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經濟迅猛發展,大數據成為分析用戶需求的一種慣性路徑。世界首席品牌營銷專傢林斯特龍則指齣,大數據連接瞭韆百萬的數據點,可以準確地産生相互關係。但是,當人類按照自己的習慣行動時,大數據分析通常不會十分準確。所以挖掘用戶需求時,在大數據之外,更重要的是通過對一個小群體的親身觀察和小數據常識,捕捉到這個社會群體所體現齣的文化欲望。滿足這些用戶需求,擊中痛點,則意味著將掌握無限的商機。
馬丁•林斯特龍,迪士尼、百事可樂、雀巢、紅牛等多傢著名企業的品牌顧問。他入選瞭美國《時代周刊》評齣的“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100強”。2015年,在一項涵蓋三萬名營銷人員的獨立調研中,林斯特龍被譽為全球首席品牌營銷專傢。在“全球最具影響力50大商業思想傢”(Thinkers50)排行中,他位列第18名。
可以理解为,产品需求分析的方法论。不是从大数据,而是从小样本的具体对象分析,关注琐碎的细节,搜集客户相关的习惯、兴趣、感受等信息,找出其中能提现客户真实自我的细节,了解对方的情感状态与需求,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思考产品如何补偿这个需求 光说这个的话,好像谁都能...
評分在大数据分析大行其道的今天,似乎人们的目光都在注视着各种各样的大数据,而小数据则无人关注了。然而,马丁著,陈亚萍译的这本《痛点:挖掘小数据满足用户需求》则独辟蹊径,向人们展示了一下利用小数据设计、改进产品或品牌的商业实战范例。 作者从俄罗斯的冰箱贴受启发,...
評分《痛点:挖掘小数据满足用户需求》| 张玥解读 关于作者 马丁·林斯特龙是世界知名的品牌营销专家,是迪士尼、百事可乐、雀巢、红牛等多家著名企业的品牌顾问,他曾经入选了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100强”。2015年,在一项涵盖三万名营销人员的独立调研中,...
評分19002《痛点》搜集(collecting)→线索(clues)→连接(connection)→关联(correlation)→因果(causation)→补偿(compensation)→观念(concept)情感小数据与理性大数据的互补性! 。。。。。。。。。。。。。。。。。。。。。。。。。。。。。。。。。。。。。。。
評分痛点是用户需求的要害。做产品需求分析,痛点是必须深入研究和挖掘的。找到了用户的痛点,才能对症下药,做出真正消除用户痛点、满足用户需求的好产品。 大数据的研究已经在互联网时代展现了巨大的优势,在商业、科研、甚至美国总统竞选等方面都引领了新的潮流,在企业的需求分...
不知所雲毫無邏輯。。。
评分這本不是市場分析的書,更多的是作者闡述他經曆一個個洞察小故事,起源於作者兒時一次住院精力培養的習慣,作為故事讀物還可以,暫時不需要
评分這本不是市場分析的書,更多的是作者闡述他經曆一個個洞察小故事,起源於作者兒時一次住院精力培養的習慣,作為故事讀物還可以,暫時不需要
评分2017年9月16日讀畢,此書展示瞭作者是如何在大數據之外利用好小數據的,很多非常具體的例子可以做為進行科學研究的樣闆。大數據展示全局,小數據勾勒故事,故事對於個體更重要,全局對於整體更重要。
评分我想做的調研是這樣的調研,類似田野考察,關注彆人從未關注過的,發現彆人從未發現的。原因有二。 1.不信任問捲得到的答案 2.大數據隻能揭示現象,方嚮性指導。深層原因仍需要通過對人性的理解解答。想得到突破式創新也不可能靠大數據分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