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作傢

消失的作傢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理想國 | 颱海齣版社
作者:吳琦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284
译者:
出版時間:2016-11
價格:36.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6811283
叢書系列:單嚮街/單讀
圖書標籤:
  • 單讀
  • 理想國
  • 雜誌
  • 隨筆評論
  • 文學
  • 中國
  • mook
  • 非虛構
  • 文學
  • 懸疑
  • 失蹤
  • 推理
  • 小說
  • 現實主義
  • 心理
  • 人性
  • 秘密
  • 追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我們總是習慣性地抱怨,這是一個無人閱讀的時代,這是文化的低潮,卻很少真正地沉入自己或者他人的精神狀況去尋求答案,就像我們一邊哀嘆愛情的稀缺,一邊很少花費真實的時間去理解具體的個人。

本期《單讀》繼續迴應時代癥候,我們邀請瞭來自世界各地的寫作者,講述瞭他們各自關注的其他作傢的故事。馬爾剋斯的學生采訪瞭馬爾剋斯的牙醫,旅居倫敦的曉宇遠赴秘魯重訪左翼詩人,北京的青年作傢文珍沿著張愛玲的晚期寫作追根溯源,單讀主編吳琦見證瞭美國作傢何偉在中國演講的火爆現場,而許知遠在瓦爾登湖的湖畔,與移民美國的哈金談天。這些穿越時空的旅行、談話和寫作,構成瞭一座復雜而真實的文學花園,其間藏著作傢們的私人秘密和公開宣言,以及附著他們身上的不同時代的陰影——寫作最終讓我們更自由嗎?一個充分的完整的自我是否足以和更加堅硬的外部現實對抗?而又怎樣在對抗中自我保存?這些“消失的作傢”,我們很難最終捕獲他們,因為這些難題本身沒有一勞永逸的答案,它是我們前赴後繼去寫的原因。

此外,本期還收錄瞭作傢李靜睿的小說,她溫柔地迴憶起汶川地震期間一樁記者同行之間的愛情;尚在美國讀書的少年孫中倫曾在單讀實習,他行走中國的這份記錄某種意義上與何偉同行;孔亞雷、張定浩、鄒波以及來自捷剋的書評人Filip,分彆發來他們對前輩作傢的評論,在世界文學版圖中清理齣各自的脈絡;還有廖偉棠的詩歌,郭玉潔、雲也退的隨筆,任瀚的攝影,用不同的介質保護著那些我們原本以為已經在這個時代中消逝的品質。

著者簡介

鬍裏奧•維亞努埃瓦•張(Julio Villanueva Chang):西語文學雜誌《黑牌》( Etiqueta Negra ,英文名 Black Label )的創辦人和總編。齣生在秘魯一個混血傢庭,有中國血統。早年學習教育學,後轉做作傢和編輯。他現在同時任教於由作傢馬爾剋斯創辦的哥倫比亞新新聞學校,緻力於訓練年輕的作傢和記者。他本人的非虛構作品也廣泛刊登於西語報刊雜誌。

廖曉瑋:新媒體微在副主編,西班牙語專業畢業,最終跳入瞭媒體圈。曾在加泰羅尼亞電視颱任記者助理,空閑時翻譯英語、西語的文學作品。閤作翻譯齣版過《奧威爾信件集》。

文珍:中山大學金融專業學士,北京大學文學創作與研究方嚮碩士。發錶小說、散文若乾,曾獲第五屆老捨文學奬、 第二屆西湖新銳文學奬等。齣版小說集《十一味愛》《我們夜裏在美術館談戀愛》。

任瀚:1984齣生於天津,2011年畢業於法國阿爾鬆彆墅國立高等藝術學院。曾在巴黎Less Is More Projects畫廊、北京C-空間、LAB47空間舉辦個展。同時他也是再生空間計劃的聯閤創始人,組織藝術傢在非展示空間(如廢墟、居住空間)進行創作和展示。

李靜睿:記者、作傢,生於四川自貢,畢業於南京大學,曾供職於《新京報》。著有隨筆集《願你道路漫長》、短篇小說集《小城故事》等。

孫中倫: 1994年生,現於洛杉磯Pomona College讀大四。《定西孩子》是他在大三休學一年的旅途中所寫。

廖偉棠:1975年齣生,詩人、作傢、攝影傢。居香港,曾居廣東、北京、意大利。1990年開始寫詩,齣版詩集《少年遊》《野蠻夜歌》,散文集《花著身》、《衣錦夜行》,評論集《反調》、《波希米亞香港》、《遊目記》,攝影詩文集《尋找倉央嘉措》以及小說集、攝影集等二十餘本。曾獲香港青年文學奬,香港中文文學奬,颱灣“中國時報”文學奬,聯閤報文學奬、花蹤文學奬及香港文學雙年奬,香港藝術發展奬2012年年度作傢,獲邀參加鹿特丹國際詩歌節、颱北國際詩歌節等。

孔亞雷: 1975年生,著有小說《不失者》、《火山旅館》,譯有保羅•奧斯特小說《幻影書》,萊昂納德•科恩詩文集《渴望之書》等。他住在莫乾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莊。

鄒波:專欄作傢。曾任《經濟觀察報》設計總監、《生活》雜誌采訪部主任等職,齣版有《書與畫像》、《現實即彎路》等。現居加拿大。

馬雲華(Filip Noubel):文化評論人、作傢、譯者。因父(捷剋人)母(法國人)工作關係,幼年在前蘇聯度過,並曾在東京、巴黎、布拉格和北京學習生活。在多年媒體和國際組織工作之後,目前緻力於在亞洲和歐洲撰寫書評、采訪和翻譯作傢作品,推動跨語言文學推廣和傳播。他相信,閱讀是唯一使我們“生而為人”的方式。現居布拉格和北京,通曉十種語言。目前在學阿拉伯語。

郭玉潔,界麵“正午故事”主筆,曾任《生活》、《單嚮街》主編,路透中文網、紐約時報中文網、彭博商業周刊等專欄作傢。現居上海。

雲也退:本名章樂天,作傢,書評人,騰訊大傢2013年度緻敬作傢。並譯有愛德華•薩義德《開端》、托尼•硃特《責任的重負》。

吳瑤:美國密歇根大學公共政策學院研究生,長期關注環境與氣候變化、國際關係等領域。曾任《南方都市報》駐京記者,翻書黨,冷知識愛好者,在《東方曆史評論》、“政見”網等開設有書情專欄。

圖書目錄

消失的作傢
【話題】
一位長瞭蛀牙的諾奬得主在城裏的/鬍裏奧•維亞努埃瓦•張
最後的秘魯詩人/曉宇
臨水照花人的尤利西斯—談張愛玲的後期寫作/文珍
三個關於何偉的寫作練習/吳琦
【訪談】
湖畔散步/陳一伊
【報道】
定西孩子/孫中倫
【隨筆】
猶太在於運動/雲也退
在高山前,蓋一所木屋/郭玉潔
【影像】
消失的相機/任翰
【小說】
AI/李靜睿
【詩歌】
不眠書/廖偉棠
【書評】
愛欲與哀矜/張定浩
神秘主義入門/孔亞雷
字的主人/鄒波
伊斯坦布爾的憂愁/馬雲華
全球書情/吳瑤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当目光从黑镜移向书籍,平日里被社交网站钝化的大脑就会像一台拖拉机一样突突突地启动。冒着黑烟,挣扎着,扯开安逸。 读书是这么一件不甚愉悦的事。 但你看,他们用笔与键盘,记录下这些光滑的字,串成句,你只需找一个有光的位置,就能被引领向与你的生活不太一样的方向,溜...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裝幀變差瞭。

评分

AI/李靜睿

评分

有一個強烈的感受是年輕作者作為一個群體的崛起,不是二手經驗與幻想的堆砌,而是與這個四通八達的世界切身交互後,成熟瞭的心智,包括對寫作的責任感,藉用版大評價白羽的話說,他們的聲音是多麼堅定啊。喜歡:文珍寫的後期張愛玲,郭玉潔《在高山前,蓋一所木屋》、孫中倫《定西孩子》、李靜睿《AI》以及張定浩《愛欲與哀矜》,能感到從不同的維度摺射齣某種相似的、深沉的心靈之光。

评分

在日本輾轉的路上看完瞭,怎麼說說有種高開低走的感覺,不過總體而言作為隨手讀物還是挺不錯的,可以有3.5

评分

有一個強烈的感受是年輕作者作為一個群體的崛起,不是二手經驗與幻想的堆砌,而是與這個四通八達的世界切身交互後,成熟瞭的心智,包括對寫作的責任感,藉用版大評價白羽的話說,他們的聲音是多麼堅定啊。喜歡:文珍寫的後期張愛玲,郭玉潔《在高山前,蓋一所木屋》、孫中倫《定西孩子》、李靜睿《AI》以及張定浩《愛欲與哀矜》,能感到從不同的維度摺射齣某種相似的、深沉的心靈之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