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幕末到明治

从幕末到明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日] 佐佐木克
出品人:后浪
页数:306
译者:孙晓宁
出版时间:2017-1
价格:3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029187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日本史
  • 历史
  • 日本
  • 明治维新
  • 幕末史
  • 日本文化
  • 日本研究
  • 后浪
  • 幕末
  • 明治
  • 日本历史
  • 维新
  • 封建社会
  • 近代化
  • 政治变革
  • 社会变迁
  • 思想启蒙
  • 文化转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打破倒幕攘夷的迷思

从现代化国家建设的角度阐述的完整幕末史

………………

※编辑推荐※

★作者跳出以往幕末史以“倒幕”为中心的惯例,从现代化国家建筑的角度,梳理了从幕末到明治近四十年历史,关注了日本近代最重要转折的诸多细节。

★1853年的黑船来航将日本推入了动荡的幕末 时代,外患的压力使日本险些分崩离析。国内各方势力联合在“破约 攘夷”的大旗下,引领日本在屈辱中跌跌撞撞地迈向现代化国家。

………………

※内容简介※

日本国家的现代化始于幕末时代,以美国人佩里来航迫使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为导火索,引发了天皇、朝廷、幕府、各藩之间的争斗角力,最终统一在“破约攘夷”的口号下,通过吉田松阴、坂本龙马、大久保利通等有识之士的努力,日本探寻自身的崛起之路,导致了幕府的垮台,实现了国家的现代化转变。

作者简介

佐佐木克文学博士,历任京都大学教授、奈良大学教授,现为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研究方向主要是明治维新史。主要著作有:《戊辰战争》《大久保利通和明治维新》《坂本龙马和他的时代》。

目录信息

序言
第1章 屈辱的启程(1853—1859)
1 佩里叩关
2 亲善条约和通商条约
3 关于通商条约的签署
4 大老井伊直弼和条约的签订
5 破约攘夷的密约
第2章 尊王攘夷运动(1860—1863)
1 萨摩和长州的政治运动
2 尊王攘夷论的兴起
3 政治之都—京都的尊王攘夷运动
4 实行攘夷
5 文久三年八月政变
第3章 渐行渐远的举国一致(1863—1865)
1 为了制定新的国家大政方针
2 朝廷和幕府的合体
3 禁门之变
4 第一次征伐长州
5 第二次征讨长州开战之前
第4章 为了日本的复兴(1865—1866)
1 征讨长州与敕许条约
2 坂本龙马前往山口
3 萨长誓约
4、为了日本的将来
第5章 新政府的创设(1866—1867)
1 说着“不是挺好的吗”跳舞的民众
2 萨摩和土佐的盟约
3 大政奉还
4 王政复古的政变
第6章 明治国家的课题(1868—1890)
1 以近代国家为目标
2 岩仓遣外使节
3 开设国会
4 建立立宪制国家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幕末的史料中,不太能看到“屈辱”这个词,只因为这是个说出来令人痛苦的词语。如果看过大河剧《笃姬》,一定对日本幕末时代不陌生。剧中女主笃姬,是德川幕府末年萨摩藩武士之女。地处日本最南端的萨摩藩,是日后追随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联合推动明治维新的重要力量。正如...  

评分

掩卷后不由得长久叹息。 在亚洲近代史上,明治维新一直都是最为辉煌的特例。经常有学者拿中国的戊戌变法与之对比,但成功和失败并不是短短几年决定的,明治维新的成功不仅要追溯到千百年来幕府天皇分治对立、大名诸侯封建割据的体系,更在于幕末爱国志士们为建立一个大国东奔西...

评分

该书评首发于“书入法”。 一海之隔,黄皮肤黑眼睛,信奉佛教,有代表着神的传承的皇族。日本和中国如此地相像,但当今的两个社会却是极不同的。尤其在中国这方,日本甚至可以成为朋友之间的敏感词。民族情感就是这样一种情绪,是民族中人,就难以逃开。所以读书之际,尤其读到...  

评分

维新这个词即古老又是东方独有的,指反对旧的,提倡新的,通常指变旧法,行新政。在近代东亚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是在不进行王朝更替的前提下,从前现代国家向现代国家迈进的努力尝试,用现在通俗的话来理解,就是国家的改革与国力的发展。但如果维新失败或者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评分

掩卷后不由得长久叹息。 在亚洲近代史上,明治维新一直都是最为辉煌的特例。经常有学者拿中国的戊戌变法与之对比,但成功和失败并不是短短几年决定的,明治维新的成功不仅要追溯到千百年来幕府天皇分治对立、大名诸侯封建割据的体系,更在于幕末爱国志士们为建立一个大国东奔西...

用户评价

评分

3.5星,然而翻译确实太“日系”了。很多名词我觉得还是应该有第一次出现的注释的。为什么明明面对类似的内忧外患,为什么明明改革与维新,武力与妥协的困难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就费边式改革成功了呢?书前半部分勾画出的公家和武家形成的事实上的多元结构,可能是一个原因。我想。

评分

原书名为《幕末史》,所以中文的标题有些不准确,明治的内容很少,前面的五章叙述从幕末到佩里来航,开国到安政大狱,大政奉还,十分详细,许多细节都有讲到,第六章,应该继续倒幕的决定性的戊辰战争,但却没有讲,而是直接岩仓使节团,再之后的“西南战争"都是在幕末明治时期的十分重要的历史事件,也没有讲……如果了解幕末史1853-1867这段历史,是不错的选择,但从1868-1890明治初期的史实则太过简略了……该作者还有另外一部专著《戊辰战争》如果是因为有专门写这个专题,而在此书中故意省略,则有些狡猾了……

评分

有点后悔买了这本。倒不是作者写的不好,是大部分内容都知道了,作者的切入点还是太中规中矩,如果能写更多维度关于这个日本最大转型期的社会变化可能会更吸引人一些。

评分

有点后悔买了这本。倒不是作者写的不好,是大部分内容都知道了,作者的切入点还是太中规中矩,如果能写更多维度关于这个日本最大转型期的社会变化可能会更吸引人一些。

评分

3.5星,然而翻译确实太“日系”了。很多名词我觉得还是应该有第一次出现的注释的。为什么明明面对类似的内忧外患,为什么明明改革与维新,武力与妥协的困难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就费边式改革成功了呢?书前半部分勾画出的公家和武家形成的事实上的多元结构,可能是一个原因。我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