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开这本书,看见百年中国民间传奇。
————————————
六十学写字,七十来写书,传奇老奶奶姜淑梅代表作
首次收录作者手绘故事插图+创作手稿
————————————
★ 王小妮、梁文道、许戈辉、马伯庸等推荐
★ 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新周刊》、《南方周末》等 专题报道
★ 豆瓣读书2013年度最受关注图书
★ 新浪好书榜2013年度三十大好书
————————————
姜淑梅大半辈子是文盲,直到花甲才开始看着戏曲频道学字。识字多了,她看了山东老乡莫言的三本半小说:《天堂蒜薹之歌》、《檀香刑》、《蛙》,还有半本《红高粱》,看完之后说:这个我也能写。
《乱时候,穷时候》写她自己早年的亲历和见闻,顾名思义,是饥荒、战乱年代的事,也是今天读书人大抵没听过没见过的事。那些故事令人心惊、心酸、心里发堵,老人用简朴的字句讲出,不渲染不评判,事情说得活灵活现,态度超然,几乎让人觉得淡漠。姜淑梅只讲故事不作判断,可以抱怨、骂人、赞美的事情,她只原原本本讲出来。
——《南方周末》(陈一鸣)
姜淑梅的作品《乱时候,穷时候》出版之后,很多人奔走相告,觉得是本奇书,写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奇人。姜淑梅女士带来的是一种民间草莽的声音,不需要别人替她代言,而是自己用笔写出来。她作品里的事情,跟知识分子的书写是不一样的。她笔下的民间故事,有一种故事本身的力量,那种力量是你很难忘记,很难忽视的。
——梁文道
姜奶奶的书中,让人惊讶的段落比比皆是。她的文字干净利落,不加评论,避免描述,对于往事,她有一种超脱的态度。她身上的质朴与真实,让那些故事弥足珍贵。
——许戈辉
这些故事诚实,或者说赤裸裸地把民间最纯粹的风土呈现出来,我们可以看到最纯粹的善良,也能看到最诡异的残忍,它们就像莫言《红高粱》笔下那些底层民众一样,饱含着粗糙、混沌的原始张力。
——马伯庸
《乱时候,穷时候》是我见到的第一本纯正的“听老人讲故事”的书。可以想象,类似的讲故事的人将越来越少,因为他们存在的乡土已经面目全非,他们也许成了最后的讲故事的人。现在让我们安静下来,翻开书页,听听姜淑梅老人的故事。
——王小妮
姜淑梅,1937年生于山东省巨野县,1960年跑盲流至黑龙江省安达市,做了二十多年家属工。早年读过几天书,忘得差不多了。1997年开始认字,2012年开始写作。2013年4月起,部分文字曾刊于《读库》。
作者阅历丰富,历经战乱、饥荒年代,笔下故事篇篇精彩传神,每个字都“钉”在纸上,每个字都“戳”到心里。部分文字面世后,好评如潮,感动了众多读者和网友,为老人赢得了众多“姜丝”。
2013年10月,出版第一部作品《乱时候,穷时候》,得到中央电视台“读书”、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梁文道“开卷八分钟”等专题推荐,《新周刊》、《南方周末》、《读者》等专题报道,并入选新浪好书榜2013年度三十大好书、豆瓣读书2013年度最受关注图书。
2014年8月,出版第二部作品《苦菜花,甘蔗芽》,入围“2014年中国好书”。
2015年8月,出版第三部作品《长脖子女人》,获“2015年华文好书奖”。
2016年6月,出版第四部作品《俺男人》。
是本好书,俺要收藏的。 可惜现在懒得去系统写个书评之类的,但我特喜欢这种民间史。啥叫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看看老奶奶讲那过去的故事,你会对历史,对时代,产生更多的感触,而不像课本那样刻板,隔膜。 老太太把自己的故事讲的十分精炼,能把苦难讲得不动声色,下笔非常...
评分我这种负能量爆棚的人是不会被“六十学写字,七十来写书”的励志梗打动的,可老奶奶这本书里满满的都是传统笔记小说的味道,脑残粉要举手发言。 笔记小说历来被称为“残丛小语”,特点是残,少的四五十字,长也就千字上下。舶来品“微型小说”一般专注黑人,最后一个逆转要抖得...
评分读姜淑梅奶奶的新书《乱时候,穷时候》的间歇,我常常会恍神想到自己的奶奶。小时候奶奶哄我睡觉的时候,给我讲的故事,也是这般真实而令人心惊。奶奶是解放前的高中生,当了一辈子小学老师,她会讲很多书上的故事,例如刘胡兰、卓娅与舒拉、鸡毛信等等的故事,可是我不爱听那...
评分姜淑梅今年76岁,满头银发,穿着水红色上衣,看上去精神很好。这张照片印在她的新书《乱时候,穷时候》的封底,在照片下面,是她的简介:1937年生于山东巨野县,1960年跑“盲流”至黑龙江省安达市,做了20多年家属工。1997年开始识字,2012年开始写作。 姜淑梅生在民国,经历...
评分姜淑梅今年76岁,满头银发,穿着水红色上衣,看上去精神很好。这张照片印在她的新书《乱时候,穷时候》的封底,在照片下面,是她的简介:1937年生于山东巨野县,1960年跑“盲流”至黑龙江省安达市,做了20多年家属工。1997年开始识字,2012年开始写作。 姜淑梅生在民国,经历...
书中讲诉了那饥荒战乱的年代,用朴实的言语讲诉那令人心酸心痛的故事,充满了质朴与真实。
评分应该会是今年读得最难忘的一本回忆录。
评分那是一个复杂的年代,每个人都穷,但是好像都有着现在的人所没有的另一种快乐
评分充分体现出农村广大劳动妇女虽九死其犹未悔の与婆家死磕的顽强斗争信念,与善恶有报的美好愿望。尽管恕我直言:这一切逆来顺受的隐忍与貌似笑到最后的真正受益方→永远是人渣直男癌群体。想看希腊式美狄亚的杀伐决断与喜好腹黑女王的就不用路过了。猎奇状翻翻故事会样去一瞥千年来并无差异的乡镇原始粗暴的人情社会缩略图的话,是不错的选择
评分用最平实普通的语言记录身边的历史。没错,那时候的人就是那样的,就好像听我爷爷讲过去的故事。书中记录了生死、贫穷、挨饿、受苦、受难以及每个故事背后涉及到的婆媳关系和重男轻女。没错啊,那个时代就是那样的,女性社会地位就是那么低下。嗯现在再怎么不好也还是比以前好,时代还是在进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