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火与危险事物

女人、火与危险事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作者:[美] 乔治·莱考夫
出品人:
页数:694
译者:李葆嘉
出版时间:2017-3
价格:115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9221980
丛书系列:外国语言学名著译丛
图书标签:
  • 认知语言学
  • 语言学
  • 哲学
  • 乔治·莱考夫
  • 认知
  • 语言
  • 认知科学
  • 隐喻
  • 女人
  • 危险
  • 女性成长
  • 冒险
  • 神秘
  • 情感
  • 觉醒
  • 自由
  • 恐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世纪50年代,第一代认知科学产生于先验哲学世界观。1975年,莱考夫提出心智的亲身性,开始创立与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一致的认知语言学,由此形成基于实证立场的第二代认知科学。

本书根据人类的范畴化以及认知模式研究,阐述了新的“经验主义”。第一册“超越机器的心智”,包括范畴与认知模式、哲学的启示两大部分;第二册“实例研究”论证了采用经验主义方法可以做些什么。基于多学科成果,作者对古希腊以来流行于西方的思维和理性的经典观念,即 “客观主义”展开批判,对心智和语言哲学中的关键问题加以述评,展示了认知科学的跨学科研究范式。

作为认知科学领域的一座里程碑,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进一步观察心智和语言奥秘的窗口……

作者简介

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生成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创始人,曾任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主席。。

1972 年起任职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校区语言学系。其代表性著作有《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与马克·约翰逊合著,1980)、《女人、火与危险事物:范畴显示的心智》(1987)、《肉身哲学:亲身心智及其向西方思想的挑战》(与马克·约翰逊合著,1999)。莱考夫 2004 年4 月在北京高校的系列讲座内容,汇编成《乔治·莱考夫认知语言学十讲》(2007)出版。

目录信息

第一册 超越机器的心智
第一部分 范畴与认知模式
第二部分 哲学的启示
第二册 实例研究
第一章实例研究一:ANGER(愤怒)
第二章实例研究二:OVER(在……之上)
第三章实例研究三:THERE-CONSTRUCTIONS(指示/ 存在结构)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因为机缘巧合阅读了莱考夫的Metaphor we live by,爱不释卷,但当时还并未对语言学感兴趣,而是因为这本书让我记住了很多地道的短语,因为从隐喻的角度透彻的分析了短语的结构,含义。感觉一本小小的册子,瞬间让我的英文写作水平提高了一大截。于是乎对隐喻产生了浓厚的兴...  

评分

前不久看了由小说《你一生的故事》所改编的电影《降临》,女主是一名语言学家,她在她的书的序言中写到“语言是文明的基石,它是将人们连结在一起的胶水,它是在冲突中最先使用的武器”,然而本书所说便是关于“语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符号,书写符号,手势表达与语言都属于...  

评分

大概在一两年前,有一天晚上睡觉前冥想,脑中突然浮现两个名词"无脑人"和"缸中之脑"。我发现这两个东西特别有意义,这两个东西恰好隔离开了,但是又都可以是一种人(当然,"缸中之脑"也可以是除了大脑全是人工器官的人)。 这下我犯怵了,我从前接受的教育里,被定义的一种东西...  

评分

本书的作者是认知语言学派的著名学者莱考夫。莱考夫以研究隐喻而出名,其研究范围却不限于隐喻。本书在此之前已有台湾出版的中文译本,但大陆读者极难购买和阅读。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这个译本是国内出版的第一个译本,前驱之功不可谓不大,但也有一些问题。以下我先谈一下本书...  

评分

本书的作者是认知语言学派的著名学者莱考夫。莱考夫以研究隐喻而出名,其研究范围却不限于隐喻。本书在此之前已有台湾出版的中文译本,但大陆读者极难购买和阅读。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这个译本是国内出版的第一个译本,前驱之功不可谓不大,但也有一些问题。以下我先谈一下本书...  

用户评价

评分

炸裂

评分

炸裂

评分

二十一世纪的马赫版康德主义:认知语言学——认知科学。

评分

断断续续看了很久,真的是外行,看不懂不打星

评分

本科论文主力参考用书 No.0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