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

一个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法]伊丽莎白·巴丹德
出品人:新经典文化
页数:392
译者:马为民
出版时间:2016-12
价格:55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755817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知识分子
  • 政治学
  • 法国
  • 传记
  • 我想读这本书
  • 好书,值得一读
  • 世界历史
  • 法国史
  • 知识分子
  • 政治理想
  • 社会批判
  • 思想启蒙
  • 民主自由
  • 人文关怀
  • 公共精神
  • 批判思维
  • 政治哲学
  • 中国现代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孔多塞,1743—1794

他25岁已成为名满天下的数学家,39岁入选法兰西学院院士

他是启蒙运动年轻的思想家、“百科全书派”最后一名成员

他是亲历法国大革命的启蒙思想家,被誉为法国大革命的“擎炬人”

他反对贩卖黑奴,为犹太人争取公民权,为妇女争取平等的权利,一生致力于反对死刑

他首先提倡共和制,是公共教育计划的奠基人

他在逃亡期间依然写出充满理性乐观主义的名著 《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并宣告:

“有朝一日,阳光照耀下的人都将是自由人。”

他忠于政治理想,恪守道德信念,主张团结,群而不党,却为残酷的党派斗争所吞噬

作者简介

伊丽莎白•巴丹德(Élisabeth Badinter,1944年3月5日-)

法国历史学家、巴黎理工学院哲学教授、女权主义作家。她在2010年因其著作《冲突:女性与母亲》而被法国《新闻杂志》评为当年法国富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在法国公众心中对伊丽莎白的尊崇不亚于摇滚明星。迄今为止,她已出版了20多部著作,每本书一经推出,都会引发热议。

罗贝尔•巴丹德(Robert Badinter,1928年3月30日—)

法国大律师和政治家,曾任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在密特朗担任总统的七年任期中先后在皮埃尔•莫瓦和洛朗•法比尤斯政府任司法部长,他使国民议会和参议院分别通过了废除死刑的法案。在西方他是废除死刑的象征,其回顾为在法国废除死刑而奋斗的历程的著作《废除死刑》于2000年获得费米纳评论奖。他还是众多历史和政治评论文章和书籍的作者。

孔多塞是两位作者的精神导师,相隔两百年,他们的诉求相通。两个时代以奇特的方式交融在一起,使得这部传记成为了解、研究孔多塞以及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物和思想绕不过去的著作。

目录信息

第一部分 投身政治活动的哲学家
第一章 锦瑟年华(1743—1770 年)/ 3
第二章 投身政治活动(1770—1774 年)/ 30
第三章 从政道德(1774—1776 年)/ 58
笫四章 效力启蒙运动(1777—1785 年)/ 84
第五章 幸福的一年(1786 年)/ 120
第六章 政治魔王(1787—1788 年)/ 134
第二部分 政治家
第七章 一个有影响的人(1789—1791 年)/ 155
第八章 一个掌权的人(1791—1792 年)/ 213
第九章 一个孤单的人(1792—1793 年)/ 292
第十章 一个遭追捕的人(1793—1794 年)/ 353
后记/ 379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是三级会议的召开。因为路易十六提出的财政方案未能通过,三级会议迅速转化成国民会议。愤怒的群众冲击了巴士底狱。 在这场大革命的狂风暴雨之中,有一些人还尽力保持清醒。尼古拉·孔多塞(1743-1794)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革命的命运是与它解决这个引起革...  

评分

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是三级会议的召开。因为路易十六提出的财政方案未能通过,三级会议迅速转化成国民会议。愤怒的群众冲击了巴士底狱。 在这场大革命的狂风暴雨之中,有一些人还尽力保持清醒。尼古拉·孔多塞(1743-1794)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革命的命运是与它解决这个引起革...  

评分

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是三级会议的召开。因为路易十六提出的财政方案未能通过,三级会议迅速转化成国民会议。愤怒的群众冲击了巴士底狱。 在这场大革命的狂风暴雨之中,有一些人还尽力保持清醒。尼古拉·孔多塞(1743-1794)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革命的命运是与它解决这个引起革...  

评分

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是三级会议的召开。因为路易十六提出的财政方案未能通过,三级会议迅速转化成国民会议。愤怒的群众冲击了巴士底狱。 在这场大革命的狂风暴雨之中,有一些人还尽力保持清醒。尼古拉·孔多塞(1743-1794)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革命的命运是与它解决这个引起革...  

评分

书中是以1743年—1794年孔多塞一生的时间为记述顺序铺展开来,详尽地写了孔多塞的一生社会生活和从政经历,本书作者罗贝尔·巴丹德夫妇把他的一生分成了两个阶段部分,第一部分是孔多塞早期的数学家、哲学家身份生活状态;后者是其从政后的事迹。通过这种类似评论的传记写法,...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厚,但很好读,对了解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历史很有帮助,当时的各式人物也都刻画得栩栩如生。

评分

孔多塞提出的废除奴隶制,废除死刑,男女平等以及公共教育计划,无一不证明其思想的前瞻性。更令人敬佩的是,在残酷的党派斗争中,他依然能坚定自己的信念,群而不党。这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吧。

评分

假期去开模拟联合国会议,1793国民公会,正好代表孔多塞侯爵,于是买了这本书来看,真的很好w

评分

孔多塞,法兰西学院院士传奇的一生。他在逃亡期间写下《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为保护妻女而选择离婚,他51岁死于囚牢,留给女儿的话:你不要给任何人造成痛苦,这是伤天害理的。

评分

一个内向、社恐星人的伟大!读传记的好处就是会迅速喜欢上一个原本符号化的人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