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师胡颖的新作《看不到高级》中,收录了他近四年来关于设计的经历与思考记录,是他对设计生涯、成长经历进行的又一次系统的梳理与总结。书中详尽阐释了如本来生活网、阅读邻居、读易洞等各行各业LOGO、海报、字体等设计背后的理念、文化内蕴,本书也向大众展示了中国本土设计师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后激发形成的一条独特创作道路。
胡颖的设计涉及房地产广告、商业logo、网站视觉、字体、书店、杂志、图书等诸多领域,而他也是2014中国最美的书《干净的错误》的作者、设计者
以旁观者之眼读了一个设计者的前半生,见微知著,让人感动的娇柔与清高。 作为一个设计在读学生,又想起了那个困扰我的问题,我究竟适不适合设计?在这个行业里,每天都被各种高大上的名词包围笼罩,各位专家学者也时常现身说法,对我这个不成熟的学生来说,被洗脑似乎是常事了...
评分以旁观者之眼读了一个设计者的前半生,见微知著,让人感动的娇柔与清高。 作为一个设计在读学生,又想起了那个困扰我的问题,我究竟适不适合设计?在这个行业里,每天都被各种高大上的名词包围笼罩,各位专家学者也时常现身说法,对我这个不成熟的学生来说,被洗脑似乎是常事了...
评分以旁观者之眼读了一个设计者的前半生,见微知著,让人感动的娇柔与清高。 作为一个设计在读学生,又想起了那个困扰我的问题,我究竟适不适合设计?在这个行业里,每天都被各种高大上的名词包围笼罩,各位专家学者也时常现身说法,对我这个不成熟的学生来说,被洗脑似乎是常事了...
评分刚有功夫翻了数页,文字很淡,又很浓。汉字,图形,琐事,琐念,不慌不忙,温热地向前。掉落在自己喜欢的事情里,这样的光阴,多让人羡慕。 书是镜子,让读的人看到自己的渴望。 跟Logo打了不少交道,身边的设计师来来往往,能会心的,真的不多。大多时候都要怪自己渴望得太多...
评分以旁观者之眼读了一个设计者的前半生,见微知著,让人感动的娇柔与清高。 作为一个设计在读学生,又想起了那个困扰我的问题,我究竟适不适合设计?在这个行业里,每天都被各种高大上的名词包围笼罩,各位专家学者也时常现身说法,对我这个不成熟的学生来说,被洗脑似乎是常事了...
作品优秀,人也优秀,散文更优秀,有想法很通透,而且作品可以看到闪光点的一个人。散文更是金句连篇。把作品和散文串在一起玩的确实少见。整体很赞!超级niice,像优秀的同行学习。
评分2013年底读完《干净的错误》,当时这本书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时隔四年,作者关于设计的经历与思考记录,收录在这本《看不到高级》。这里有吐槽:“明明想说阳光,表达出来都是紫外线”(P126),也有思考:“其实我不赞同‘陪伴是最好的礼物’这句话,一是礼物不常态,二是礼物是施受关系。人生到头是一场大功课,陪伴是一次复习。”(P65)看到这句话,深深打动我,让我时时反省和孩子的关系,努力让每天短暂的相处都是愉快的。
评分有趣的不在于设计 而是贯穿于人生的设计观(或说是 设计中的人生观)
评分偶然浏览到胡颖出了新书,立马就买了下来。阅读的时候,才知道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干净的错误》得了最美图书奖。此书主要是作者的随笔,设计作品并不多。当然作者也谈了不少设计的观点,比如“设计是人文艺术”;“设计是命题的艺术创作”;“设计是不断的理性和感性交织”……和以前所读到的观点比较不一样。之前所接受的是,设计和艺术是两回事,虽然设计有艺术的运用。艺术是感性的,设计是理性的。作者对“字”有细致入微的了解,也难怪作者的设计散发着清醒的人文气息。
评分为了留白,有些页面字体太小。内容有种禅意,各种赋予意义,给我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