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斐德教授的史学名著《洪业:清朝开国史》讲述了中国王朝史中极具戏剧性的历史阶段——1644年明王朝的落幕及后续20年清王朝的巩固。作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国防诸方面的宏大背景之中,对一个帝国如何陷入困境、另一个帝国又如何重建秩序走向强盛的过程,进行了总体解剖与透视。在本书中,魏斐德希望通过清初对中华帝国秩序的重建来呈现的“洪业”,昭示在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势力到来之前,中国社会业已发生的一系列重要变化。
魏斐德(FredericWakeman,Jr.,1937—2006),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汉学三杰”之一;曾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教授、美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美国历史家协会会长、美国国际研究委员会会长、中国研究联合委员会会长。他的著作曾获得美国亚洲研究协会颁发的1987年度列文森中国研究书籍奖、加州大学出版社颁发的1987年度伯克利奖和美国城市历史协会颁发的非北美城市历史最佳书籍奖。由于对中国史学研究的突出贡献,他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授予伯克利最高奖章。著名历史学家史景迁曾盛赞魏斐德为当代最杰出的中国史学家。
了解历史不失是一种学习大智慧的过程,后人以一个上帝视角能清晰学习前人的思维逻辑,以及思考如果采取不同选择是否会对最终时间产生另外的影响。在读柏杨写的白话版《资治通鉴》感叹尤甚,有人说毛主席熟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才形成其独具一格的大格局。 作为普通人,很难...
评分23頁:沈煉被比作李林甫 應該是嚴嵩,小說家言,不足為憑的。 諸申=奴才 泥堪=漢人 曼珠=滿洲 阿哈=包衣 書記載的內容有些過於簡略,要看別的書補充的 34頁:每300戶應該為人 牛録=佐領 甲喇=參領 固山=都統 梅勒章京=副都統 和碩貝勒=旗主 章京=辦事員 和碩=四個地方 白山=...
评分魏斐德在其所著述的《洪业》一书里,怀揣着这样的野心:他试图勾勒出东亚是如何应对从西欧发端的十七世纪世界性经济危机带来的挑战,并给出两者日后命运为何判然有别的解释。 前者魏斐德做的非常出色,足以作为典范级的历史教科书,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跨越时空感受鼎革年代各...
评分魏斐德在其所著述的《洪业》一书里,怀揣着这样的野心:他试图勾勒出东亚是如何应对从西欧发端的十七世纪世界性经济危机带来的挑战,并给出两者日后命运为何判然有别的解释。 前者魏斐德做的非常出色,足以作为典范级的历史教科书,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跨越时空感受鼎革年代各...
评分故事的隐藏主线,其实是士大夫阶层对于新政权的逐渐接受和忠诚。 历史叙事写得栩栩如生,宛若眼前。 对南明等著述甚详。 p96 满人由集体领导向集中的变迁,可以参考当朝政治。 p140 左良玉曾经向一位地方名士所指出的那样,明帝国的困境,不是因为义军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明朝后...
请不要看序!请不要看序!请不要看序!水准极臭、罗里吧嗦!看作者本人的部分就好!
评分鸿篇巨制。全书读完,不胜唏嘘。明末那帮儒生只当得下四字评语:“全无心肝。”明朝的确该亡,而清朝对明制的全盘继承,使得那具老迈溃朽的躯体又得以延续下去。最后数章评论着实精彩。
评分适合和《南明史》对照起来看,和顾诚的书不同,作者投入的情感较少,理性的分析确更多。明末清初的历史看得令人非常难受,这不是腐朽王朝的衰落,也不是新兴王朝的诞生,而是在近代化的进程中,中华民族悲哀地先输了一筹,以至于我们今天都还在努力追赶。
评分原文错谬之多连译者都有遗漏未能及时更正过来,话虽如此,仍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海外汉学研究专著。宋亡与明灭同样教人无奈、黯然、悲怆,魏氏从历史大角度阐述明清易代解决了当时的经济危机,然一时又岂能和百代相比?目光远大者或战死或殉节,小民只求苟活,哪管谁掌权,剃发令一下也将民族尊严剃去了!
评分没看出全球史观。史料还是比较扎实的,基本史实陈述的著作。二倍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