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纳粹 二战 历史 回忆录 人性 反战 第三帝国 历史种种
发表于2024-11-21
生而有罪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本书作者彼得·西施罗夫斯基通过对多名纳粹子女的深度访谈,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向读者展现,战后纳粹家庭的真实状况以及纳粹子女的内心世界。通过纳粹子女自己的语言,深入探讨了带着“原罪”出生的他们,如何面对沉默的父母,如何接受知道真相的自己,如何看待上一代的罪恶,以及如何在与父母价值观相悖的现实世界中生存。
彼得·西施罗夫斯基,出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维也纳,是纳粹集中营犹太人受害者的后裔。奥地利著名记者、作家。
另一个反思第三帝国和战后德国的角度,子女对纳粹父母的观感各有不同,他们或愤怒或宽容或深刻反思或分道扬镳,相对于犹太人及子女,纳粹子女实际也深受纳粹其害,却以一种更隐性的方式,让人既容易忽略、又难以光明正大地表达同情。姐弟对谈最让人动容;电话采访一章,对作者的采访方式不大认同
评分看了很多和二战有关的文学作品,大都直指受害者,或是施害者的挣扎或残暴,将目光投向施害者的子女,这是第一次看。因父母的缄口不言,这些孩子只能从大众传播和自己的臆想中去猜测父母在战时的所作所为,而新时代的教育又将父母抛向了他们的对立面,于是怀疑与愤恨滋生,却迟迟无人问津。无论是替父忏悔,还是坚持相信,这些孩子并不“生而有罪”,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之一。书不难读,一天就能看完,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可以找来看看。
评分2017已读034。200页的书,一天就读完。夹在对战时经历回避不谈的上一代与无辜的下一代之间,“愧疚的一代”确认自我的故事令人心绪复杂。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或成功或失败的努力。作为有罪者的子女和无罪者的父母,作为施害者的后裔,纳粹的孩子不能像受难的犹太人后代一样,正大光明袒露自己成长中的困惑,他们所受到的反向歧视令他们无法很好地自处。然而历史毕竟推进到新的时间点,他们或大或小的努力不应该被忘记。
评分当发现父母的恶行,有些子女无法接受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也与父母一致,另一些试图去理解父母当时的处境,无论何种态度,几乎每个接受采访的人都曾经历痛苦的认知过程(包括部分纳粹父母严酷的家教、来自他人和社会的偏见等等)。对于纳粹历史的反思也看了一些书,这是第一次看到纳粹子女的角度,也想到我所受的历史教育,无论是近代和更远的历史,无论是否曾详尽了解过,包括文革这种与之在某种程度类似的题材,都是刻板的、过分确切的、讳莫如深的,毫无个人的痕迹,也几乎没有看到过深切的否认和反思,后记里说接受采访的这些纳粹子女无论“抗拒和接受都是一种关注”,只有关注历史我们才有可能进一步去发现和避免历史重复的可能,相较而言我们几乎全社会的遗忘和掩埋,显然不是关注历史的方式,而历史的某些阴影和碎片已经在重复发生。
评分觉得可以继续深入研究,有一种兴亡百姓皆苦的感觉
翻开这本书,就开启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关键词是“纳粹,子女”,但这并不是理所当然的标签。在大背景下,他们的故事几乎注定被历史政治军事种族的洪流吞没,事实上却如颗颗钢钉扎入我的心底。他们似乎注定带着回避或逃避或扭曲的心态承载着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而这一切也可...
评分《生而有罪》是一本纳粹子女访谈录,作者一共进行了四十几位的访谈,最后选取其中十五位编入此书。这是一本历史 · 纪实类的书籍,1987年部分章节开始在《明镜周刊》连载,在写作期间,第三代人已经成年,比写作时间之长更特别的是作者的身份——纳粹集中营受害者后裔。 联邦共...
评分世界无天生的善,也无天生的恶,所谓善恶,大约只是被教导出来的。小儿看似天真,反而容易残忍,因为还做不到感同身受。就算是成年人,在全民的精神浪潮中,也无法保留自身的意识独立。读完这本书,我看到这种悲哀,深入骨髓。 书中做过纳粹的父母,无一例外,都在掩饰自己在战...
评分在二战后的德国,有这样一代人,他们没有犯过罪,却始终过着罪人一般内疚的生活,他们是纳粹的子女。夹在对战时经历回避不谈的上一代与无辜的下一代之间,夹在家庭内部从未消失的法西斯主义氛围和外界有关纳粹所犯错误的种种反思之间,“愧疚的一代”确认自我的种种困难通过《...
评分从书名到封面都不讨喜。读了才知道,“生而有罪”是什么意味。 *** 关于书名[生而有罪]: “有人指责我不给德国新一代人以机会,还要他们对其父母的行为负责。我试图向我的批评者表明,本书的题目不是我的主意,它出于我的采访对象。不是我要给这一代人强加罪名,是他们自己...
生而有罪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