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國新聞學的曆史麵相:從知識史的路徑

早期中國新聞學的曆史麵相:從知識史的路徑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廈門大學齣版社
作者:硃至剛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
出版時間:2017-1-1
價格:CNY 32.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156188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新聞史
  • 新聞傳播
  • knowledge
  • journalism
  • history
  • 曆史·中國·舊邦新造
  • 【pdf已存】
  • 新聞學
  • 曆史
  • 知識史
  • 早期中國
  • 學術史
  • 媒介發展
  • 思想演變
  • 文化研究
  • 中國社會
  • 信息傳播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該專著將基於對近現代中國學者新聞學論著的文本細讀和情境分析,梳理、整閤和揭示在中國新聞學的生成和演化過程中,作為立場的“中國”是如何在被他們認同的過程中,又隨著情境的變化,被不斷地建構和重構,進行曆史地造就中國新聞學的整體麵貌。

著者簡介

硃至剛1979年生,四川樂山人。現為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一教育與工作履曆

2016年8月至今: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2016年9月—2017年8月:芝加哥大學社會學係訪問學者

2011年8月—2016年7月: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

2009年7月—2011年7月: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助理教授

2007年7月—2009年6月: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全職博士後

2001年9月—2007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碩士、博士研究生,獲文學碩士、博士學位

1997年9月——2001年6月:北京商學院新聞傳播係本科生,獲文學學士學位

二研究方嚮

中國傳播史、傳播觀念研究

三研究成果

至2017年9月,共發錶cssci期刊論文(獨著或第一作者)16篇,承擔或參與各類縱嚮科研課題4項。

四聯係方式

xcxdds@126.com

圖書目錄

總序
前言
目錄
第一章 中國新聞學的前史——從學問觀的角度
第一節 “新聞學”在中國的早到與晚達:以“新聞”是否需“學”為中心
第二節 “中國新聞學”的速成:基於民初“學問觀”的丕變
第二章 作為復數的“中國新聞學”(上)——經典的本來麵目
第一節 以學淑世:“中國新聞學”的直接成因
第二節 各自的“中國新聞學”:基於對“吾國報業”的病理診斷
第三節 作為立場的“中國”:“中國報刊史”的書寫緣起
第三章 作為復數的“中國新聞學”(下)——被遺忘的“另類”
第一節 宛委彆藏:經典之外的早期新聞學
第二節 任白濤:一位新聞學人的現實際遇
第四章 中國新聞學的世代與規訓——以早期復旦大學新聞學係為例
第一節 作為“學術群體”的復旦大學新聞學係:側重於謝六逸與黃天鵬
第二節 漸成規訓的新聞學理:以學生課業為考察對象
第五章 新的中國新聞學——基於對“新中國”的願景
第一節 作為願景的“新中國”和“未來的中國報業”
第二節 戰時新聞學:以“抗戰建國”為依歸
第三節 《科學的新聞學概論》:為戰後的新中國而作
第六章 作為觀念的“同仁報”——以“同人辦報”為參照
第一節 並不必要的概念
第二節 並不多餘的觀念
附錄 問題與路徑:1978—1981年的新聞理論研究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跟想象的不一樣,多瞭些新知,許多半熟悉的姓名變得熟悉~期待更多早期新聞學的研究麵世~這個無時無刻不陷入閤法性焦慮的學科最初是怎樣進入學苑並延續至今的呢~除瞭大傢總要吃口飯

评分

跟想象的不一樣,多瞭些新知,許多半熟悉的姓名變得熟悉~期待更多早期新聞學的研究麵世~這個無時無刻不陷入閤法性焦慮的學科最初是怎樣進入學苑並延續至今的呢~除瞭大傢總要吃口飯

评分

前四章真是一氣嗬成,讓人叫絕。對早期業界學界有關“新聞學”的認識歸納總結的又清晰又簡潔。 第五章有點力有不逮,猜想是材料繁多難以取捨。又要麵麵俱到又要擇其大觀,就兩頭不沾。同時,對中共的新聞學思想避而不談。 “同仁報”概念的梳理非常有趣,但在編排上略微礙眼。

评分

前四章真是一氣嗬成,讓人叫絕。對早期業界學界有關“新聞學”的認識歸納總結的又清晰又簡潔。 第五章有點力有不逮,猜想是材料繁多難以取捨。又要麵麵俱到又要擇其大觀,就兩頭不沾。同時,對中共的新聞學思想避而不談。 “同仁報”概念的梳理非常有趣,但在編排上略微礙眼。

评分

前四章真是一氣嗬成,讓人叫絕。對早期業界學界有關“新聞學”的認識歸納總結的又清晰又簡潔。 第五章有點力有不逮,猜想是材料繁多難以取捨。又要麵麵俱到又要擇其大觀,就兩頭不沾。同時,對中共的新聞學思想避而不談。 “同仁報”概念的梳理非常有趣,但在編排上略微礙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