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帝国

白银帝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徐瑾
出品人:
页数:333
译者:
出版时间:2017-2-1
价格:CNY 59.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867062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货币史
  • 经济学
  • 历史
  • 金融
  • 货币
  • 中国
  • 徐瑾
  • 经济
  • 白银帝国
  • 历史
  • 帝国
  • 经济
  • 发展
  • 权力
  • 制度
  • 变革
  • 时代
  • 格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货币是一国经济繁荣与衰退的大转轮。白银作为货币的主要形态之一,在中国宋元以降直至近代、时间跨度近1000年的中国货币史中扮演了尤为重要的角色。自16世纪40年代起,中国以白银为媒介参与创建世界市场,开始向“白银帝国”演变,并创造了繁荣盛世;而18—19世纪,西方过渡到金本位并逐渐孕育出现代金融系统时,中国仍然固守银本位,“白银帝国”逐渐走向末路。

《白银帝国》正是通过对这一段历史的考察,分析中国社会兴衰存亡背后那条连绵不绝的银线。从白银货币化到银本位,从纸币的失败到中国对白银的依赖,从中国参与创建世界市场到受制于西方经济体系,本书梳理了白银成为本位货币的艰难历程。此外,作者将更多目光投向了中国早于西方几百年开始的纸币试验,以及中国在全球金本位大势之下对白银的固守,探讨中西大分流和中国银本位对后世带来的影响。所以,这既是一部中国货币史,也是对中国社会变迁的窥探。

千年中国货币史,彰显的不仅是白银的循环和社会的更替,更是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响,是人性的投射。每一个关注中国经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人,都能从中获得启发。

作者简介

徐瑾

青年经济学者,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首席财经评论员,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上海公共政策研究会理事。早年办过《读品》杂志,现主持经济人读书群。近年出版《有时》、《印钞者》、《凯恩斯的中国聚会》等著作,作品曾连续入选“2015最受金融人喜爱的十本财经书籍”、“2016最受金融人喜爱的十本财经书籍”等。作者微信公众号:徐瑾经济人。

目录信息

朱嘉明序 中国货币史和“白银纠缠” // V
总 论 白银的诅咒 // 001
第一章 东西:白银的不同命运
货币起源 // 042
白银的东西命运 // 049
金银博弈 // 055
金银复本位的失败 // 058
金银复本位不是乌托邦 // 063
第二章 宋元:纸币试验
唐宋变革中的纸币试验 // 072
北宋交子与纸币的诞生 // 077
南宋钱荒与疯狂的会子 // 085
钞票的没落与马可•波罗的局限 // 096
通胀的教训与白银的崛起 // 102
1262年:贾似道买公田与威尼斯卖债券 // 108
第三章 明代:银本位与全球化
洪武体制的建立与突破 // 118
发钞救不了明朝 // 121
禁不住的白银 // 125
白银货币化与西门庆们 // 133
李约瑟之谜在明朝 // 137
白银流入与明朝灭亡 // 144
中国钱与丰臣秀吉 // 153
第四章 晚清:混乱中崩塌
币制混乱的清朝 // 162
“黄宗羲定律”遭遇“马尔萨斯陷阱” // 170
朝贡生意经与天朝心态 // 178
从朝贡到条约 // 184
入超、热钱、世界失衡 // 190
1840年:鸦片战争还是白银战争? // 194
复盘:帝国银荒因何而起? // 203
外国银洋在中国 // 211
用白银丧失货币主权? // 216
甲午战争:中日金本位的迥异命运 // 221
江户时代中日的不同传统 // 225
从磅亏到币制改革 // 233
币制改革大热潮 // 237
白银为何再次胜出 // 240
第五章 民国:告别白银,迎接通胀
洋银行来到中国 // 248
钱庄在20世纪的兴衰 // 252
“京钞风潮”中的中国银行 // 256
天时地利的“废两改元” // 269
从《白银收购法案》中走出的法币 // 276
通胀的尾声与启示 // 286
后 记 // 295
附录一 延伸阅读 // 299
附录二 东西货币金融大事记 // 301
参考文献 // 317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历史上的中国货币是一套超级复杂的系统,其中白银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离开白银,中国货币史几乎无法书写。《白银帝国》的时间跨度从公元960年的宋朝建立至20世纪30年代的中华民国,将近1000年。自16世纪40年代起,大明王朝以白银为媒介参与创建世界市场,向“白银帝国”演变,...  

评分

金融市场变化的背后,其实是中国历史的又一次治乱循环。若政府太弱,国家难以建设,市场难以扩大;若政府过强,如果缺乏制度约束,最终也会扼杀市场。这种强弱并不等同于政府治理能力,而是表示权力边界的界定,强势政府在杀鸡取卵的诱惑之下即使能够出手扼杀市场,随后也难以...  

评分

读这本书最大的冲击就是中国是一个贫银国。 明清的海外贸易大获成功,之前一直认为是因为中国瓷器和茶叶丝绸广受国外欢迎,换回了大量的白银,中国是获利方,但是作者从另一角度看,由于欧洲的金银比一直低于中国,这种贸易用现在的话就是欧洲对中国进行白银的倾销,造成的是生...  

评分

评分

断断续续翻阅了这部书,翻阅了90+%,不打算再特意去看了。 一、本书的内容,每一篇都可独立成文,估计作者就是将其在不同场合所发表的文章,加以简单整理而成此书的。就文章内容而言,不用去联系前后章节,亦可独立阅读。所以,书中的很多信息在不同章节中重复出现,如果细读,...  

用户评价

评分

不错的科普书。中国与白银的纠葛贯穿了一千多年,根本原因是这个庞大帝国的保守性。

评分

还是挺不错的,特别作者的分析很深入,但是这书内容间有些散,搭起了一个框架,但是读着感觉还是跳跃,像本文章集子。

评分

不错的科普书。中国与白银的纠葛贯穿了一千多年,根本原因是这个庞大帝国的保守性。

评分

作为科普和畅销书,还是很有质量的。这又不是学术专著,你们在计较什么??!!真是矫情的要死。

评分

一锅乱炖… 看似色香俱全…实则半生不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