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给孩子读绘本,往往认为读一遍文字,让孩子看看图,就算读完了。这其实不能算是真正读过,孩子也难以有所收获。
读绘本,不仅要读字,也要将图画部分纳入“讲述”中。孩子在用耳朵听的同时,也需要用眼睛仔细读图,在文图合奏中进入故事情境,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大人是如何理解故事、图画的,又是如何运用声音语言、翻页动作等讲读要素引导孩子的,直接影响着阅读效果。
松居直通过对《在森林里》《小黑鱼》《狼和七只小羊》《小房子》等经典名作的画面分析,让你真正掌握读图的要诀,学会同时运用孩子和成人两种眼光看绘本。你将找到与孩子共读的方法,让好绘本的价值得以真正体现。
松居直
1926年生于日本京都。1951年同志社大学法学部毕业,同年开始参与福音馆书店的策划和创建。历任福音馆书店编辑部主任、社长、会长等职,现为福音馆书店顾问。1956年,松居直创办绘本月刊杂志《儿童之友》,发掘出赤羽末吉、长新太等多位优秀的绘本作家。松居直被誉为“日本绘本之父”,是日本绘本的先驱人物,创作有《桃太郎》(获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木匠与鬼六》《桃花源的故事》等绘本,并著有多部绘本理论著作,如《幸福的种子》《我的图画书论》等。
绘本,是喷涌而出的语言的世界。绘本让孩子感受生的欢乐,给予孩子生的力量,也是让成人恢复青春活力的语言的源泉。 1.如果只把语言看作知识,采用解释、灌输的方法,语言就会失去原有的生命力。尽量用心来轻松地叙述,让听者在不经意间领悟,这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试图去让孩子...
评分本来是抱着读读或许有帮助的念头借来这本书的,一直搁在哪里没有读完。今日读完,很有感触。回头一看作者,竟是1923年生人,又颇为感慨。中国人读绘本才有多少年,不得不说,日本人是走在前头的。这也就罢了,夹着其中日本所谓战败的种种说法,什么与中国交战又学习中国古典文...
评分小孩子爱听故事,大人们也都觉得给小孩子读故事书很简单,只要故事有趣,读得声色并茂,孩子就会喜欢;然而,孩子喜欢什么样的书?什么样的书可以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这些我们真的了解吗? Part 1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买回来一堆绘本读给他听。有得过国际奖项...
评分平时自己也很喜欢看书,所以会给自家的孩子订租绘本买绘本。可是租回来,买回来,动手能力弱于脑力能力的我就开始犯懒了。自己也不愿意提前看,图都不看,文字不过脑子的就读出来了,还觉自己已经做了这些功课了。这几天阅读了松居直老师(看完这本书觉得称呼老师没什么问题)...
评分本来是抱着读读或许有帮助的念头借来这本书的,一直搁在哪里没有读完。今日读完,很有感触。回头一看作者,竟是1923年生人,又颇为感慨。中国人读绘本才有多少年,不得不说,日本人是走在前头的。这也就罢了,夹着其中日本所谓战败的种种说法,什么与中国交战又学习中国古典文...
重新认识了绘本
评分日文原版很可能不是这个标题,这本书的编辑很可能想蹭一波去年关键词how的热度。实际上讲的是作者从自身经验和情感出发对幼儿绘本的理解以及绘本介绍和一些出版记事,反而如何去读这个方面也就提到了一个章节左右,一本书都文不对题感觉出版社很不靠谱啊
评分1.认真读图,先不读文字,关注每一个细节,用图画串联故事。 2.读文字时要出声,让孩子感受韵律和平仄,以及和妈妈爸爸的交流。 3.从出生开始就可以读绘本,一开始可以通过图画漫无目的地讲述,培养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与亲密感。 4.孩子喜欢什么就给他读什么,反复读。 5.用孩子的眼光看绘本,不要给孩子灌输承认的“方法论”。
评分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就好比在一块“肥沃的土壤”上,没有耕耘就开始播种。这根本不能称为播种,只能说是随便撒出去。绘本与在孩子内心世界开垦“肥沃的土壤”,有着密切的关联。“感知”,是耕耘这片土地的力量之源。
评分不做仅仅“有用”的绘本,绘本更重要的作用是,通过让孩子感受欢乐和喜悦,打动其心灵,从而留在他们的心底。唯有打动心灵的欢乐才能成为生存的力量,促进孩子的的成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