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威尔自述

奥威尔自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辽宁人民出版社
作者:[英] 乔治·奥威尔
出品人:
页数:235
译者:梁煜
出版时间:2017-1-1
价格:3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5087579
丛书系列:乔治·奥威尔作品
图书标签:
  • 乔治·奥威尔
  • 奥威尔
  • 外国文学
  • 英国文学
  • 纪实
  • 英国
  • 好书,值得一读
  • 自传
  • 乔治·奥威尔
  • 政治小说
  • 自传
  • 文学巨匠
  • 反乌托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研究奥威尔必读书:被称为“佳社会报告学”的本书是研究奥威尔不可绕过的著作;

·全面纪实:一本深入英国工业区写成的社会学报告,翔实地记录了矿工艰难的生存实况;

·客观深刻:理性的、遵循逻辑的、细致耐心地铺陈整个社会的穷困潦倒,

启发人们关于社会、关于人性的思考;

·现实意义:在今日世界,我们仍未完全免于滑向奥威尔所描绘的危险未来的可能,它们令人不寒而栗,因此,我们还是得读奥威尔。

1934年作者调查了英国北部煤矿工人的生存状况,他首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工人阶级的存在,并被矿工们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他们表现出的勇气和忍耐深深地打动了。他在北部工业区停留了两个月,深入走访矿工家庭,实地考察矿工井下作业,做了大量翔实的笔记,回去后整理出版了这本长篇纪实文学。

本书分为两部分,首个部分,奥威尔以梭罗式的手法再现了威根煤矿工人艰辛的生活状况。第二部分,以简单直白的语言阐述了自己的政治观,直言自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阐明了自己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帝国主义、反对人压迫人的立场。这本长篇纪实文学成为奥威尔政治生涯创作的起点,储藏了他最直接、最纯粹的思考与远见。

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英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新闻记者、社会评论家,被称为西方世界的良心、欧洲的鲁迅、“一代人的冷峻良知”和“天才的梦魇者”。

他出生于印度,后随母亲回英国定居,并考取伊顿公学。1921年加入英国在缅甸的殖民警察部队,这次经历使他认识到了殖民主义罪恶的一面。1936年参加西班牙内战,因重伤返回英国。1939年,二战爆发后积极投身于反纳粹的活动。两次战争经历使得乔治·奥威尔对战争与和平、极权与民主、社会关怀与人类理想等概念进行了深刻反思。他一生短暂,颠沛流离,但始终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记录着他所生活的时代,其代表作《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是世界文坛著名的政治讽喻小说。

目录信息

Part One 我不相信工业化天生就不可避免地丑陋
威根的早晨
煤矿里的那些事
意想不到的矿区待遇
拥挤的房子与大篷车
失业和救济金
肚子不饱,军队不走
南方人与北方人
Part Two 人一旦放纵够了,他就需要工作
有感而发的阶级论
假扮流浪汉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碰头
作家与社会主义者
机器文明、自由和正义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奥威尔探访贫民窟后写成了这本书,应该算是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don的姊妹篇吧。总的来说不推荐,除非是对英国当时的底层社会有兴趣。比起奥威尔的其他作品,这本无论在思想深度还是在描写层面都只能说很一般。但依然有两点让我印象深刻。 在书的上半部分,奥威尔感...  

评分

乔治·奥威尔,是埃里克·亚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1903年6月25-1950年1月21日)的笔名。奥威尔是英国著名记者、小说家、政论家,他之所以要取个笔名,是因为他不想使记录自己在街头流浪、“体验”乞丐生活的经历被父母知道,他怕使家族蒙羞。 当时他的笔名备选项包括...  

评分

1936年,在乔治·奥威尔参加西班牙内战前夕,出版商收到一份奥威尔交付的手稿。1937年,这份手稿以《通往维根码头之路》为名在英国出版。 《通往维根码头之路》是奥威尔在1934年,应出版商维克多·高兰世的请求,前往英国北部的工业区,调查当地工人阶级生活状况,以便让人们意...  

评分

更喜欢前半部分对矿工生活的描写。 这是1936年,大英帝国的矿工仍生活在悲惨的境地之中,但不无改善的机会。面临法西斯的威胁,大战迫在眉睫。所以奥威尔在第二部分呼吁社会主义者要摒弃激进的做法,改善自身,秉持公正与自由,避免走向法西斯的相同道路。 尽管他的思想在今天...  

评分

译后记 一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是奥威尔在英国出版的第五本书。 一九三四年十月,奥威尔来到伦敦,在汉普斯特德(Hampstead)的爱书角书店做兼职店员。之前的十个月,因肺炎,他一直在索斯沃尔德(Southwold)的父母家中休养(期间创作《牧师的女儿》)。兼职包食宿,写作...  

用户评价

评分

它是如此必不可少,而又如此远离我们的生活经验……

评分

焦虑,一种面对知识又不知所措的实实在在的焦虑。

评分

在这里很能明白奥威尔为什么在动物农场和1984里那样大书特书极权政治,原因在于,他那会觉得当社会主义不再充满革命和反帝制的味道之后,一股愚昧崇尚之风直逼法西斯,他太贴近那些工人了,准确来说是那些劳作、处在不可避免的丑陋工厂和矿场的工人了,知道资本主义的罪恶,但同时又对社会主义感到不安,只好做个智识左派,性情右派,再怎么都比皇马好吧

评分

用革命的话语来说奥威尔就是个和无产阶级站在一起的小资产阶级。有良心的人都会想太多,他都快想到机器推翻人类了。但作为“过来人”,我知道他再经历过西班牙内战就不再支持社会主义了,毕竟太有良心又想太多。

评分

9/30@2019 他在确定自己是否真正支持社会主义之前,近距离接触工人阶级比如煤矿工人的行列。他憎恶自己服务的帝国主义,反向投入被压迫阶层的底层比如像个流浪汉一样的去生活。他之所以是奥威尔,而不是那位成功而普通的英国公务人员or警官,是读完此书的最大感触。最后几篇写社会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的微妙变化关系,可能对我来说是一种比较新的关系,感觉写得匆匆也不如第二部分前半部分那么有理有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