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科學: 從發酵、蒸餾、熟陳至品酩的醉人之旅

酒的科學: 從發酵、蒸餾、熟陳至品酩的醉人之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周出版
作者:亞當.羅傑斯 Adam Rogers
出品人:
页数:368
译者:丁超
出版时间:2016-10-6
价格:NT$400
装帧:
isbn号码:978986477101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飲食
  • 科普
  • 港台版
  • 叶怡兰推荐
  • 2018书单
  • 2017书单
  • 科學
  • 發酵
  • 蒸餾
  • 熟陳
  • 品酩
  • 飲料
  • 化學
  • 歷史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榮獲2014年Gourmand Awards最佳酒類圖書獎

入圍2015年筆會/E.O.威爾遜文學獎科學寫作獎決選

不論你啜飲的是清酒、精釀啤酒、單一麥芽威士忌,或卡本內蘇維濃葡萄酒,當你真正了解杯中魔液的來龍去脈,飲酒將變得更饒富趣味!

有泡沬的啤酒喝起來更香醇可口?為什麼香檳的氣泡比啤酒的更快消失?

味覺敏感的人比較不愛喝兩杯?亞洲人喝酒為何特別容易臉紅?

人們真能從酒中嘗出數十種風味?酒評師為何能夠說出精湛絕妙的神級酒評?

台灣噶瑪蘭威士忌奪得世界冠軍的關鍵為何?

一萬年來,人類的製酒技術不斷精進;然而,現代科學家對酒中微妙生化反應的解析才剛剛展開。在這趟跨越地域、文明的精神之旅中,亞當‧羅傑斯帶著我們穿越古今,仔細審視酒精飲料的歷史。我們首先回顧前人無意間邂逅發酵飲料的過往,隨著時間軸移動,再來到最先進的科研實驗室中,目睹研究人員證明人類為何熱愛飲酒。

從發酵、蒸餾到熟陳等工序,書中以獨特的視野,將生產知名酒飲的木桶、蒸餾器、槽具與酒缸內的神奇展露無遺。跟著羅傑斯的腳步,我們神遊蘇格蘭高地的威士忌聖地,以及當今世上最頂尖的基因定序實驗室──沿途還會造訪好幾間酒吧──也順道見識了現代製酒技術衍生而來的各種角色與發展。他讓我們的好奇心永無止境,漸次揭開酒精飲料的層層神秘面紗:

●物理學(喝香檳時為何最好選用笛形香檳杯?);

●分子生物學(日本科學家高峰讓吉原本為釀酒所研發的澱粉酶,後來竟成為暢銷腸胃藥!);

●有機化學(酵母的食物──糖,其分子結構對大腦來說就等同「好吃」?);

●冶金學(銅為何是用來製造蒸餾器的最佳材質?);

●心理學(為什麼我們常說「酒不醉人,人自醉」?);以及

●神經生物學(酒裡的迷人氣泡,對大腦來說其實是一種痛覺?)

鍾情於醺酣的羅傑斯,在他筆下酒精飲料儼然成了科學奇蹟。當你凝視著杯中之物,遙想它的來歷源起,或是沉吟乾杯後身體裡發生的變化,《酒的科學》便是陪你展開冒險的最佳伴侶。你,準備好來一杯了嗎?

作者简介

亞當.羅傑斯(Adam Rogers)

《連線》雜誌文稿編輯。他的專題作品〈天使之份〉曾榮獲二○一一年「美國科學促進會卡威爾科學報導獎」(AAAS Kavil Science Journalism Award)。加入《連線》雜誌前,他是麻省理工學院騎士科學新聞工作組成員,同時為《新聞周刊》(Newsweek)撰寫科技相關文章。目前定居加州柏克萊。

■譯者簡介

丁超

麻州州立大學資訊碩士。旅居美加地區十餘年,曾擔任顧問。現從事翻譯。

目录信息

推薦序 嗜酒的真菌 梁岱琦
序曲
酒的故事訴說著一次又一次微妙的觀察與圓滿的體悟,形塑出、亦塑形自我們最普遍的共同經驗與集體記憶。人類與酒精的關係,就像是為我們與自然界攝製的一部全景立體投影,影像中的人類與世界相映生輝。
兩個奇蹟/酒的科學之旅/從酵母到宿醉
1酵母
即便酵母的生態與運作原理無人知曉,卻能創造驚世之作──背後那群來歷不明的創作者可謂奇葩或術士。到了謎題揭曉,世人終於明瞭糖分變成酒精是靠著一種肉眼看不見的生物催化時,科學界爆發了一場革命。
英國酵母菌種中心應運而生/化學家與生物學家的激烈論戰/酵母的身世之謎/酵母與文明
2糖
如果你將這些葡萄糖結構的鍵結稍做調整,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物質。大自然的手腕真是無比優雅,一次又一次的利用相同的樂高方塊堆疊出萬千變化──從能量與結構體,到燃料與磚牆。這就是糖的地位至高無上的理由。
糖的奧妙/葡萄界霸主誕生/開啟製酒新時代/能量炸彈:大麥/百變清酒麴/無麥芽蒸餾能否實現?
3發酵
即使沒有人類,發酵也同樣會發生。它是自然現象──酵母只要有了糖,便會啟動。大約一萬年前,人類開始掌握其中訣竅,讓它依照自己喜好的方式進行,在自己想喝上一杯時唾手可得(而非誤打誤撞的在葡萄藤上相遇)。
發酵作用究竟為何而來?/酒的靈魂:酵母/香氣與口感的魔法師:細菌/醉人的氣泡丰采/古老飲品的重生
4蒸餾
蒸餾就是不折不扣的「技術」。你必須能夠掌握火候、冶煉金屬、控制溫度高低,還要能製造出足以承受高壓的氣密器皿。你的腦袋得要夠好,也許還得生點蠻力。更重要的是,你得有足夠的魄力改變現狀。蒸餾是對智力與毅力的挑戰。
「猶太女人瑪利亞」/蒸餾之於烈酒/與銅共舞/烈酒業的文藝復興
5熟陳
除了僅僅做為運送啤酒、葡萄酒、烈酒的容器,木桶已然成為製酒過程裡不可或缺的一環。木材中的某些特質,假以時日能讓桶中平凡、青澀、低酒精含量的葡萄汁液緩慢演變,轉化為芳醇、圓潤的葡萄佳釀。
桶中玄妙/製桶工藝/黑色怪物身分揭曉/木質與酒液之舞/熟陳手法推陳出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6香氣與口感
我們要如何說出酒的味道呢?品酒時,我們該用什麼方法將口中的主觀感受連結到我們對酒的客觀認知,包括它的成分及製造方式?酒精飲料使大腦將外在的量化形體編織成混淆的抽象模式,而且能力遠甚其他食物。
隱晦奧妙的品酒語彙/神級酒評其來有自/品酒的科學/氣味的共通語言/酒中成分一一現形/品酩的技術
7身體與大腦
雖然乙醇在地球上自生自滅的存在了一千萬年,被人類特意製造的歷史也有一萬年了,又經過近代科學家超過一個世紀的鑽研,然而人類至今還是無法完全明白微量乙醇對身體造成的影響。
酒精對人體有何影響?/乙醇的人體潛航/乙醇對大腦做的好事/退化的語言能力/酒裡的惡魔/飲酒與暴力/美酒或毒藥?
8宿醉
伯克說:「要做這個生意最難的地方就是取得政府許可。再來是運籌調度,因為宿醉者總是在相同時段要求治療。週六早上十點鐘,電話接到手軟。」這或許是未來飲酒文化的極簡寫照:先和你的宿醉治療師預約時間。
宿醉有解?/解宿醉秘方/瘋狂人體實驗
尾聲
人們的意念造就了酒吧的絕美時光,一如進行儀式般在專屬的空間裡享受悸動心靈的化學物質。我們一手做出了酒,一手又構築了飲酒處所。為了理解酒中玄妙,人類撬開了酵母與相關微生物探究生物之謎……於是,原本粗率難控的馴化農活,進化成為擁有基因工程的精準範式。
人與酒的不解情緣
謝辭
參考書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購買本書的動機不是因為自己愛喝酒,而是想搞清楚到底酒有什麼好喝的? 這種辛口的液體,在我喝過五糧液後發現,原來酒真有好喝與否的差別。 本書中作者依酒的製作元素娓娓道來: 「1.酵母」 「2.糖」 原料具備後, 走到了「3.發酵」 「4.蒸餾」 「5.熟成」, 最後到了「6.嗅學...  

评分

購買本書的動機不是因為自己愛喝酒,而是想搞清楚到底酒有什麼好喝的? 這種辛口的液體,在我喝過五糧液後發現,原來酒真有好喝與否的差別。 本書中作者依酒的製作元素娓娓道來: 「1.酵母」 「2.糖」 原料具備後, 走到了「3.發酵」 「4.蒸餾」 「5.熟成」, 最後到了「6.嗅學...  

评分

購買本書的動機不是因為自己愛喝酒,而是想搞清楚到底酒有什麼好喝的? 這種辛口的液體,在我喝過五糧液後發現,原來酒真有好喝與否的差別。 本書中作者依酒的製作元素娓娓道來: 「1.酵母」 「2.糖」 原料具備後, 走到了「3.發酵」 「4.蒸餾」 「5.熟成」, 最後到了「6.嗅學...  

评分

購買本書的動機不是因為自己愛喝酒,而是想搞清楚到底酒有什麼好喝的? 這種辛口的液體,在我喝過五糧液後發現,原來酒真有好喝與否的差別。 本書中作者依酒的製作元素娓娓道來: 「1.酵母」 「2.糖」 原料具備後, 走到了「3.發酵」 「4.蒸餾」 「5.熟成」, 最後到了「6.嗅學...  

评分

不错。轻科普加上作者对酒制造商,研究者的采访和见闻轶事。第一个看到酵母菌的是显微镜的发明者列文虎克。拉瓦锡第一个对糖和乙醇的转化做了定量研究。生命之水的来历(1280年代意大利波隆那医生塔蒂奥.阿尔德罗蒂的《医疗计划》书中引用的一段制作某种蒸馏液的程序,可以治疗...

用户评价

评分

★酿酒是手艺加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 ★喝酒是意念、仪式与巫术。乙醇到底怎么把人整醉的以及“酒不醉人人自醉”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的,这方面仍然有很多谜团。★作者拉着朋友做解酒药实验的经历非常好笑,他把自己和朋友灌得“宿醉力道强得将地球炸离轨道”,事实证明……解酒药并没有什么用处。

评分

后半部分作者明显进入自嗨状态,不知所云。看来选书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评分

后半部分作者明显进入自嗨状态,不知所云。看来选书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评分

后半部分作者明显进入自嗨状态,不知所云。看来选书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评分

后半部分作者明显进入自嗨状态,不知所云。看来选书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