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温·薛定谔(1887-1961),奥地利物理学家。20世纪的前30年中物理学经历了一次大革命,解决了微观运动的基本规律问题。薛定谔生活在这个时代,1926年他提出了波动力学,是量子力学的标准形式之一。薛定谔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后来他的兴趣转向生命科学,1943年写的《生命是什么》,为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作了概念上的准备。
恐怕难再有在诺奖级的学术水平之上架设生物和物理的桥的人了. 让我惊异的另件事是新世纪国内科普书中流行的染色体基因等知识,其实在1944年就已有了如此信达雅的介绍,以至于放到今天仍能轻取畅销书行列. 大的insight就是来联系不同领域的.本书把生物,量子力学,熵,自由意志等有机...
评分恐怕难再有在诺奖级的学术水平之上架设生物和物理的桥的人了. 让我惊异的另件事是新世纪国内科普书中流行的染色体基因等知识,其实在1944年就已有了如此信达雅的介绍,以至于放到今天仍能轻取畅销书行列. 大的insight就是来联系不同领域的.本书把生物,量子力学,熵,自由意志等有机...
评分对本书的常见误解有如下几种: 1、将全书的精髓归结为“负熵”一说 2、过度拔高“负熵”一说 3、批评此书翻译太差 我本文的目的就是批驳上述几种看法 在中国,薛定谔这本小书之所以出名,“生命赖负熵为生”一说之所以出名,赵凯华功不可没。赵凯华凡提到热力学第二定律,凡提...
评分 评分翻译看得我很崩溃,有些地方甚至是前言不搭后语,术语的名称一塌糊涂。明明是受精卵的,他硬是翻译成卵细胞,要知道这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两个名词啊!!前面用的是“两套”染色体,后面又变“两组”了,如果是没有一些生物和物理基础知识的,恐怕会看得晕死过去,真真可怜了一本...
看的时候也有点磕磕绊绊,曾经的基础生理学、生物学和数学让自己也不完全看不懂,但是说懂多少,从年前跨越到年尾,看完后,依然是一本新书。但兴趣和好奇在,就为今后愿意再读再翻阅当标一次注吧。
评分适合扫盲看,毕竟像我这种文科生能看懂还是挺欣慰的。结构稍微有些散,从物理、生物、哲学方面分别讲生命结构和活动,在当年那个时代想必是很轰动的,现在学科细化就觉得有些散吧。貌似翻译还好,语感什么的,也许术语用错我也看不出来吧。:)收货还是很大的。
评分薛定谔果然惊艳 然而翻译和校对并不是“薛定谔级别”的 | “知觉只会在单数中被经验,在复数情况中无法被经验” | 民族主义即利己主义 终将导致群体灭亡 | “生命以负熵为生”
评分薛定谔果然惊艳 然而翻译和校对并不是“薛定谔级别”的 | “知觉只会在单数中被经验,在复数情况中无法被经验” | 民族主义即利己主义 终将导致群体灭亡 | “生命以负熵为生”
评分看的时候也有点磕磕绊绊,曾经的基础生理学、生物学和数学让自己也不完全看不懂,但是说懂多少,从年前跨越到年尾,看完后,依然是一本新书。但兴趣和好奇在,就为今后愿意再读再翻阅当标一次注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