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综合了作者多年园林研究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共分为九章,以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山石、理水、林木、装折等为线索,讨论了传统园林中这些组成部分营造的优劣及其后的人文内涵,以广阔的视角同时比对西方和日本相关内容;同时,结合人在庭园中的居游等活动,再现了园林式的居住理想,阐明“中国注入到日常栖居的文化之深之广……只有西方中世纪教堂蕴含的栖居文化,才堪可匹敌”。因此,在当下的建筑实践中,作者身体力行了园林式的实践——造园。
董豫赣,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教授,建筑师。多年来专注于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
已出版著作有《极少主义》《文学将杀死建筑》《败壁与废墟》,另在各类重要期刊杂志上著有大量文章。
建筑代表作有清水会馆、红砖美术馆、膝园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读过的当代园林学者中,最好的书。是在去往莫干山旅游的路上看的,有一种比较的写法(中国园林、日本园林、西洋园林),我很喜欢; 文字举例都有配图,配图虽小,但很重要; 多处提到白居易,白乐天也是我很喜欢的诗人,他的诗通俗而不俗,他是乐天的真性情诗人。
评分带本书先去小岞再去苏州算不算正确打开方式 | 董老师写作不加注释这点什么时候能改改。。。| 为《为什么研究中国园林》喝彩
评分董老师书读得不少,思考得也很多,但是笔有点跟不上思考的节奏,成文显得含混不清,不够犀利,这大概也正是他在序中描述的与周榕辩论吃瘪的主因吧。关于中日、中西,古今庭园取向的比较颇富启发。啊,我家张岱太有才情了!
评分中国古典园林以其“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使得城市藩篱中的人们有机会在日常生活中回归祖先的山林故乡。看到老董为朋友在楼房中所做膝园,掩卷静思,想为自己的小家里添一些山林气象,想前往留园、环秀山庄、艺圃、寄畅园,真真切切地看个究竟。不过,老董也太喜欢用“媾和”这个词了,出现了不止10次吧……
评分之前记过课堂笔记,写成书可读性很强,沛然莫之能御,情与理相持,自我剖析与他人观照并存,爱憎亦分明,是理想中的笔锋。正是认识到伴随西方建筑祛魅过程丧失的强烈人文表意,便转投中国古典园林寻得行望居游的诗意栖居。从现象学到明清小品,感慨老董知识体系跨度之大研究思路之精湛。序言写得有脾气又有情怀,再次圈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