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是一国经济繁荣与衰退的大转轮。白银作为货币的主要形态之一,在中国宋元以降直至近代、时间跨度近1000年的中国货币史中扮演了尤为重要的角色。自16世纪40年代起,中国以白银为媒介参与创建世界市场,开始向“白银帝国”演变,并创造了繁荣盛世;而18—19世纪,西方过渡到金本位并逐渐孕育出现代金融系统时,中国仍然固守银本位,“白银帝国”逐渐走向末路。
《白银帝国》正是通过对这一段历史的考察,分析中国社会兴衰存亡背后那条连绵不绝的银线。从白银货币化到银本位,从纸币的失败到中国对白银的依赖,从中国参与创建世界市场到受制于西方经济体系,本书梳理了白银成为本位货币的艰难历程。此外,作者将更多目光投向了中国早于西方几百年开始的纸币试验,以及中国在全球金本位大势之下对白银的固守,探讨中西大分流和中国银本位对后世带来的影响。所以,这既是一部中国货币史,也是对中国社会变迁的窥探。
千年中国货币史,彰显的不仅是白银的循环和社会的更替,更是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响,是人性的投射。每一个关注中国经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人,都能从中获得启发。
徐瑾
青年经济学者,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首席财经评论员,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上海公共政策研究会理事。早年办过《读品》杂志,现主持经济人读书群。近年出版《有时》、《印钞者》、《凯恩斯的中国聚会》等著作,作品曾连续入选“2015最受金融人喜爱的十本财经书籍”、“2016最受金融人喜爱的十本财经书籍”等。作者微信公众号:徐瑾经济人。
历史上的中国货币是一套超级复杂的系统,其中白银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离开白银,中国货币史几乎无法书写。《白银帝国》的时间跨度从公元960年的宋朝建立至20世纪30年代的中华民国,将近1000年。自16世纪40年代起,大明王朝以白银为媒介参与创建世界市场,向“白银帝国”演变,...
评分 评分关于货币,种种理论非常之多,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大概是因为先入为主的缘故,曾经被自己相信着。不过,就像劳动价值论与剥削理论一样,阅读与实践越多,其说服力就越低下,它慢慢变成理论之一,乃至说服力非常低下的已经死亡理论而已。 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密切联系 看《江...
评分这是本货币史的启蒙本,适合我这种没受过系统的经济理论训练,但对日常经济现象充满好奇的读者。本书以中国货币演变经历(以货易货,贱金属到银本位)为线索,交织着与西方货币演变经历的比较研究。个人印象比较深的1)货币政策:由于贫银国,银本位后极易受海外输入白银(尤其...
评分这本书,是和《银的故事》一起买的。 《银的故事》相对简单清晰,以美联储(美国政府)和投机人、产银地的利益纠葛为主线,重点写了罗斯福、亨特兄弟的故事,而《白银帝国》是通俗货币史,书名吸引人,文字也优美,读完了总觉得缺点啥。 首先是史料的问题。一手的史料比较少,...
还是挺不错的,特别作者的分析很深入,但是这书内容间有些散,搭起了一个框架,但是读着感觉还是跳跃,像本文章集子。
评分作为科普和畅销书,还是很有质量的。这又不是学术专著,你们在计较什么??!!真是矫情的要死。
评分专栏文章水平。意图以白银为主线写中国经济史,然文笔芜蔓,征引也多有不合章法之处。
评分作者的角度很独特,透过货币的研究发现历史中的偶然与必然。唯一不足的就是文中大段大段的文言文引用却没有白话文翻译,这让某一些读者看起来会吃力些吧。总体而言,我非常欣赏作者思考的角度。
评分名不符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