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的心理学

现象学的心理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德] 埃德蒙德·胡塞尔
出品人:
页数:619
译者:游淙祺
出版时间:2017-7
价格:6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139618
丛书系列: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原典译丛
图书标签:
  • 现象学
  • 胡塞尔
  • 哲学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西方现代哲学
  • 西方哲学
  • 德国现代哲学
  • 不錯的翻譯
  • 现象学
  • 心理学
  • 存在主义
  • 意识
  • 经验
  • 主观性
  • 知觉
  • 方法论
  • 胡塞尔
  • 默洛-庞蒂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胡塞尔在这部讲稿里,首先对于自己的思想发展历程做了回顾。早期的胡塞尔采取心理主义立场,想用具有客观意义的学科来为客观知识奠定基础。他知道这条路是行不通的,于是想用描述心理学来做尝试,但后来发现与其用心理学这个字倒不如用现象学。胡塞尔从1903年开始有五、六年朝超验现象学去发展,意图用这种方式让所有知识及科学奠定稳固的基础,在这个阶段,现象学和心理学是截然对立的。1913年后重新使用理性心理学,而在1925年则正式提出「现象学心理学」的名称,并发展出「现象学心理学还原」。胡塞尔认为,心理学应该认识到心理现象最主要的本质部分,也就是意向性。胡塞尔心目中的新的心理学乃是一种先天的、本质的、直觉的,或者纯粹的描述的心理学,也就是一门探讨意向性的学问。这种新的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仍然是停留在自然态度之内。一般人是活在自然态度之中,而被心理学当作研究对象的就是一般人。只要有被研究者就免不了有研究者,研究者已经执行了现象学心理学还原,再也不是在自然态度之中了。现象学心理学这门学问所要研究的对象就是心理现象不可或缺的那个部份,也就是其本质,胡塞尔要描述的正是在这个范围之内的心理现象的本质。而意向性正是心理活动的本质所在。所以总结地说,现象学心理学就是研究在世界中的一般人他们的心理现象的本质(即意向性)。当现象学心理学家去描述他们对事情的看法时,不仅是针对某个个别的人而已,而是也可以针对一群人。一群人在特定范围内往往有一定程度心理上的稳定性,现象学心理学正是试图理解这群人的意识活动的本质部分,去探讨他们心理的意识内容,而不是哲学家孤独的意识状态,所以现象学心理学所研究的是在世界中的心理,而非超越世界的心理。换个方式说,前者是活在世界中与世界有所交涉、甚至相互交融的主体,而非与世界无所交涉的超然主体。但这两种心理同样都具有意向性的结构,即经验(意识活动)与被经验的意识对象之间的对应关连性。所以胡塞尔特别强调现象学心理学与超验现象学之间存在平行的关系。

作者简介

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著名德国哲学家,人称现象学之父。

游淙祺,台湾大学哲学系学士、硕士,德国波鸿大学博士。

目录信息

编者引论
1925年夏季学期讲稿
导论
§1 近代心理学的发展;狄尔泰关键性的批判(解释的与描述的心理学)
§2 狄尔泰对于他同时代的人影响有限的原因:其理解的不尽充分与理论起点所受的限制
§3 《逻辑研究》的任务与意义
a)对心理主义的批判;非实在(观念的)对象及非实在(观念的)真理的本质
b)关联性研究:观念对象一心理体验(意义构成)在反思态度中本质描述的媒介
c)对现象学来说具有决定性的反思之进一步说明(反思的阶段性执行)
d)布伦塔诺作为有关内在经验研究的开拓者,发现作为心理之物的基本特质——意向性
e)《逻辑研究》中对意向性思想之进一步发展·意识的成就特
质·从纯粹描述的心理学到先天“本质一直观”心理学以及它
对于认识论的意义
f)《逻辑研究》提问之扩充与深化。透过超越论的现象学之对
于先天科学的认识论奠基之必然性的揭露——关于超越论
的主体性之科学的揭露
§4 新的心理学之总括性特征
系统部分
§5 现象学心理学的范围:跟其他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对
自然与精神概念的质疑
§6 回到前科学经验世界以及经验活动的必要性,在经验活动当
中,前科学的经验世界是被给予的(经验的一致性)
§7 顾及经验世界的科学区分·科学的系统脉络建立在经验世界
的结构脉络之中;一个作为普全世界结构的科学以及那些把
经验对象的个别形态当作主题的具体科学·空洞的视域的
意义
§8 作为先天科学的普遍世界结构的科学
§9 本质直观作为掌握先天性的真正方法
a)变异性作为透过想象从事实性脱离的决定性步骤——埃多思作为非变异项
b)变异与变化
c)观念化的环节:从举例(范例)出发去显示变异项的开放无限
性(变异项之构成的程序之随意性);一个综合整体性的建议
变异项之上层掩盖;相符者的掌握作为埃多思的掌握
d)区别经验的普遍化以及理念化
e)透过观念的变异而取得种类的阶段序列并获得最高种类——不从经验出发的观念直观
f)本质直观的总结标示
……
补编
A.文章
B.附录
后记
概念译名索引
人名译名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闡述了一門純粹心理學、即現象學心理學的一般方法,通過心理學的還原通往內意識領域,並從中發現普全的先天心裡法則。但這種還原仍然保留了部分的自然態度,對心靈所處於的那個「世界」的存在信念仍被設定為有效的,因此對心理學的現象學還原仍舊是不徹底的。然而現象學的心理學作為一門通往超越論現象學的導引或初步環節仍舊是必要的,只需在現象學心理學所達到的成果之上執行更為徹底的懸擱即進入了超越論還原的階段。然而,胡塞爾指出,兩種還原所達成的目標並非兩個,而是一個東西在兩種態度之下不同的面相,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現象學的心理學與超越論的現象學又有一種平行關係。游淙淇的版本收錄了補編的部分十分有價值,但也有了太多重複的內容;而且由於譯者是台灣人,有部分譯名和表達習慣與大陸不同。也有譯得不通順的地方。

评分

就没见过这么烂的翻译

评分

这本应该和《观念II》《自然与精神》《危机》一起看,完全不一样的胡塞尔。

评分

我时常在想,如果学术翻译著作不能让缺乏良好外语能力的专业学习者顺畅地进入文本,那么这样的翻译又有什么用呢?1977年就有了流畅的英文本,而如今这部中文本却几乎不可通读,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评分

值得一讀!譯筆順暢,全譯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