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集

突围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周其仁
出品人:
页数:334
译者:
出版时间:2017-6-1
价格:CNY 5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67415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经济学
  • 周其仁
  • 经济
  • 中国经济
  • 中国改革
  • 随笔
  • 金融
  • 中信出版集团
  • 突围
  • 斗争
  • 革命
  • 历史
  • 军事
  • 奋斗
  • 信念
  • 智慧
  • 勇气
  • 希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著名经济学家、十三五规划委员会委员周其仁教授最新力作。

中国经济前景和未来走向如何?突围的方向在哪里,突围的路径是什么?周教授把脉中国经济,解读改革的当下与未来路径。

聚焦创新、新经济、改革的穿透力和方向等广受关注的话题,客观、深入、清晰、透彻。

关于中国经济 的当下与未来怎么走,读这本书就够了。

【内容介绍】

创新突围、改革突围,周其仁教授的这个观点引起了众多关心中国经济前景和未来走向的人的热议。改革需要穿透力,中国经济需要突围。那么,突围的方向在哪里,突围的路径是什么样的?在这本书里面,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政策的重大影响者周其仁把脉中国,解读改革的当下与中国经济的未来。

关于创新、改革和中国经济未来走向,人们已经有了很多的讨论。其中最关键的,便是关于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中国在高速增长后,企业、产业以及市场,面临很大挑战,如何深化改革、如何解决改革中的创新问题,则成为焦点。

改革如何突围?

以“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为理念的周其仁教授,多年来,深入研究中国的改革现状,走进企业,和企业家管理者们密切讨论,也考察全球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态势,总结经验,从当前面临的国际形势,到国内遭遇的问题,从产权的改革、城市化的下一步发展、体制成本的变化影响经济的前景、创新如何助力未来等不同的角度,寻求中国经济突围的方向和路径。"

作者简介

周其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孙冶方经济学奖获得者,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名经济人物之一。

早年在黑龙江下乡,其中在完达山狩猎七年半。

1978年从农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工作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在杜润生先生指导下从事农村改革发展的调查研究。

1989年5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访问学习。1991年秋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春季起,回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为国家发展研究院)任教,并应邀为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长江商学院等院校开设课程。

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产权与合约、经济史、经济制度变迁理论、企业与市场组织、垄断、管制与管制改革等等。自1996年以来,相继开设了有关经济组织和经济制度、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课程。

著作有《城乡中国》《改革的逻辑》、《竞争与繁荣》、《货币的教训》、《中国做对了什么》、《病有所医当问谁》、《世事胜棋局》、《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挑灯看剑》、《产权与制度变迁》等。

目录信息

序言 增强改革穿透力 / V
第一章 改革下一程
国家能力再定义 / 003
确权不可逾越 / 010
让更多人在改革中受益 / 015
“接着石头”过河 / 021
盈利的国企为什么还要深改? / 028
第二章 经济看大势
经济困局与突围 / 041
体制成本看中国 / 053
高速增长可以持续吗? / 070
英雄不问出处,钱财要有来路 / 075
改革突围、创新突围—2017年的中国经济 / 084
第三章 城乡瓶颈
城市化下一程 / 119
统筹思考农民进城与农地改革 / 126
城市化与改革 / 133
一场不可逆转的变革 / 141
权力被滥用,才更需要产改 / 157
农村产改两题:长久不变与便利流转 / 165
善用城市,建设农村 / 170
第四章 创新的逻辑
靠什么摆脱平庸的增长? / 177
聚集创新元素的浓度 / 182
对待知识的态度—访以色列的一点感受 / 187
一个经济学人眼中的未来 / 191
用互联网惠及更多人口 / 206
“想法”的生产 / 215
创新上下行 / 225
第五章 网约车之辩
创新始于法外 / 241
创新难过利益关 / 246
城市交通的难题恰是移动互联应用的机会 / 255
网约车四年评 / 262
城市享用的服务,非“本市户籍人口”才能供应吗? / 270
第六章 师友情
杜老风范—一个受教后生的回忆 / 275
神采飞扬杜瑞芝 / 294
广西路上悼念科斯 / 304
为什么金融观念很重要 / 307
为贯中序 / 313
真实又痛快的时代记录.—为蔡晓鹏新作序 / 319
跋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汪丁丁 / 32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土改到改革开放,每一次的改革都是进步的,人民从吃不饱到解决温饱,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总之大家的生活更好了,物质水平提高了,精神文娱活动也丰富了。刚好碰到最近中美贸易大战,我国这些年确实强大了,不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称大,但是科学技术是第一...

评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土改到改革开放,每一次的改革都是进步的,人民从吃不饱到解决温饱,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总之大家的生活更好了,物质水平提高了,精神文娱活动也丰富了。刚好碰到最近中美贸易大战,我国这些年确实强大了,不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称大,但是科学技术是第一...

评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土改到改革开放,每一次的改革都是进步的,人民从吃不饱到解决温饱,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总之大家的生活更好了,物质水平提高了,精神文娱活动也丰富了。刚好碰到最近中美贸易大战,我国这些年确实强大了,不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称大,但是科学技术是第一...

评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土改到改革开放,每一次的改革都是进步的,人民从吃不饱到解决温饱,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总之大家的生活更好了,物质水平提高了,精神文娱活动也丰富了。刚好碰到最近中美贸易大战,我国这些年确实强大了,不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称大,但是科学技术是第一...

评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土改到改革开放,每一次的改革都是进步的,人民从吃不饱到解决温饱,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总之大家的生活更好了,物质水平提高了,精神文娱活动也丰富了。刚好碰到最近中美贸易大战,我国这些年确实强大了,不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称大,但是科学技术是第一...

用户评价

评分

豆瓣阅读。与郑永年的书对照来看,周著更有一种主人翁的姿态,大致都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激发经济活力,通过形成新的利益而激发改革动力。

评分

更新一下周老师最近的研究,每次都有收获

评分

周老师核心思想没有变,有时间再总结一下

评分

农改是不是中国庞大农村市场消费力释放的前提?光看货币棚改就能得出答案。改一定是要改。问题就在于路径和存量问题,都是成本。如书中所说像一个碗的投影,改革成本是先降再升。那么结论就更明显,早改比晚改有优势啊。

评分

之前听过周其仁的演讲,围绕创新展开的,还是蛮有启发的,于是对这本书的期待还挺高,后来发现不过是一些演讲稿的集合,来来去去说的就是那些东西,实在是没必要集合成书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