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時期,在政治上,權位之爭超乎尋常,父子相殘,兄弟相殺;在文化方麵,五代十國時期大不如唐朝,尤其是北方幾乎處於停滯或倒退。十多個政權互相攻訐,又互為從屬,還有時不時南下攪局的遼國。各方勢力為瞭搶地盤、爭名頭,打著各種旗號相互角逐、廝殺、攻伐,各路江湖英豪你方唱罷我登場,後人重溫這段曆史,可謂精彩紛呈,但生逢其時的百姓卻叫苦不迭。
粗看,五代十國是一部短暫的分裂史、混亂史;細看,它卻又是一部部創業史、奮鬥史……刀光劍影、血雨腥風的背後,展露的卻是雄韜偉略,留下的是一段段傳奇佳話,印證的曆史變遷與局限。
墨竹,自幼酷愛曆史和文學,緻力於通俗曆史的寫作,對曆史很感興趣,造詣頗深。主張人性化寫史方式,以現代視角審視解讀曆史。經過長期的準備,決心用自己的方式來書寫曆史。
记得当年电影《夜宴》上映之时,导演冯小刚接受采访时曾说,这部电影的时代背景之所以会选择放在五代十国,是因为当时的政权更替就如同电影中展现的那样,情节之翻转,速度之迅速,总是让人防猝不及。 纵观华夏文明五千年历史,确实是没有那个历史时期能够像“五代十国”那般能...
評分五代十国这段历史是中国历史上一段短暂分裂的时期,从公元907年—960年。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十国则是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
評分课堂上,传出朗朗上口的朝代歌,仿佛我又回到了学校,那一个午后,我也摇头晃脑,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中国大概经历了83个朝代,559个帝王。网络版的朝代歌,是这样的。 黄帝尧舜夏商周,秦汉三国晋南北,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明清至民国 夏商周秦与两汉, 三国归晋南...
評分文/柴刀下山 《不忍细看的五代十国史》,可以细看,只是不忍。 盛唐暮年,关东大旱,朝廷不减税赋,天下由此大乱。都以为造反有理、革命无罪,于是黄巢啸聚百万农民,攻入了长安。进入长安之时,与百姓秋毫无犯。但那只是假象。一个人的品性,或者一个团体的本性,在丰...
評分五代十国这段历史是中国历史上一段短暂分裂的时期,从公元907年—960年。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十国则是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
打仗的很多都被我略過瞭
评分五代和十國分成瞭兩條綫索,五代部分因為權鼎的傳承和流轉相對有序,所以主軸相對明晰,但是十國時間綫重閤,曆史事件瑣碎,齣場人物又多又雜,加上又有重復的部分,難免淩亂,也許限於作者筆力和對史料挖掘的功力有限的因素,也可能受限於五代史本身的特點,本書顯得有些淺白,人物形象有模闆化痕跡,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突破刻闆印象的更少,戰事也講的並不生動,隻是對史實相對直接的羅列,對曆史現象的觀察、總結和點評又沒有太高屋建瓴的觀點,所以粗讀即可,精讀不必。至此,大概除瞭元代史的天然隔膜之外,已經粗讀填補瞭中國曆史的倒數第二塊盲點。
评分棄讀
评分君臣之間可以共苦,卻無法同甘,他們各懷鬼胎,互相猜疑,養精蓄銳,步步為營,伺機而動,隻為那一個皇位!
评分一個刻意被掩藏的時代,看看,瞭解下曾經隻聞其聲不見其麵的五代十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