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一代宗师梁思成的*美建筑文字。每个人都能读懂的中国建筑艺术简史。图文并茂展现中国建筑艺术的魅力。
梁思成(1901—1972),广东省新会人,中国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 1924年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27年获建筑硕士学位,同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习。1928年回国,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并任系主任和教授。1931年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1932年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中国建筑史。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并任系主任。1947年获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48年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梁思成先生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中国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主持并参加调查过多处古代建筑的实例,对中国古代建筑、古代艺术发展、特征和成就进行过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参加首都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北京十大建筑的设计工作,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设计作品主要有:1919年设计清华大学王国维先生纪念碑,1934年设计北京大学地质馆,1949年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1952年主持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等。主要著作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图像中国建筑史》《营造法式注释》《中国雕塑史》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还是去看那本《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比较好,内容差不多,那本插图更完整,还有英文原文。这本书写的有点高不成低不就。就是高没有到学术论文的程度,太多东西一笔带过,低又没有到让普通人能多一点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兴趣,抱着兴趣去看,结果很扫兴。为什么觉得雄伟壮丽了不起,即便是主观意见,也完全可以再颗粒度细一点,否则扔这些大词没用。
评分私心是只想给三分的,实质上是梁思成先生一些旧文章按照目录的集录,单篇都见质量,合录编纂显得有些杂乱。对林种种行为再细想,也就只有“义无再辱”四字可形容了。至于评论所说崇洋媚外,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建筑那章其实已作详细阐释。
评分《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一文发表于1954年,距文革约12年,距今天已有一甲子之多了。其中不免流露出那个年代的审美观念。很好奇梁先生如果在当今世界,会如何评论那些玻璃盒子式的现代建筑呢? 另:非常喜欢大家小书这个书名。大师的随笔,娓娓道来,简洁大气,完美契合梁先生细致、温润、澄净的的治学方法。
评分古建入门之书,像读一本精选好文合集,有一些部分有重复的。“祖国的建筑是祖国过去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中的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一份即可骄傲的辉煌的艺术遗产。” P71我们家乡的一角城楼,几处院落,一座牌坊,一条街市,一列店铺,以及我们近郊的桥,山前的塔,村中的古坟石碑,村里的短墙与三五茅屋,对于我们都是那么可爱,那么有意义的,它们都曾丰富过我们的生活和思想,成为与我们不可分离的情感的内容。
评分感觉编的没什么条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