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入门

中国史学入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出版社
作者:顾颉刚 著
出品人:
页数:176
译者:
出版时间:2016-8-1
价格:3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00120844
丛书系列:大家小书
图书标签:
  • 历史
  • 顾颉刚
  • 中国
  • 大家小书
  • 口述
  • 历史学
  • 中国史
  • 笔记
  • 中国史学
  • 入门
  • 历史
  • 史学
  • 中国
  • 学术
  • 通识
  • 经典
  • 书籍
  • 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顾颉刚生前200册读书笔记记载着他的学术历程、学术遗产和治学精神,值得史学界认真继承,同时也值得从事古代文学和古代哲学的研究人士认真继承。

首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

内容简介:

这部书自从初版以来,曾有日文译本在日本出版;还有香港刊行的本子。据知也有人译成英文。可惜的是,这些本子缺了一大块,原因是编者自己漏了许多。这当然是一种不幸。这里是顾颉刚大师一生心血的闪光晶体,展示了他老先对中华民族之远古先人的深刻探索,也展现了顾先生的渊博与精深,更显示着这位鼎鼎大名的史坛巨人对于古史的谙熟、通晓及其铿锵有力的独到见解。这是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研究成果,以致于所有谈论,即使是遣辞造句,也经过精心推敲的。例如对中华上古各族的分分合合,都不随意动用些不科学的语言。

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著名历史学家。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历任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教授及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主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中央研究院人文组院士、中国科学院(后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上古史、民俗学、历史地理学等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生平著述宏富,出版有《古史辨》、《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原名《汉代学术史略》)、《三皇考》、《史林杂识》、《吴歌甲集》、《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妙峰山》、《中国历史地图集》等。

目录信息

序言
三版前言—新消息
一 中国民族史概要
1. 打破两个错误的观念
2. 中华民族的形成、壮大和发展
(1)商
(2)周、秦
(3)汉
(4)三国、两晋、南北朝
(5)隋、唐、五代
(6)宋、辽、金
(7)元
(8)明
(9)清
3. 各民族神话中的祖先
(1)盘古开天辟地
(2)三皇五帝的各种说法
(3)夏、商、周的传说和历史
二 经书、子书和战国古书
1. 最早的中国文字
2. 经书漫谈
(1)《诗经》
(2)《尚书》
(3)《礼经》
(4)《春秋经》
(5)《孝经》
(6)《论语》
(7)《孟子》
(8)《尔雅》
(9)《易经》
(10)经书杂论
3. 说说诸子百家
(1)《墨子》
(2)《杨子》
(3)《庄子》
(4)《老子》
(5)《韩非子》
(6)法家
(7)《管子》
(8)阴阳家
(9)名家
(10)杂家
(11)诸子杂论
4. 经书、子书以外的战国古书
(1)《竹书纪年》
(2)《穆天子传》
(3)《国语》
三 中国史书
1.《二十四史》
2.《史记》
3.《汉书》、《后汉书》
4. 史书续谈
四 杂史
1. 汉朝杂史
2. 六朝杂史
3. 唐朝杂史
4. 宋代杂史
5. 元代杂史
6. 明代杂史
7. 清朝杂史
五 经学、汉学
六 清代古学整理、考据学
七 史料学与考古学的结合
八 略谈中国古代社会
(4)《战国策》
(5)《逸周书》
(6)《世本》
(7)《山海经》
(8)《楚辞》

九 浅谈中国古代文学
十 中国宗教史略
十一 中国哲学史略
十二 中国历代京都和北京小史
后记
修订再版后记
校订后记
三版校订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中国史学入门》p90 夏历经过汉司马迁修改之后,至今没什么大的变动。 这句话是错的。首先,汉武帝之前使用的历法为《颛顼历》,用了很长时间已经不准确了,司马迁提议重新测定历法。蜀中著名天文学家落下闳参与历法制作,新的历法叫《太初历》,对于中国有划时代的意义。一、...  

评分

最初还没有翻开这本《中国史学入门》时,其实我对此书还真的是并不算太在意。此书属于“大家小书”中的历史文化部分。对于这个系列来说,能够被收录在其中的自然都是相当有名头的大家之作,皆是作者们多年的研究心血。他们往往针对于一个朝代或是数个历史观点来进行评述,将自...  

评分

今天来看中国史,资料已经很多,特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编的《中国通史》(全五册》,充分吸纳新近的考古和史学研究成果,站在21世纪的历史高度来把握、透视与思考中华民族所走过的历程,同时把中国历史放到世界史的大背景下考察,结论也更为公允、全面、准确。但在...  

评分

1965年冬,顾颉刚老先生因病到北京香山疗养院疗养,本书的整理者何启军先生正好也和一些老专家、老党员在香山疗养,此为本山诞生的契机。通过阅读前言得知,顾老生于上世纪,在上世纪末已经在学术上做出成绩,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何启军先生就已经仰慕其大名,直到65年这个契机...  

评分

一个人不知来处正如一个国家民族不知过往历史一般可悲,历史不容忘记,是为了更好的往复。传承优秀文化精髓是历代文化工作者自然的菜谱。顾颉刚大师享年87岁,生于1893年,在那个时代潜心著作,成为著名历史学家,将对国家、民族的大爱融汇于自我创作的各类著作,这些智慧的精...  

用户评价

评分

虽是小书,深受震撼。第一,该书是顾颉刚在香山养病时,一位叫何启君的青年怀着求知渴望请求顾先生讲史,顾缓缓口授,何飞快记录,此书即是何对笔记的整理,每部分都介绍当时讲谈情景,所以读此书如同回到现场听讲。第二,顾在闲聊时鸟瞰整个中国历史,深入浅出介绍了文史哲研究的重要问题和材料,可窥其学问广博深邃和对一切材料皆史料的认识,基本擘画出今天中国史的体例格局,不愧是中国现代史学的领袖和奠基人。第三,此书名为入门,但许多见解融入了顾先生古史辨的功力,到今天仍有震撼力和启迪性,如认为时代愈后,上古史期越长:周代心目中的最古人是禹,春秋是尧舜,秦朝是三皇五帝。我们这个时代不仅缺乏常识,还缺乏怀疑常识。顾是神童,但一辈子仍勤奋著述,让我想起当年在复旦文史研究院资料室读《顾颉刚日记》的时光,他最喜在火神庙读书。

评分

虽是小书,深受震撼。第一,该书是顾颉刚在香山养病时,一位叫何启君的青年怀着求知渴望请求顾先生讲史,顾缓缓口授,何飞快记录,此书即是何对笔记的整理,每部分都介绍当时讲谈情景,所以读此书如同回到现场听讲。第二,顾在闲聊时鸟瞰整个中国历史,深入浅出介绍了文史哲研究的重要问题和材料,可窥其学问广博深邃和对一切材料皆史料的认识,基本擘画出今天中国史的体例格局,不愧是中国现代史学的领袖和奠基人。第三,此书名为入门,但许多见解融入了顾先生古史辨的功力,到今天仍有震撼力和启迪性,如认为时代愈后,上古史期越长:周代心目中的最古人是禹,春秋是尧舜,秦朝是三皇五帝。我们这个时代不仅缺乏常识,还缺乏怀疑常识。顾是神童,但一辈子仍勤奋著述,让我想起当年在复旦文史研究院资料室读《顾颉刚日记》的时光,他最喜在火神庙读书。

评分

脉络清晰,言语浅白,能把宏大的历史条分缕析的讲个大概其实并不容易,算是一本不难读的小书。

评分

还是上古史的部分最多干货,有些观点当然也是一家之言,其余部分也就是拉洋片看个热闹了。这本书的记录整理者何启君,在序言,后记,中间穿插的日记里,扮演了一个非常立体的体制内文人形象,可真是意外收获。

评分

18/6/27:能把吹捧的章节目录删减吗,这个何的笔记东一锤头西一棒子也挺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