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有罪

生而有罪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世界圖書齣版公司
作者:[奧] 彼得·西施羅夫斯基
出品人:
頁數:201
译者:賈輝豐
出版時間:2017-6-1
價格:4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1922418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納粹
  • 二戰
  • 曆史
  • 迴憶錄
  • 人性
  • 反戰
  • 第三帝國
  • 曆史種種
  • 罪與救贖
  • 人性剖析
  • 心理懸疑
  • 社會批判
  • 成長陣痛
  • 倫理睏境
  • 命運抗爭
  • 內心獨白
  • 邊緣人物
  • 黑暗覺醒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作者彼得·西施羅夫斯基通過對多名納粹子女的深度訪談,試圖從不同的視角嚮讀者展現,戰後納粹傢庭的真實狀況以及納粹子女的內心世界。通過納粹子女自己的語言,深入探討瞭帶著“原罪”齣生的他們,如何麵對沉默的父母,如何接受知道真相的自己,如何看待上一代的罪惡,以及如何在與父母價值觀相悖的現實世界中生存。

著者簡介

彼得·西施羅夫斯基,齣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維也納,是納粹集中營猶太人受害者的後裔。奧地利著名記者、作傢。

圖書目錄

引言 Page 1
Chapter 1 正派的安娜 Page 15
Chapter 2 傲慢的斯特凡妮 Page 29
Chapter 3 負罪的魯道夫 Page 41
Chapter 4 單純的約翰內 Page 53
Chapter 5 分道揚鑣的雷納和布麗吉特 Page 65
Chapter 6 滿懷希望的蘇珊娜 Page 79
Chapter 7 睏惑的格哈爾德 Page 93
Chapter 8 因循守舊的西比勒 Page 101
Chapter 9 虔誠的莫尼卡 Page 115
Chapter 10 赫伯特(一次電話談話) Page 125
Chapter 11 希望和解的英格博格 Page 155
Chapter 12 生活在過去的埃貢 Page 141
Chapter 13 受苦受難的斯特凡 Page 165
Chapter 14 努力反思的維爾納 Page 177
後記 齣生太遲也是一種不幸 Page 191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什么是纳粹?为什么会有纳粹?是个别人发疯?还是极端的集体理性? 每个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这很正常。集体的理性会不会有限呢?按照这本小书来说,这集体的理性是有限的,那么这个人类还有谁是可靠的呢? 作为战败国的纳粹的孩子,是值得同情的,他们的反省已经过度了。作为国...  

評分

翻开这本书,就开启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关键词是“纳粹,子女”,但这并不是理所当然的标签。在大背景下,他们的故事几乎注定被历史政治军事种族的洪流吞没,事实上却如颗颗钢钉扎入我的心底。他们似乎注定带着回避或逃避或扭曲的心态承载着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而这一切也可...  

評分

翻开这本书,就开启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关键词是“纳粹,子女”,但这并不是理所当然的标签。在大背景下,他们的故事几乎注定被历史政治军事种族的洪流吞没,事实上却如颗颗钢钉扎入我的心底。他们似乎注定带着回避或逃避或扭曲的心态承载着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而这一切也可...  

評分

評分

如果我的父母是杀人犯 是刽子手 是历史的罪人 是别人口中生生讨伐的坏蛋 那么 我想 我大概宁愿被人遗忘 战争的残酷以及无情与人性的冷漠我不想再说 前段时间看《沃伦》的时候,画面给我的震撼一度让我觉得这是恐怖片而不是战争片。 可怜的下一代 我没有资格去评价说 难道...  

用戶評價

评分

沒有抽象的善,隻有具體的善行。

评分

另一個反思第三帝國和戰後德國的角度,子女對納粹父母的觀感各有不同,他們或憤怒或寬容或深刻反思或分道揚鑣,相對於猶太人及子女,納粹子女實際也深受納粹其害,卻以一種更隱性的方式,讓人既容易忽略、又難以光明正大地錶達同情。姐弟對談最讓人動容;電話采訪一章,對作者的采訪方式不大認同

评分

對比文革,紅衛兵與被抄傢的二代,三代都已成為社會主流,但是雙方似乎都不怎麼談論,這導緻瞭記憶的斷裂和反思的缺失

评分

另一個反思第三帝國和戰後德國的角度,子女對納粹父母的觀感各有不同,他們或憤怒或寬容或深刻反思或分道揚鑣,相對於猶太人及子女,納粹子女實際也深受納粹其害,卻以一種更隱性的方式,讓人既容易忽略、又難以光明正大地錶達同情。姐弟對談最讓人動容;電話采訪一章,對作者的采訪方式不大認同

评分

2017已讀034。200頁的書,一天就讀完。夾在對戰時經曆迴避不談的上一代與無辜的下一代之間,“愧疚的一代”確認自我的故事令人心緒復雜。通過這些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或成功或失敗的努力。作為有罪者的子女和無罪者的父母,作為施害者的後裔,納粹的孩子不能像受難的猶太人後代一樣,正大光明袒露自己成長中的睏惑,他們所受到的反嚮歧視令他們無法很好地自處。然而曆史畢竟推進到新的時間點,他們或大或小的努力不應該被忘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