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宗教 禅 旅行 文化 修行 比尔波特 美国汉学家 游记
发表于2025-02-02
禅的行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是美国汉学家、翻译家、作家比尔•波特继《空谷幽兰》之后的又一本力作。
2006年春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仰慕者和研究者,比尔·波特横穿从北京到香港的大半个中国,追寻六位禅宗祖师的足迹,拜访了他们开创的六个禅宗道场。本书即这次旅程的全景记录。
在这本书中,作者将访问地的相关历史背景、与禅宗大师的访谈实录、各代祖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游历经历、有关禅宗最早的文字记录,和自己的经历结合起来,描述了中国宗教中心多年来发生的各种变化以及在世事变迁中保留下来的宗教遗产,并诉说了他多年来对禅的深深体悟。
不管是参观中国最古老的藏经洞,参加持续数小时的坐禅,再或是拜见中国第一禅庵的住持,作者始终用充满智慧的视角和幽默的语言描述着他遇到的每一件事,使整本书显得趣味横生,又不乏严肃的思考,是一本充满文化底蕴的行走笔记。
比尔·波特,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翻译家、汉学家。
1970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机缘巧合之下开始学习中文,从此爱上中国文化。
1972年,比尔赴台湾一所寺庙修行,在那里过起暮鼓晨钟的隐居生活;
1991年,他又辗转至香港某广播电台工作,并开始长期在中国大陆旅行,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书籍和游记,同时翻译多部佛学经典和诗集,在欧美各国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比尔关于中国隐者的作品《空谷幽兰》出版后,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一版再版,畅销至今。
近几年,他又相继推出了追溯中国禅宗文化与历史的《禅的行囊》、追寻黄河源头的《黄河之旅》、追溯中华文明史上最辉煌篇章的《丝绸之路》,以及探秘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风情的《彩云之南》。
这些关于中国文化之旅的游记作品同样受到了读者的喜爱。
樊登读书会
评分“自我并不存在。由于无明的遮蔽,我们总是因眼前所见而生起分别之心。无明使我们陷入无尽的生死轮回,而解脱之道就在于领悟世界的本质--自我并不存在。你我从未出生,也永远不会死亡。”
评分作者作为一个老外,寻找禅在中国的历史痕迹和故事。带着我们了解禅在中国的过去和现在。
评分除去里面古琴古筝没分清楚外,真的是很好看的。
评分太太太好看了,这才是我心目中的真游记~我觉得我在禅宗圣地出生长大太浪费。
比尔·波特:依循心的道路 野兽爱智慧 1971年秋天,在纽约城外北郊的一座寺庙里,正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的比尔·波特和寿冶相识。寿冶是比尔平生遇见的第一个和尚,其风度令他深深折服。第二天,比尔·波特就皈依了这位来自中国五台山的大德,寿冶教给他的是身体力行的佛法。...
评分看了比尔·波特的《禅的行囊》,很有感触。他住在美国最有嬉皮精神的西雅图地区,成片的森林,湖泊,是修行的好地方。他的文字很有韵味,被译者译成具有汉语风格的文字,是值得一读的生动美文。他有“在路上”的精神,背起背包,从北往南,一路追寻中国禅宗的踪迹。 我不懂禅...
评分其实是带着偏见和挑剔心翻开的这本书。受“热门旅游景点少林寺”事件的影响,看到老外和佛教联系在一起就立即下了定论:外国外行来中国的炒作。您一个老外怎可能理解中国文化圈里的禅? 但翻了没几页,就知道自己这回错了。此老外非彼老外:他懂禅,懂中国历史、...
评分看了比尔·波特的《禅的行囊》,很有感触。他住在美国最有嬉皮精神的西雅图地区,成片的森林,湖泊,是修行的好地方。他的文字很有韵味,被译者译成具有汉语风格的文字,是值得一读的生动美文。他有“在路上”的精神,背起背包,从北往南,一路追寻中国禅宗的踪迹。 我不懂禅...
评分我们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生命的起点一路跋涉而来,途中难免患得患失,背上的行囊也一日重似一日,令我们无法看清前面的方向。在这场漫长的旅行中,有些包袱一念之间便可放下,有些则或许背负经年,更有些竟至令人终其一生无法割舍。但所有这些,都不过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幻想罢...
禅的行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