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是二战后期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为美国管制战败后的日本提供政策依据。
“菊”本是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以“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作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认为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
本书自1946 年出版以来,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已经成为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读书,并被认为是社会科学研究直接运用于政治实际操作的杰出例证。
鲁思·本尼迪克特(1887-1948),是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诗人。曾任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教授、系主任。其著作以《菊与刀》和《文化模式》为代表,著作还有《种族:科学与政治》《祖尼印第安人的神话学》等。其理论对文化人类学,特别是对文化与个性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吕万和,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曾任天津市历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室、日本史研究室研究人员。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研究员、天津社会科学院咨询委员(1989年)等。出版作品有《简明日本近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明治维新与中国》一书(日本、东京六兴出版社,1988年)等。
读书的时候就被无数人推荐的书。以前不屑于了解,后来想明白了,讨厌一样东西也应该弄明白原因,不然就是糊弄自己。 一边读一边想起了《聪明的一休》,本尼迪克描写的幕府时代与一休中的描写没什么差别嘛。 还记得桔梗店老板的卑躬屈膝样子吗?那时候商人是比较富裕的,但商人...
评分对于中国人来说,一提起了解日本,肯定就会有人推荐《菊与刀》,并且他还说不定会绘声绘色的说,这本书是一位美国专家对日本国民性的深刻解读,在后续的岁月里成为连日本人都认可的大作。据说要了解日本,这本书不可不读。所谓一手持菊,一手握剑的形象也被中国很多作者所热切...
评分对于中国人来说,一提起了解日本,肯定就会有人推荐《菊与刀》,并且他还说不定会绘声绘色的说,这本书是一位美国专家对日本国民性的深刻解读,在后续的岁月里成为连日本人都认可的大作。据说要了解日本,这本书不可不读。所谓一手持菊,一手握剑的形象也被中国很多作者所热切...
评分读书的时候就被无数人推荐的书。以前不屑于了解,后来想明白了,讨厌一样东西也应该弄明白原因,不然就是糊弄自己。 一边读一边想起了《聪明的一休》,本尼迪克描写的幕府时代与一休中的描写没什么差别嘛。 还记得桔梗店老板的卑躬屈膝样子吗?那时候商人是比较富裕的,但商人...
评分《菊花与刀》是一本文化社会学范畴的书,美国学者在战时对日本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探索,最初的目的是寻求一种了解日本思想体系的模式,作为二战时期的某种需要;未想战争结束后,这本带有报告文学性质的社会学著作居然在日本和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重大的轰动,被誉为了解日本...
之前看村上春树还不觉得他笔下的人物到底有多没有日本性,现在看来简直是颠覆了日本人所有的个性,完全是没有归属的人。看了太宰治和夏目漱石之后对于他们的过于敏感的人物性格也仿佛找到了根源,而非只是单纯的塑造一个特殊的人物性格而已。对我也是觉得针对于人类学来说或许这样是对的,但是文化在变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并不具有广泛性,只能针对战时的所接触到的那些人为对象而言,日本人是这样的。但是概论起来还是说不好。拘谨克制耻感等价报恩,可能是生活的太没自我空间了所以不得不时刻警惕维护尊严保持次序,政治态度大转弯也能自己圆回来外国人看来是耻他们自己就认为是认错改了就好,这和他们的日常行为不是矛盾吗。对于天皇或者整个君主立宪制的存在必要产生疑问。日本学者的评论非常有帮助,好想看本日本史
评分本书是有立体感的,一方面内容精彩毋庸置疑,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分析、联想能力之深刻严谨。另一方面,对于译者及注释工作者,我也充满崇敬之情。注释需要耗费巨大精力,也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一名优秀的翻译首先应该是一名优秀的作家。对照75周年纪念版,本书注释将我阅读过程中的全部疑惑均考虑在内,同时阅读感流畅若饮甘泉,可谓快哉。在作者小传部分依旧生动,相比仅对作者LGBT身份的浅析有价值许多。我在前后两次阅读译者序言补记时,译者吕老师妻在离世前对本书校译所投入的关注让人感动。
评分1948年的书,虽然已经不能描述当下的日本,但对恩和债的论述真的是切中东亚文化的要害。没有田野调查,隔着大洋写出这样一本书真是厉害了。这增订本最后收录的三篇日本学者对菊与刀的评论真好,帮读者更客观地去读此书。
评分久仰大名,读了发现不过尔尔。实际上仔细一想,了解日本文化为什么要去读一个美国人在二战后写的书???这版书比较好的一点就是加入了日本学者对这本书的评论,作者字里行间还是带着误读的眼镜和高高在上的普世价值观
评分东方民族对历史和等级负有报恩感,欠债感是最触动我的地方。从客观上讲:日本人的等级秩序观念、忠 孝之道、义务“义理”、报恩、道德思想:不区分善恶,义务和义理的矛盾、修养:自我负责,磨去本性的锈。都是从一个有日本特色和理解的价值观体系中生长出来的样子。但也存在基于军国主义下的日本得出的结论,那不是能完全代表日本的材料,需要甄别开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