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亡》是伊夫林·沃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使他摆脱了“伊夫林·沃小姐”的误称一跃成为英国家喻户晓的作家。2017年3月,BBC拍摄的同名电视连续剧热播,赢得极高关注度。
小说情节荒诞离奇,神学院学生保罗因“有伤风化”的行为被开除学籍,继而又被监护人私吞了他父母的遗产,被逼无奈来到公学赫兰勒巴城堡当老师。在一次校运会上,保罗认识了美丽富有且孀居的学生家长比斯特-奇汀夫人,并很快与其恋爱订婚。就在保罗几乎要当上“上流社会新郎”的当天,因涉嫌贩运白奴锒铛入狱。在狱中,保罗竟忽然感到轻松和自由,“毕竟任何一个上过英国公学的人,在监狱里都会比别人感到更适应”。就在我们以为保罗将在监狱里终其一生时,作者却四两拨千斤地来了个大反转,保罗不但被偷梁换柱地救出,且摇身一变为自己的远房堂弟,重新做回了神学院的学生。
《衰亡》比同时代任何其他小说都更体现出漫画般的小说形式在20世纪20年代文学中的回归,它提供了对待战后世界的价值崩溃和秩序混乱的最理想方式。我们在其中看到的,是野蛮的胜利,秩序的肤浅、虚伪和衰亡。
关于作者
伊夫林·沃(Evelyn Waugh,1903—1966)
英国作家,1903年生于英国汉普斯特德,被誉为英语文学史上最具摧毁力和最有成果的讽刺小说家之一。
1928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衰亡》,一举成名。其后又相继写出《邪恶的躯体》(1930)、《黑色恶作剧》(1932)、《一抔尘土》(1934)、《独家新闻》(1938)、《打出更多的旗帜》(1942)等作品,为他逐步积累着“萧伯纳式作者”的声望,1945年发表了使他名利双收的长篇小说《布园重访》。
关于译者
黑爪
曾用笔名穆青、blackpaws。业余写作爱好者、翻译者,供职于计算机行业。现居加拿大。业余时间热爱阅读、观影、旅行和写作。《腾讯·大家》签约作者,同时为美国《侨报周末·纽约客闲话》撰写专栏,并不定期为《中欧商业评论》《时尚旅游》《时尚家居》等杂志供稿。
翻译作品迄今大约有80万字,已出版译著《风下之乡》《万劫归来》等。
一 “也许读者已经发现,保罗·潘尼费瑟根本当不成小说的主人公,他存在的意义只是把一连串的事件联结起来。”——故事讲到一半,伊夫林·沃突然以恶作剧口吻轻描淡写地丢出这么一句话,以防止读者对主人公的角色深度抱以过大期望,这种玩笑,应该也是这个充满恶意的小说家的粉...
评分除了狄更斯外,所有之后的英国作家仿佛都带着相同的风格。在阴雨下一边慢慢走着,一边细声慢语的对你说话。作者描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不过并非是用现代主义的手法。大概是距离现在有些久远了,再加上对英国人的生活不太了解。读来感受不到太多讽刺。像是一副滑稽画,但不...
评分除了狄更斯外,所有之后的英国作家仿佛都带着相同的风格。在阴雨下一边慢慢走着,一边细声慢语的对你说话。作者描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不过并非是用现代主义的手法。大概是距离现在有些久远了,再加上对英国人的生活不太了解。读来感受不到太多讽刺。像是一副滑稽画,但不...
评分《衰落与瓦解》是英国著名作家伊夫林·沃的成名作。在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的这部长篇小说里,他讲述的故事中有犯罪、牢狱、欺诈、假死,有卖弄风情美妇的情色挑逗,有初涉世事青年的迷茫,有官场权术的纵横与权势和美色的交易。在当今的“写手”看来,如此这般的情节,是想像的...
评分这本书是我去云南旅游的时候,在路上读的 非常轻松的一本书,但同时带有黑暗的冷幽默 让我想到萨德的那两本著名的《美德的磨难》&《恶德的幸福》 社会也确实如此吧 美如天使的毒妇,道貌岸然的贵族 落魄无辜的书生,莫名死去的孩子 但整个故事,又仿佛一个长长的笑话 轮回起来...
为命运这歹毒的妇人干杯。
评分25岁的伊夫林沃,讽刺幽默,一群神魂颠倒的活宝,这才是天才作家。
评分英语文学史上最具摧毁力和最有成果的讽刺小说家之一,2017年3月 BBC拍摄的同名电视连续剧热播。
评分我所看过的Evelyn Waugh最好的一个译本。准确,流畅。
评分因为剧版故园风雨后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特意找来原著作者又一力作来看,看完之后有些失望,主要还是翻译的不好,看的过程太吃力了,翻译好了也许能更好看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