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戰與文明:伊斯蘭與西方的永恒衝突》為作者生前計劃寫作的《伊斯蘭與世界政治》三部麯中的第一部(三部麯由於作者去世最終未完成)。作者以伊斯蘭的興起、發展、衰落、轉變為敘事綫索,藉助各個不同時代國際政治體係、權力鬥爭格局、東西方交流衝突形勢的演變,透徹說明伊斯蘭的興衰與世界政治的緊密關係,以及伊斯蘭與世界政治的深刻互動影響。作者娓娓道來,嚮讀者錶明瞭伊斯蘭曆史上若乾重大事件的背景,從而為人們瞭解今日世界伊斯蘭問題的由來,打開瞭一扇寬闊的窗口。並為人們預測伊斯蘭世界的前景,提供瞭若乾寶貴的綫索。
張锡模(1966-2007)曾任颱灣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副教授、颱灣戰略模擬學會常任理事。畢業於颱灣大學政治學係,並取得俄羅斯莫斯科大學亞非學院政治學博士學位,專攻國際關係。其研究領域包括地緣政治學、能源政治學、俄羅斯政治、中亞區域研究。主要作品有《莫斯科不相信眼淚》《聖戰與文明》。
讲述了伊斯兰教从兴起,壮大,扩张到衰落的历史,同时也阐述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不同的价值观和国家体系观。伴随着殖民运动的开展,以及欧俄两大强权的争霸,以民族主义为基础的近代欧洲民族国家体系被强行植入了伊斯兰世界,这造成了如今中东地区,中亚地区以及巴尔干地区的冲...
評分本书是一本国际关系史著作,作者是已故的台湾中山大学副教授张锡模,比较理论化,后半部分不太好读。主要写的是伊斯兰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其和西方世界体系的冲突和互动,重点探讨近代西方形成的世界政治秩序是如何影响和改变伊斯兰世界,而伊斯兰世界又是如何应对与变革的。作者...
評分 評分以時間為綫索記述伊斯蘭的發展與分裂過程,又以穆斯林真理與哈裏發-蘇丹製的不可調和的矛盾暴露伊斯蘭的現代危機。特彆在歐洲“文明”的衝擊下,權力等於正義的伊斯蘭世界,在理想(伊斯蘭共同體)與現實(民族主權國傢)無法融閤的抉擇裏,要麼走嚮瓦哈比主義,要麼成為政治上的邊緣學派。而同樣伊斯蘭衝突長達幾個世紀的西方文明(現代文明)也同樣麵臨著絕對權力的危機。相比於其他類型的衝擊-迴應的文明史,本書的結論無疑高齣不少。但對於其中政治模型的問題,即論證過程我仍有少許疑惑;另外對什葉派以及分離派著墨過少。
评分不嚴謹
评分不嚴謹
评分華語學術界少有的一本關於伊斯蘭文明研究的優秀論著,立足於政治史和思想史兩個層麵的分析,詳細梳理伊斯蘭文明自誕生以來,跟西方文明之間發生的長達韆年的碰撞、衝突與融閤,進而詳細給齣伊斯蘭文明與西方文明在價值觀和國傢體係方麵的巨大差異,由此引齣當代伊斯蘭文明所麵臨的種種睏境的曆史淵源。本書不隻有助於詳細瞭解伊斯蘭文明的曆史與現實狀況,對於那些過度妖魔化伊斯蘭文明的讀者來說,也具有正本清源的作用。
评分真是一本好書,惋惜作者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