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帝国

白银帝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徐瑾
出品人:
页数:333
译者:
出版时间:2017-2-1
价格:CNY 59.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867062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货币史
  • 经济学
  • 历史
  • 金融
  • 货币
  • 中国
  • 徐瑾
  • 经济
  • 白银帝国
  • 历史
  • 帝国
  • 经济
  • 发展
  • 权力
  • 制度
  • 变革
  • 时代
  • 格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货币是一国经济繁荣与衰退的大转轮。白银作为货币的主要形态之一,在中国宋元以降直至近代、时间跨度近1000年的中国货币史中扮演了尤为重要的角色。自16世纪40年代起,中国以白银为媒介参与创建世界市场,开始向“白银帝国”演变,并创造了繁荣盛世;而18—19世纪,西方过渡到金本位并逐渐孕育出现代金融系统时,中国仍然固守银本位,“白银帝国”逐渐走向末路。

《白银帝国》正是通过对这一段历史的考察,分析中国社会兴衰存亡背后那条连绵不绝的银线。从白银货币化到银本位,从纸币的失败到中国对白银的依赖,从中国参与创建世界市场到受制于西方经济体系,本书梳理了白银成为本位货币的艰难历程。此外,作者将更多目光投向了中国早于西方几百年开始的纸币试验,以及中国在全球金本位大势之下对白银的固守,探讨中西大分流和中国银本位对后世带来的影响。所以,这既是一部中国货币史,也是对中国社会变迁的窥探。

千年中国货币史,彰显的不仅是白银的循环和社会的更替,更是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响,是人性的投射。每一个关注中国经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人,都能从中获得启发。

作者简介

徐瑾

青年经济学者,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首席财经评论员,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上海公共政策研究会理事。早年办过《读品》杂志,现主持经济人读书群。近年出版《有时》、《印钞者》、《凯恩斯的中国聚会》等著作,作品曾连续入选“2015最受金融人喜爱的十本财经书籍”、“2016最受金融人喜爱的十本财经书籍”等。作者微信公众号:徐瑾经济人。

目录信息

朱嘉明序 中国货币史和“白银纠缠” // V
总 论 白银的诅咒 // 001
第一章 东西:白银的不同命运
货币起源 // 042
白银的东西命运 // 049
金银博弈 // 055
金银复本位的失败 // 058
金银复本位不是乌托邦 // 063
第二章 宋元:纸币试验
唐宋变革中的纸币试验 // 072
北宋交子与纸币的诞生 // 077
南宋钱荒与疯狂的会子 // 085
钞票的没落与马可•波罗的局限 // 096
通胀的教训与白银的崛起 // 102
1262年:贾似道买公田与威尼斯卖债券 // 108
第三章 明代:银本位与全球化
洪武体制的建立与突破 // 118
发钞救不了明朝 // 121
禁不住的白银 // 125
白银货币化与西门庆们 // 133
李约瑟之谜在明朝 // 137
白银流入与明朝灭亡 // 144
中国钱与丰臣秀吉 // 153
第四章 晚清:混乱中崩塌
币制混乱的清朝 // 162
“黄宗羲定律”遭遇“马尔萨斯陷阱” // 170
朝贡生意经与天朝心态 // 178
从朝贡到条约 // 184
入超、热钱、世界失衡 // 190
1840年:鸦片战争还是白银战争? // 194
复盘:帝国银荒因何而起? // 203
外国银洋在中国 // 211
用白银丧失货币主权? // 216
甲午战争:中日金本位的迥异命运 // 221
江户时代中日的不同传统 // 225
从磅亏到币制改革 // 233
币制改革大热潮 // 237
白银为何再次胜出 // 240
第五章 民国:告别白银,迎接通胀
洋银行来到中国 // 248
钱庄在20世纪的兴衰 // 252
“京钞风潮”中的中国银行 // 256
天时地利的“废两改元” // 269
从《白银收购法案》中走出的法币 // 276
通胀的尾声与启示 // 286
后 记 // 295
附录一 延伸阅读 // 299
附录二 东西货币金融大事记 // 301
参考文献 // 317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徐瑾《白银帝国》 因为有读过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徐瑾的文章,随之就无意间看到徐瑾的这本新作,就去拿来看看。 总的来说书的观点比较的明确,甚至说是比较的单一和重复,我国的货币史应该算是比较复杂的,想必简单几句话也是很难说的清楚的,徐瑾谋求讲清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我...  

评分

关于货币,种种理论非常之多,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大概是因为先入为主的缘故,曾经被自己相信着。不过,就像劳动价值论与剥削理论一样,阅读与实践越多,其说服力就越低下,它慢慢变成理论之一,乃至说服力非常低下的已经死亡理论而已。 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密切联系 看《江...  

评分

从书名来看作者的企图心很大,但通读完本书,作者的文字显得有气无力显然配不上这么宏大的主旨。最明显的地方在于“注水”的部分太多,特别是大段引用其他学术性专著论断和史料方面。本书并无太多高论和新意,只不是包装起来贩卖一些货币史的常识。全书某些段落是跑题的,赘述...  

评分

这本书,是和《银的故事》一起买的。 《银的故事》相对简单清晰,以美联储(美国政府)和投机人、产银地的利益纠葛为主线,重点写了罗斯福、亨特兄弟的故事,而《白银帝国》是通俗货币史,书名吸引人,文字也优美,读完了总觉得缺点啥。 首先是史料的问题。一手的史料比较少,...  

评分

读这本书最大的冲击就是中国是一个贫银国。 明清的海外贸易大获成功,之前一直认为是因为中国瓷器和茶叶丝绸广受国外欢迎,换回了大量的白银,中国是获利方,但是作者从另一角度看,由于欧洲的金银比一直低于中国,这种贸易用现在的话就是欧洲对中国进行白银的倾销,造成的是生...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的角度很独特,透过货币的研究发现历史中的偶然与必然。唯一不足的就是文中大段大段的文言文引用却没有白话文翻译,这让某一些读者看起来会吃力些吧。总体而言,我非常欣赏作者思考的角度。

评分

作者的角度很独特,透过货币的研究发现历史中的偶然与必然。唯一不足的就是文中大段大段的文言文引用却没有白话文翻译,这让某一些读者看起来会吃力些吧。总体而言,我非常欣赏作者思考的角度。

评分

相比其它几本叫作《白银帝国》的书,这部书比较正经严肃,将中国货币史中最重要的银本位始末讲得清清楚楚,中国白银史也是一部近代化史,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全部体现在最后一份大事年表中。作者有心。

评分

不错的科普书。中国与白银的纠葛贯穿了一千多年,根本原因是这个庞大帝国的保守性。

评分

作者显然不是职业历史学家,无法探幽发微和提出自己观点,因此标题《中国货币史》显然远超其能力。本书的优点是将各种相关的材料进行了罗列,成为这个领域历史普及的一本著作。从这个角度说,组织又略平淡,阅读快感不够。但是这方面相关介绍的书籍似乎还不多,有介绍和开阔大众视野之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