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时代的她们

黑暗时代的她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英]杰奎琳·罗斯
出品人:
页数:352
译者:王扬
出版时间:2017-3
价格:4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0292987
丛书系列:斯坦威人文丛书
图书标签:
  • 女性
  • 传记
  • 英国
  • 女权
  • 外国文学
  • 好书,值得一读
  • 杰奎琳·罗斯
  • 独特见解
  • 女性成长
  • 历史人物
  • 社会变革
  • 女性主义
  • 近代史
  • 独立精神
  • 勇气故事
  • 时代背景
  • 女性力量
  • 历史真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致敬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

·我活在这个世界,可这个世界不属于我。

一本兼具文学性和心理分析风格的佳作,学术思考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

·2014年英国《每日电讯报》年度好书·《金融时报》《独立报》《先驱报》《文学评论》《弗里兹》等多家报纸和书评人鼎力推荐·杰奎琳·罗斯是一位出色的叙述者,语言通俗,内容有趣。

·与当下“荣誉谋杀”“男女平等”等热点话题息息相关

《黑暗时代的她们》以历史上三位女性开篇(富有革命精神的社会主义者罗莎·卢森堡,受到家庭悲剧和纳粹迫害的德国犹太画家夏洛特·塞洛蒙,电影偶像以及大众的消费对象玛丽莲·梦露),她们的经历讲述了如何通过最富戏剧性的事件在上个世纪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将不可说之事带入光亮之下。

同时,《黑暗时代的她们》也关注当下女性,分析多起臭名昭著的“荣誉谋杀”案件,讨论三位在最黑暗的角落里滋生出优秀作品的当代艺术家——艾斯特·莎莱夫-格尔兹、耶尔·芭塔娜、泰蕾莎·奥尔顿。

作者杰奎琳·罗斯向我们展示了这些充满智慧的女性是如何为女性主义创造一个新的模板。

作者简介

杰奎琳·罗斯(Jacqueline Rose)任教于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伦敦评论》杂志的常驻作者,致力的领域包括女权主义、文学和心理分析等。

曾在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教授英文,曾在剑桥大学进行有关性别的专题研究。代表作:《黑暗时代的她们》《令人难忘的西尔维娅·普拉斯》《夜不能眠》以及小说《阿伯丁》。

目录信息

楔子
第一部分:巨星
1 刀锋上的女人:罗莎·卢森堡
2 以绘画对抗恐怖:夏洛特·萨洛蒙
3 尊重:玛丽莲·梦露
第二部分:底层
4 “荣誉”使然:莎菲莉亚·阿梅德,赫苏·尤尼斯和法蒂玛·萨西达
第三部分:生者
5 民主之形:艾斯特·莎莱夫-格尔兹
6 返乡之约:耶尔·芭塔娜
7 损害之限:泰蕾莎·奥尔顿
后记
致谢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汉娜·阿伦特在1968年出版了《黑暗时代的人们》,她说,这部随笔集围绕的是为原本黑暗的公共性领域投入了光明的一些人,“他们都生活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世界中,这是一个出现了政治灾难、道德崩溃的时代,但却又是一个艺术和科学活动有着惊奇发展的时代。” 从那以后,“黑暗时代...  

评分

汉娜·阿伦特在1968年出版了《黑暗时代的人们》,她说,这部随笔集围绕的是为原本黑暗的公共性领域投入了光明的一些人,“他们都生活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世界中,这是一个出现了政治灾难、道德崩溃的时代,但却又是一个艺术和科学活动有着惊奇发展的时代。” 从那以后,“黑暗时代...  

评分

从19世纪下半叶的西方女权运动开始,女权主义热潮一直延续到 21世纪,遍及全球,经过几次热潮的冲击,女权主义已然在历史的潮流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甚至在一些国家明显地能看到人们的观念和认知有所改变。 时至今日,“女权主义”和“性别平等”仍然是备受争议的全球性话...  

评分

黑暗时代的她们 蜕变,觉醒 是时候回归到对“女权主义”本质的讨论了。 当我们在讨论生活中的不平等事件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贫富差距、道德纲常、不良风气等社会现象型问题。稍进一步的可能会是人权问题,人作为公民在国家内享受的权益,人作为公司职员在公司享受的权益,人作...  

评分

我们正处在一个“声音”太多的年代。通过愈加发达的网络,人人都在收听,收听与自己有关的或无关的信息;同时也在表达,表达着旁人关注或无意留心的一切。 这看似是个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好的契机——这世界的不公平,看似是由于信息不对等造成。但根本上,这问题又并非是信息本...  

用户评价

评分

非常没有魅力的一本

评分

连梦露那章都没读下去????????♀️

评分

大概是我对提到的这几位女性都太不了解了,加上翻译读起来不太顺,就觉得不太有耐心读下去……虽说是为了致敬阿伦特,也能感觉到那种努力,但是阿伦特写得好太多了(。)

评分

非常没有魅力的一本

评分

挖雷,只看了作者的序言,决定扔进垃圾桶。“从某种程度上说,卢森堡之死,为希特勒的上台铺平了道路”,“2003年,西方打折从塔利班手中解放妇女的幌子入侵伊拉克就是很明显的例子(原文如此)” ——建立在事实谬误上的道德激情,随处可见。对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罪恶的教条式控诉,简直是某国文宣乐于引用的炮弹富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