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家书

杜威家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约翰·杜威(1859-1952),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长期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杜威曾于1919年来华访问,时间长达两年零两个月,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界、思想界发生过重大影响。

爱丽丝·C.杜威 (1859-1927),杜威妻子,1886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哲学系,曾协助丈夫创办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后因病去世。

出版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约翰·杜威
出品人:
页数:301
译者:刘幸
出版时间:2016-8-1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320437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杜威 
  • 历史 
  • 书信 
  • 中国近代史 
  • 中国 
  • 日本 
  • 史料 
  • 教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1919年,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携夫人到访日本与中国。本书收录的正是他们在这一年写给美国家中孩子们的书信。杜威夫妇讲述了他们在这两个东方国家的所见所感,这当中既不乏一些有趣的历史细节,更有杜威对两国时局的深刻反思。尤其重要的事,杜威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下了自己所亲历的五四运动全过程,生动呈现出了这一事件给当时的中国掀起的巨大影响。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1919年5月1日早晨,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在上海的寓所里醒过来。三天前,他和夫人爱丽丝·杜威刚刚在日本搭上“熊野丸”号邮轮,经过两昼夜的航行,于前一天抵达上海。这一天,杜威继续给美国家中的子女们写信,讲述自己的东方见闻: “我们在中国睡了...  

评分

1919年5月1日早晨,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在上海的寓所里醒过来。这一天,杜威给美国家中的子女们写信:“我们在中国睡了一晚,但现在还谈不上什么印象,因为整个中国还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 多半是因为舟车劳顿,5月1日的这封家信写得并不长。这一天的杜威大概也绝...

评分

1919年5月1日早晨,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在上海的寓所里醒过来。这一天,杜威给美国家中的子女们写信:“我们在中国睡了一晚,但现在还谈不上什么印象,因为整个中国还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 多半是因为舟车劳顿,5月1日的这封家信写得并不长。这一天的杜威大概也绝...

评分

1919年5月1日早晨,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在上海的寓所里醒过来。三天前,他和夫人爱丽丝·杜威刚刚在日本搭上“熊野丸”号邮轮,经过两昼夜的航行,于前一天抵达上海。这一天,杜威继续给美国家中的子女们写信,讲述自己的东方见闻: “我们在中国睡了...  

评分

1919年5月1日早晨,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在上海的寓所里醒过来。这一天,杜威给美国家中的子女们写信:“我们在中国睡了一晚,但现在还谈不上什么印象,因为整个中国还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 多半是因为舟车劳顿,5月1日的这封家信写得并不长。这一天的杜威大概也绝...

用户评价

评分

“不要相信所谓的中国已经革命了,现在它是一个共和国的说法,那不过是我们在美国被灌输的说法”

评分

考g期间读的第一本英文原著,特意选择了杜威。其实很好读,而且算是明白了gt为什么要考这么多花草鸟兽的名,原来是不识虫鱼鸟兽之名,无以言。 在日本时对礼节的赞叹,对日式蹩脚英语的嘲笑,各种看剧;到了中国就马上显现出哲学家的深刻,对传统文化的崇敬和担忧,对腐败时局的痛恨,五四期间的所见所闻。 还和孙中山特意交流了下,记得那时在阳明书屋,当我看到知难行易的时候,大为触动,这里也详细讨论了下,果然,杜威还是没有让我失望。

评分

东洋镜,译者注释详尽,加一星。

评分

看杜威全集五四前后数年,收获不小。外国人看中国常有通观和比较的眼光,容易注意到中国人习以为常的东西,替史家做了调查。

评分

结合自己六年东瀛留学岁月 对比这近百年来的变化 结论无疑是悲观的:日本的优点得到传承与发扬 而彼岸的大国则在百年间一步又一步地大步后退 今日国人精神面貌与杜威所描写的彼时国人精神面貌又有多大不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