古成果,结合在日本的亲身经历,从日本上古时代的饮食生活讲起,论述了日本料理如何由带有浓郁东亚大陆色彩的饮食,发展至具有鲜明列岛特色的日本料理。
除了料理本身,本书亦对与料理密切相关的调味料、饮食器皿、食摊、料理屋及料理书刊进行了论述,并对日本料理发展背后的“公家文化” “武家文化”、佛教的传入与发展、中国与朝鲜半岛文化的影响等文化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正如作者所言,本书的内容是日本饮食,但重点不在饮食本身,而是通过饮食表象探讨其内在的文化意蕴及饮食文化与其他文化领域的关联。
徐静波,出生于上海,曾在神户大学、京都大学等日本多所大学担任教授,现为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研究领域为中日文化关系、中日文化比较。著作有《梁实秋——传统的复归》《东风从西边吹来——中华文化在日本》《近代日本文化人与上海(1923—1946)》《和食的飨宴》《观知日本》《上海の日本人社会とメディア1870—1945》(合著)等8种,译著有《白河夜船》《蹇蹇录》《日清、日俄战争》等12种,编著有《日本历史与文化研究》等11种。
1,和为“和食” 这本书的名字叫《和食》。 和食一般指日本料理。 日本料理起源于日本列岛,逐渐发展成为独具日本特色的菜肴。日本和食要求色自然、味鲜美、形多样、器精良,而且材料和调理法重视季节感。 日本料理,主要分为两大类『日本和食』和『日本洋食』。 简单理解日本...
评分《和食》是一本谈论日本饮食文化的书,实际是以日本饮食文化这一切入点探讨日本人、日本的文化、以及日本饮食文化与其它文化领域的关联性的一本书。全书611页,颇为厚重。这一版,在2009出版的旧著基础上进行修订补充更新、增加了 16页彩插、44张彩色照片。原本以为是一...
评分 评分打开《和食》,就可以看到几张印有日本一些器皿店、餐馆、日本料理等等一些照片。看得出来,这是作者踏遍日本的大街小巷,亲身体验过之后的成果。 这是一部比较完整的日本饮食文化历程的学术著作。因为书中有比较严谨的文献依据和理论分析,所以读起来会相对有些晦涩,但这依然...
评分看似枯燥而繁密的文字排版,没有一张精美的彩色照片,低劣的纸张质量,似乎都预示着,这本书要么是乏味的研究典籍,要么就是粗制劣造的垃圾图书。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几乎立刻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然而,只要用心读上一两页,印象立即改变。书中旁征博引的历史典故,对于...
一本关于“和食”的论文式介绍,饮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现和缩影,从上古时期到今天,日本的饮食也经历过了不少变迁才成为今天我们熟悉的日本料理。
评分20190506-0516
评分中国人做到,讲究做加法,而日本人做菜,喜欢做减法,保持食物最原本的样子
评分有趣有趣 从演化的角度讲饮食
评分一部宽泛的日本饮食文化史的扫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