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九世纪:大唐帝国的衰亡》揭示了大唐帝国的神奇之处:任何一个帝国在经历过“安史之乱”这样的重创之后,不是瘫痪就是死亡,然而它居然又活了144年。不过《日落九世纪:大唐帝国的衰亡》更展示了大唐历史的吊诡之处,在没有势均力敌的外敌,心腹之患旧藩镇也被除掉之后,大唐帝国却迎来迅速地衰落。唐帝国的臣子不是没有进行过励精图治的改革,不是没有进行过垂死的挣扎,然而每一次的结果都与预期越行越远,这究竟是为什么?任何一种败局都饱含了走出历史困境的机会和智慧,作为一个真正从内部瓦解的帝国,它曾走出过困境却没能走下去,这里面的原因发人深省,而这正是我们阅读此书的原因。
赵益,1965年生,江苏南通人,文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文化史相关专题研究。
对国人而言,提及令人自豪的朝代,必定少不了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造就的唐帝国疆域辽阔,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力强盛,令人向往不已。但是,自安史之乱后,唐朝就开始走向衰落,在苦苦支撑一百多年后终于走向灭亡。知其所以亡,方能警示未来,这也是取读史“前车之覆,...
评分对国人而言,提及令人自豪的朝代,必定少不了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造就的唐帝国疆域辽阔,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力强盛,令人向往不已。但是,自安史之乱后,唐朝就开始走向衰落,在苦苦支撑一百多年后终于走向灭亡。知其所以亡,方能警示未来,这也是取读史“前车之覆,...
评分以前看的了,看来已经出了新版。优势简介已经说了,把文学式的叙述和历史结合,读起来并不是纯粹理性的分析,而让读者产生对人物的共鸣。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李贺的诗,在我读的那个版本里引用过,印象深刻,也很合适。
评分以前看的了,看来已经出了新版。优势简介已经说了,把文学式的叙述和历史结合,读起来并不是纯粹理性的分析,而让读者产生对人物的共鸣。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李贺的诗,在我读的那个版本里引用过,印象深刻,也很合适。
评分对国人而言,提及令人自豪的朝代,必定少不了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造就的唐帝国疆域辽阔,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力强盛,令人向往不已。但是,自安史之乱后,唐朝就开始走向衰落,在苦苦支撑一百多年后终于走向灭亡。知其所以亡,方能警示未来,这也是取读史“前车之覆,...
以引人入胜的笔法与叙事结构,描绘了中晚唐150余年间的风云变幻。 大唐盛世图景曾经如日中天,故而其衰亡才会格外令人扼腕叹息。 只有读懂历史,才能关注未来。尤其推荐给高中生作为课外历史读物。
评分在我看来这是赵益写的最精彩的一本书,在书写晚唐历史这一块,赵益在史料和文字上的驾驭能力目前我没有看到谁能比肩。
评分对唐代宦官反奴为主的过程分析地非常透彻。
评分采取类似《万历十五年》一般的历史散文式笔法,用深邃诗意的文字,将大唐帝国后半阶段的历史娓娓道来。尽管这不是一本历史学术著作,但是在字里行间,吕思勉、陈寅恪、唐长孺等唐史大家的研究成果仍然随处可见,融汇其中。而这些形散神不散的文字,共同指向的线索就是唐帝国日益衰落,而又能百死不僵,直到最后覆灭的历史逻辑。很适合唐史爱好者阅读。
评分任何一种败局都饱含了走出历史困境的机会和智慧,这就是看衰亡史的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