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是一国经济繁荣与衰退的大转轮。白银作为货币的主要形态之一,在中国宋元以降直至近代、时间跨度近1000年的中国货币史中扮演了尤为重要的角色。自16世纪40年代起,中国以白银为媒介参与创建世界市场,开始向“白银帝国”演变,并创造了繁荣盛世;而18—19世纪,西方过渡到金本位并逐渐孕育出现代金融系统时,中国仍然固守银本位,“白银帝国”逐渐走向末路。
《白银帝国》正是通过对这一段历史的考察,分析中国社会兴衰存亡背后那条连绵不绝的银线。从白银货币化到银本位,从纸币的失败到中国对白银的依赖,从中国参与创建世界市场到受制于西方经济体系,本书梳理了白银成为本位货币的艰难历程。此外,作者将更多目光投向了中国早于西方几百年开始的纸币试验,以及中国在全球金本位大势之下对白银的固守,探讨中西大分流和中国银本位对后世带来的影响。所以,这既是一部中国货币史,也是对中国社会变迁的窥探。
千年中国货币史,彰显的不仅是白银的循环和社会的更替,更是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响,是人性的投射。每一个关注中国经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人,都能从中获得启发。
徐瑾
青年经济学者,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首席财经评论员,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上海公共政策研究会理事。早年办过《读品》杂志,现主持经济人读书群。近年出版《有时》、《印钞者》、《凯恩斯的中国聚会》等著作,作品曾连续入选“2015最受金融人喜爱的十本财经书籍”、“2016最受金融人喜爱的十本财经书籍”等。作者微信公众号:徐瑾经济人。
历史上的中国货币是一套超级复杂的系统,其中白银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离开白银,中国货币史几乎无法书写。《白银帝国》的时间跨度从公元960年的宋朝建立至20世纪30年代的中华民国,将近1000年。自16世纪40年代起,大明王朝以白银为媒介参与创建世界市场,向“白银帝国”演变,...
评分金融市场变化的背后,其实是中国历史的又一次治乱循环。若政府太弱,国家难以建设,市场难以扩大;若政府过强,如果缺乏制度约束,最终也会扼杀市场。这种强弱并不等同于政府治理能力,而是表示权力边界的界定,强势政府在杀鸡取卵的诱惑之下即使能够出手扼杀市场,随后也难以...
评分读这本书最大的冲击就是中国是一个贫银国。 明清的海外贸易大获成功,之前一直认为是因为中国瓷器和茶叶丝绸广受国外欢迎,换回了大量的白银,中国是获利方,但是作者从另一角度看,由于欧洲的金银比一直低于中国,这种贸易用现在的话就是欧洲对中国进行白银的倾销,造成的是生...
评分 评分断断续续翻阅了这部书,翻阅了90+%,不打算再特意去看了。 一、本书的内容,每一篇都可独立成文,估计作者就是将其在不同场合所发表的文章,加以简单整理而成此书的。就文章内容而言,不用去联系前后章节,亦可独立阅读。所以,书中的很多信息在不同章节中重复出现,如果细读,...
不错的科普书。中国与白银的纠葛贯穿了一千多年,根本原因是这个庞大帝国的保守性。
评分还是挺不错的,特别作者的分析很深入,但是这书内容间有些散,搭起了一个框架,但是读着感觉还是跳跃,像本文章集子。
评分不错的科普书。中国与白银的纠葛贯穿了一千多年,根本原因是这个庞大帝国的保守性。
评分作为科普和畅销书,还是很有质量的。这又不是学术专著,你们在计较什么??!!真是矫情的要死。
评分一锅乱炖… 看似色香俱全…实则半生不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