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革命

中國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德] 於爾根·奧斯特哈默
出品人:
頁數:332
译者:強朝暉
出版時間:2017-8
價格:59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20108539
叢書系列:甲骨文叢書
圖書標籤:
  • 曆史
  • 海外中國研究
  • 中國近代史
  • 甲骨文叢書
  • 中國革命
  • 於爾根·奧斯特哈默
  • 中國史
  • 政治學
  • 中國革命
  • 曆史
  • 革命運動
  • 近代史
  • 政治
  • 中國
  • 鬥爭
  • 意識形態
  • 變革
  • 社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萊布尼茨奬(2010)、格爾達・漢高奬(2012)、湯因比奬(2017)獲得者,著名曆史學傢於爾根·奧斯特哈默作品!

1925年5月30日將成為遠東曆史上一個偉大的日子,猶如歐洲的巴士底獄事件一般。

五卅事件開啓瞭從1925年至1927年這段風雲跌宕的曆史,中國史學界稱之為“大革命”:在逐漸倒嚮共産主義的激進派學生的領導下,群眾性示威活動在城市中展開。其激情澎湃的程度,唯有40年後的“ 文化大革命”堪與之相比。在1925年5月30日這一天,中國革命從無序的泄憤轉入瞭有目標、有組織之行動的階段。

著者簡介

於爾根•奧斯特哈默(Jürgen Osterhammel),1952年生,曾在倫敦德國史研究所和弗萊堡大學工作。現為康茨坦茨大學近現代史教授。齣版過大量有關18世紀以來的歐亞曆史著作,如《世界的演變:十九世紀史》(Die Verwandlung der Welt) )《亞洲的去魔化》(Die Entzauberung Asiens)《中國與世界社會》(China und die Weltgresellschaft)。目前,他正在從事20世紀的去殖民化史研究,並和入江昭(Akira Iriye)閤作主編《世界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6捲本)。

圖書目錄

上海,1925年5月30日/1
城 市/1
五卅事件及其後果/7
第一章 中國革命的前提條件/21
革命—國傢的瓦解—現代化/21
農業帝國/33
農業帝國的終結/48
第二章 現代化初期的城市氛圍/63
資産階級與經濟發展/67
從官僚士大夫到知識分子/85
社會底層與地下幫派組織/96
第三章 中國政治願景與綱領/112
啓濛/118
民族主義/127
三民主義/135
社會主義與共産主義/141
第四章 政治亂局與擴張型政府/151
軍事主義/154
官僚體係/169
第五章 農民與農村社會/183
勞動與所有製/187
商品化與經濟停滯/201
不穩定性與災害/206
第六章 共産主義動員階段/216
實驗與失敗:1922年至1936年/220
抵抗與擴張:1937年至1945年/238
農村革命與軍事占領:1946年至1949年/259
注 釋/272
縮略語/320
參考文獻/322
索 引/326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篇幅精悍,其实都很适于放入牛津通识系列。主题是对1911-1949期间中国革命的论述。 正如作者自陈,于尔根延续了德法史学的传统,将历史社会发展归结为一些宏观力量间的引动,宗教、农业、官僚体制、社会思想间的博弈,阶级力量对比等。虽说是引证了很多西方基础汉学研究的成果...

評分

本书是德国史学家于尔根·奥斯特哈默写的中国革命史,以一个外国人比较客观的立场,分析中国共产党何以能够战胜国民党,夺取中国政权的原因。 作者的写作手法很像万历十五年,以1925年5月30日爆发于上海的五卅运动为切入点来描绘中国社会和革命的全貌。这次运动,笼统来说,是...  

評分

1 读德国人于尔根·奥斯特哈默(Jurgen Osterhammel)《中国革命:1925年5月30日 上海》(Shanghai,30.Mai 1925.Die Chinesische Revolution),发现本书的切入点很细,从一个很具体的事件出发,就是在上海发生的“五卅”运动。作者称这一天“中国革命从无序的泄愤转入了有目标...  

評分

評分

本书是德国史学家于尔根·奥斯特哈默写的中国革命史,以一个外国人比较客观的立场,分析中国共产党何以能够战胜国民党,夺取中国政权的原因。 作者的写作手法很像万历十五年,以1925年5月30日爆发于上海的五卅运动为切入点来描绘中国社会和革命的全貌。这次运动,笼统来说,是...  

用戶評價

评分

怎麼評分偏低啊。這本是值得一讀的,絕無一般西方中國近現代革命與政治史研究的偏見陋見或是意識形態陳詞濫調,能夠沉到具體語境去看問題,對很多細節的評判非常準確到位,可想而知作者應該讀瞭方方麵麵的著作。這本書把五卅作為中國革命曆史的起源,但其後六章並非講史,而是論證中國革命的幾個問題:前提條件、早期城市化與城市階層、中國革命的主要訴求和目標、國民政府和中共政府共同麵對亂局而采取的相似手段、農民與農村問題(所有製、農村經濟、天災),以及共産主義在中國從無到有的簡史(大革命的實驗、抗戰期間的擴張、建國前的土改)。這是一部立論基礎充分又很具有政治眼光的書,恰當的傳達瞭中國革命的復雜性和必然性。缺點是有些論證較為晦澀,以及引用的觀點太多,就像是作者關於中國革命的讀書筆記。

评分

奧斯特哈默獨特視角下的中國革命

评分

適閤中學生把近代史的課本背好以後讀,從各個維度建立對近代史的整體認識。

评分

冷知識:杜月笙持有葡萄牙國籍,中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不在江西瑞金,而是彭湃建立在廣東海陸豐

评分

德國學者奧斯特哈默以五卅運動為橫切點,詳細剖析中國革命的發生脈絡與成功原因的曆史社會學論著。作者無意於詳細贅述和還原五卅運動的發生經過與來龍去脈,而隻是由這一事件展開,對中國革命做發生學層麵的研究分析。盡管存在一定數量的翻譯和編校瑕疵,觀點也無甚新意,但其係統的梳理仍有參考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