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物质性与遗产

历史、物质性与遗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后浪出版公司·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英]迈克尔·罗兰
出品人:后浪
页数:240
译者:汤芸
出版时间:2016-11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0286207
丛书系列:社会人类学丛刊
图书标签:
  • 人类学
  • 文化遗产
  • 迈克尔·罗兰
  • 文化
  • 文化研究
  • 后浪
  • 考古
  • 英国
  • 历史
  • 物质性
  • 遗产
  • 文化遗产
  • 物质文化
  • 考古学
  • 文化记忆
  • 历史物质性
  • 遗产保护
  • 文化传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文明的人类学探究

物质文化与博物馆探讨

………………

※编辑推荐※

☆ 迈克尔·罗兰教授在人类学和物质文化研究领域声名显著,他对西方人类学文明研究做出了深刻的反思,并同中国学者一道在“文明”“物质性”等领域讨论互动,进行了一系列深入对话。

☆聚焦“历史、物质性与遗产”主题,契合我国当下已蔚然成风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推动对我国博物馆方向转型的理解。

☆扎实的人类学知识,丰富的援引资料,一窥英国人类学务实而又进取之风范。

………………

※内容简介※

本论文集共收录14篇讲演稿和1篇附录。讲演稿是罗兰教授于2006年至2014年间,在北京、成都、泉州、贵阳、大理等地参加会议、举办讲座、参与国家外国专家局项目的主要论文与讲稿的译稿;附录是对罗兰教授的学术专访。这些文章尽显罗兰教授多年来在长时段史的人类学、物质文化与博物馆研究等领域的研究心得。

作者简介

迈克尔·罗兰:在1972年获得伦敦大学考古学博士学位后,至伦敦大学学院任人类学讲师,后于1992年成为物质文化研究教授,曾担任伦敦大学学院人类学系主任。罗兰教授的研究突破了民族、国家与区域的视野局限,并注重对各种文明体系的比较研究工作。作为一位卓有建树的人类学家,罗兰教授的学术成果丰富,著有《考古学中的社会转型》《物质文化研究手册》等。

目录信息

自序………………………………………………………………………………1
编译者说明………………………………………………………………………5
上编 历史、文明与人类学
从民族学到物质文化(再到民族学)………………………………………3
文明与非洲的一体性…………………………………………………………15
长时段过去和断裂……………………………………………………………41
超越封闭文化: 中国境外的文明、区域和长时段的延续与断裂…………53
文明作为对照的宇宙秩序:西非与中国……………………………………65
作为宇宙统治之比照的文明…………………………………………………81
新石器化:从非洲到欧亚以及更远之处……………………………………95
下编 物质性、遗产与博物馆
器物之用:物质性的人类学探究…………………………………………119
献祭行为:对世界“之间性”的物质化…………………………………131
遗产、记忆与后殖民时代的博物馆………………………………………145
对遗产与记忆的再思考……………………………………………………167
重新定义博物馆中的物品:中国遗产的井喷……………………………181
中国的新博物馆时代到来了吗?…………………………………………193
“新型”民族志博物馆:数字化遗产技术、社区参与及文化还原……207
附录 物质文化与人类学:英国人类学家迈克尔·罗兰专访……………21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遗产”,应该是当下中国公共文化领域最火热的一个词。从自然遗产到文化遗产,再到无比潮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中国的遗产保护事业开展十数年以来,也常常广受诟病,比如,从最早完全商业化的“乌镇模式”、“新天地模式”,到如今遍地开花、亦真亦假的“古镇”,再到少...

评分

“遗产”,应该是当下中国公共文化领域最火热的一个词。从自然遗产到文化遗产,再到无比潮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中国的遗产保护事业开展十数年以来,也常常广受诟病,比如,从最早完全商业化的“乌镇模式”、“新天地模式”,到如今遍地开花、亦真亦假的“古镇”,再到少...

评分

“遗产”,应该是当下中国公共文化领域最火热的一个词。从自然遗产到文化遗产,再到无比潮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中国的遗产保护事业开展十数年以来,也常常广受诟病,比如,从最早完全商业化的“乌镇模式”、“新天地模式”,到如今遍地开花、亦真亦假的“古镇”,再到少...

评分

“遗产”,应该是当下中国公共文化领域最火热的一个词。从自然遗产到文化遗产,再到无比潮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中国的遗产保护事业开展十数年以来,也常常广受诟病,比如,从最早完全商业化的“乌镇模式”、“新天地模式”,到如今遍地开花、亦真亦假的“古镇”,再到少...

评分

“遗产”,应该是当下中国公共文化领域最火热的一个词。从自然遗产到文化遗产,再到无比潮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中国的遗产保护事业开展十数年以来,也常常广受诟病,比如,从最早完全商业化的“乌镇模式”、“新天地模式”,到如今遍地开花、亦真亦假的“古镇”,再到少...

用户评价

评分

讲座集子,零零散散的,可以一看。

评分

很有启发

评分

有些话题倒是不错,作者的视野也挺宽阔。可能与作者的考古学背景有关,确实挺遗产的,缺点生活气。

评分

讲座集子,零零散散的,可以一看。

评分

有些话题倒是不错,作者的视野也挺宽阔。可能与作者的考古学背景有关,确实挺遗产的,缺点生活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