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中央

在田中央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大塊文化
作者:田中央工作群
出品人:
頁數:438
译者:
出版時間:2017-1-4
價格:NTD 58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986213714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建築
  • 田中央
  • 颱灣
  • 颱灣
  • 建築與建築師
  • 建築設計
  • 生活美學
  • 設計
  • 鄉土文學
  • 鄉村生活
  • 人性探索
  • 命運抗爭
  • 土地情懷
  • 現實主義
  • 中國當代
  • 人文關懷
  • 成長記憶
  • 平凡英雄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把這裡當作傢園,能做什麼就做什麼,暫時做不到的就放在心裡等待,能做也要故意留下一些空白。」——黃聲遠

田中央工作群,颱灣最容易被誤解的一傢建築師事務所,至少是空前的一種建築師事務所。

這群建築師選擇長期定在宜蘭過活與工作,同時是居民與專業者,二十多年來蔓生而齣一大片開放的、從小步道至大橋樑的公共建築群,為未來的空間契機提供更多想像。而從最初一人——建築師黃聲遠開始,田中央也早已發展為一大群體——由百位以上歷代夥伴組成,持續在生活裡、在颱灣各地,以建築為主要溝通語言,探索真實的本質。

有人以為田中央的作品之所以好、之所以屢屢獲獎,是因為其具有高度的社會性。但明眼人知道:單憑意識型態無以成就田中央。建築落成之前必得歷經的一切專業考驗與磨難,他們皆走過,而且走齣自己的路。論及影響力,田中央夥伴在工作之外不間斷地至颱灣與國際間各大建築係所教學、演講,這些年也經常受邀至海外辦展。然田中央本著善意與順其自然的工作與生活模式,多年來成瞭某一群年輕建築世代的優先選擇,更可謂潛移默化。

為什麼?田中央人首度以一本書來迴答。本書耗時七年製作籌畫,書中仔細介紹十八件建築作品,並由二十多位身處第一現場的田中央人娓娓道來作品背後動人的細節轉摺。書中呈現的答案沒有對錯,就是個依然說不完、也不打算說完的故事⋯⋯

著者簡介

田中央工作群+黃聲遠

田中央工作群(以下簡稱田中央)近年來時常受邀參與國際展覽,是颱灣當前建築發展最特殊的一個現象,她/他們不但創新瞭專業工作方式,也重 書瞭地域主義的內涵。田中央替我們眺望齣前所未見的建築圖景。

一九九四年,黃聲遠隻身移往宜蘭開展建築創作生涯,隨後二十多年間獲得許多獎項肯定,慢慢成形瞭「田中央工作群」。黃聲遠建立瞭兩種獨特的內涵,其一,與黃聲遠有關的作品幾乎都在宜蘭地區,這意味著他的創作與個人的生活體驗、理解有著絕對的關連。其二,黃聲遠的創作理念以及他對創作過程的獨特見解,影響瞭許多有誌一同的年輕人,她/他們自願匯入,從黃聲遠的個人逐漸發展為田中央的集體,形成颱灣建築發展中難得齣現之意誌同盟。

反映在創作上,田中央長期停留一地,說明他們不想以一般普世通用的知 識想當然爾地處理建築,而是想透過徹底深入的真實生活,讓自己與在地的脈動融為一體。透過如此感知,讓設計與不斷變動的環境、使用經驗等因素之間生成綿密、無須以言語傳達的關聯。對田中央而言,設計主要不在對應建築的興建,也不在建築完成後結束,他們認為建築在使用之後,設計仍然進行,因為生活(或使用)是活的,是永遠的進行式!

採訪撰文者簡介

瀋憲彰

曾在建築師事務所工作,後來專注於旅行和寫作,此刻在泰國曼榖的大學教設計。念研究所時至宜蘭校外教學,造訪瞭當時辦公室在舊成衣工廠的田中央。

林珮蕓

自由撰稿人,《GREEN》(綠雜誌)、《有機誌》、「全球華人藝術網」等媒體特約作者。於二〇一四年為本書採訪礁溪林宅等作品時,認識瞭田中央。

夏康真

紀錄片採訪企畫、電視劇編劇。曾在公共電視「誰來晚餐」節目擔任企畫編輯,二〇〇八年某集以當時的資深田中央人李東樺與溫玉瓊為主角,認識瞭田中央。

馬萱人

曾於《商業周刊》擔任「alive優生活」專刊召集人兼資深撰述,於二〇〇八年製作該刊「健築」專題時,認識瞭田中央。

張文睿

二〇〇七年至今任職於田中央,近年來進行著非建築本業的建築人,負責如田中央歐洲巡迴展及本書等須結閤文史和建築之任務,屬於不務主業的田中央人。

曾泉希

在《Egg》雜誌擔任企畫經理時期,參與製作二〇〇四年「傢」的封麵故事,深度走訪當時十歲的田中央。現為自由編輯、寫作者及花藝創作者。

圖書目錄

Preface 1。序一
「在田中央」體會互助文化 文/吳靜吉
Preface 2。序二
帶我迴宜蘭――說說黃聲遠與田中央 文/詹偉雄
Chapter I。自由
1-1 Fieldoffice。
一群傻瓜的故事書
1-2 Architect。
年輕人就是要擔當大任
1-3 Work。淡水雲門劇場
以打造一個傢的心情來接生
Chapter II。維管束
2-1 Work。宜蘭縣社會福利館+西堤屋橋+光大巷再生
「與時間做朋友」的初體驗
2-2 Engineering Manager工務經理楊誌仲
彼此永遠在身邊,無論距離有多遠
2-3 Work。楊士芳紀念林園
與信仰、歷史、居民再塑舊城日常生活
2-4 Work。津梅棧道
從廣告招牌到浪漫的權利
2-5 Fieldoffice。
這個事務所像背包客棧
Chapter III。公共性
3-1 Work。員山忠烈祠再生
爭議歷史空間的抒情再現
3-2 Work。員山機堡戰爭地景博物館
麵對戰爭記憶的非常態地景
3-3 Work。櫻花陵園納骨廊
秉持善意直視死亡細部之路
3-4 Work。櫻花陵園入口橋+服務中心+渭水之丘
與一座結構不單純之橋一起長大
Chapter IV。大棚架
4-1 Work。三星蔥蒜棚
田中央大型棚架的類型始祖
4-2 Work。[口丟][口丟]噹森林+維管束計畫
真正的業主是一群無名者
4-3 Work。羅東文化工場
不忘太平山地景,勇敢留齣一片白
4-4 Structural Technician。結構技師鬍裕輝
田中央到我颱北事務所隔壁租房子住
Chapter V。建築學校
5-1 Field School。
田中央建築學校校務報告
5-2 Accountant。會計塗淑娟
這所學校的成本是那些看不見的賭注
5-3 Architect。建築師劉黃謝堯
原來建築可以改變這麼多事
Chapter VI。住居
6-1 Work。礁溪林宅
田中央第一件住宅探索
6-2 Client。礁溪林宅業主林旺根
想起當時覺得很大膽
6-3 Work。三星張宅
一起集資購迴屬於宜蘭的「傢」
Chapter VII。進行中
7-1 Work。田中央的規畫魂
從「水」齣發之宜蘭建築文藝復興
7-2 CEO。執行長杜德裕
成熟的田中央應有的態度是……
Chapter VIII。一切開始之前(青年黃聲遠)
8-1 Beyond。摯友陳登欽
他渴望看見不同社會階層的真實麵貌
Postscript。代跋
偵探小說(附件:迴傢2012) 文/黃聲遠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一本建築多人紀實錄,正好對應現場配閤閱讀,會清楚很多。裏麵提到的一句話也正是看完田中央建築的感受,不能單從形式入手理解田中央的建築,他們的建築是超齣形式所想要為居民解決問題采取的辦法,問題有瞭答案,建築就完成瞭。另,還有多少建築師會用這樣多不同比例的模型研究方案?

评分

這裏有熱情、專注、執著以及不厭其煩地重復,這些我一直缺乏卻又總會被吸引的特質

评分

我還是挺buy黃聲遠這套在地的理論的(。

评分

1.在地建築好像在與土地居民對話 美妙 2.不是建築專業的 原來做齣一個好作品需要那麼多人的堅持啊 3.文字嗲嗲的 可愛 4.想去感受宜蘭的細枝末節

评分

圖片太少非常可惜,想起以前老師評圖說我們的設計都是“自嗨”,黃聲遠在宜蘭的幾個項目都被當地老百姓吐槽挺厲害的,不過書的內容讓我對田中央工作室心生好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