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

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周逵
出品人:
页数:327
译者:
出版时间:2017-3-1
价格:68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245305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写作
  • 非虚构
  • 文学
  • 非虚构写作
  • 纪实
  • 新闻传播
  • 新闻传播及相关
  • 新闻
  • 非虚构
  • 时代记录
  • 叙事精神
  • 社会观察
  • 历史见证
  • 真实故事
  • 个人经历
  • 文化反思
  • 思想表达
  • 时代变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凝聚了多位从业多年的著名记者、主编、作家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考成果。它以极具有吸引力的内容精华和大量案例去安排讲稿,且所选案例多数是行业内*精彩的非虚构作品。它结合作者自己的创作体验,对于各自*擅长的领域做了独到的剖析,并在文稿中回答了读者*恳切想问的问题;该书没有停留在如何写一个更好的稿子的技术层面,而是面向新闻传播学生,媒体从业人员和热爱大众文学的读者,尝试告诉他们如何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掌握非虚构创作的叙事精神要素。这本书不是用于应试的,而是尝试用丰富翔实的实战经验代替传统新闻传播教学的教科书,更希望成为广大学子和读者所喜爱的文学读物。本书由十余篇文章构成,从十余个不同角度解构一线记者的行业切片,展示出一个个写的漂亮、讲的有趣的人身上发生的故事。

作者简介

周逵,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国际新闻传播全英文授课硕士项目(IJC)主任,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周逵副教授具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由其担任策划与撰稿的凤凰卫视电视专题纪录片《冷暖人生》在第45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上荣获电视纪录片类“艺术与人文贡献银雨果奖”;由其担任执行总编导的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走进和田》获得2015年“五个一工程奖”。周逵副教授在国内外SSCI、AHCI、CSSCI核心学术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数十篇。其译著《群体性孤独》(AloneTogether)获得2014年度文津图书奖。

目录信息

封面 作者简介
1 失物招领(代序一)
2 郜艳敏 (代序二)
3 从玉华:再广大的悲伤,也比不上一个小人物的悲伤
4 陈晓楠:我们就是在做“活着”两个字
5 卫毅:人物特稿就是去掉报告文学背后的金光
6 杨潇:从过度书写开始
7 赵涵漠:采访永不落空
8 袁凌:每一个字都是炼出来的(改版)
9 张鹭:坚守一线的调查记者不足百人(修订)
10 陈琳:极端环境的现场报道是对人性的挑战
11 林珊珊:人人都会讲故事
12 余楠:当我写娱乐圈时我写些什么
13 史晨:高价的体育、廉价的诗歌, 谁之罪
14 吉姆?沃尔夫:国际新闻是世界历史的初稿
15 刘子超:面包黄油会有,还有诗歌和远方
16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来自140位听众的话(代跋)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原本以为是本讲方法论的书,所以初读前面两篇个人情感过于丰盈的文章时,还是有些失望的,后面慢慢讲到采写实质,逐渐觉得书还值得一读。也许我的想法有些功利,但是我的确是对记录者的个人情感提不起兴致来了,某种程度上,这可以算是我对记录身份的一种彻底的祛魅。 看的时候...

评分

这本非虚构写作讲稿合集,十三位一线媒体大咖的实战经验自然是难以复制的,深表佩服之余深表认同“载体在变,渠道在变,但优质的内容永远是稀缺的、不可替代的。好的内容与手机屏幕大小无关。” 在看这样一本案例详实的新闻书的时候,容易被故事牵引--无论是写作者笔下的人物故...  

评分

2006年,我曾经做过一次相当艰难的采访。在采访现场的那个小村庄,我们的拍摄屡次被阻止,甚至最后还被抢夺了摄像机和磁带。直到几个月之后,被拍摄的主角自己偷偷来到了北京,我们的节目最终才得以成片,当时要采访的这个人就是郜艳敏。18岁的时候,她被人贩子拐卖到了河北曲...  

评分

原本以为是本讲方法论的书,所以初读前面两篇个人情感过于丰盈的文章时,还是有些失望的,后面慢慢讲到采写实质,逐渐觉得书还值得一读。也许我的想法有些功利,但是我的确是对记录者的个人情感提不起兴致来了,某种程度上,这可以算是我对记录身份的一种彻底的祛魅。 看的时候...

用户评价

评分

非虚构就是,在一个有限的真实里,创造一个无限的周期。更喜欢《冰点》,以小人物的经历窥见大时代的命运和阵痛,更打动人心,激荡起万千情感。第一章尤为出彩,后面的则看的比较琐碎与跳跃。只打三星。

评分

资料书。

评分

课堂记录而已

评分

还可以,因为编辑工作不到位要扣掉一颗星。适合大一新生看,分享者涉及的体裁有调查有特稿,领域有国际,娱乐,旅行,时政,民生,供职单位有体制内外也有自由职业者。据说还是课堂记录,真是十分羡慕北京学校的资源了…个人觉得干货最多的几个,赵涵漠,袁凌,卫毅,杨潇。

评分

资料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