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鲁迅研究 鲁迅 李欧梵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批评 文学研究 铁屋中的呐喊 现代文学
发表于2025-02-23
铁屋中的呐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心理学的角度回顾家庭和教育对鲁迅心理发展的影响,说明中国文学传统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第二部分是全书的中心,系统阐释鲁迅的文学创作,包括短篇小说、散文诗及杂文;第三部分论述鲁迅最后的十年,集中研究他对文学和政治关系的看法。通过这三个部分,作者试图重新描述出鲁迅真实的心路历程,揭示出鲁迅内在的深刻悖论与矛盾。
李欧梵,1939年生于河南,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哈佛大学博士。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印第安纳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哈佛大学等,现为哈佛大学东亚系荣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铁屋中的呐喊》《上海摩登》《西潮的彼岸》《狐狸洞话语》 等。
李欧梵先生被学界认为是继夏济安夏志清之后海外研究现代文学的的第二代华人学者。他常自喻为“狐狸型”学者,因为在学术上每每"喜新厌旧""东摸西碰"。学者王德威赞誉李欧梵"但开风气不为师""处处用功,而又无所计较"。在治学上,李欧梵多方出击,频频得胜,其著作更是纷芜庞杂,极尽"狐狸"之所能。他的老本行现代文学研究自不必说,一本《铁屋里的呐喊》就把被神化的鲁迅还原成"人"。在文化研究上面,一本《上海摩登》集现代都市文学、报纸期刊等诸多文化要素研究于一体,奠定其内地文化研究先锋的地位,其把张爱玲定位为现代文学史上都市文学的终结者,让人耳目一新。
此外,李欧梵当年赴美求学时多有寂寞,便以看电影、听音乐打发时间,由此竟也闯出一条新路,从而对电影工业特别是香港通俗电影有独树一帜的研究。还有,他对上至琼瑶下至王文华等通俗小说也有高见。甚至于日本动漫《风之谷》,他竟用来作为教授卡夫卡的"道具"。可谓大俗大雅,雅俗共赏。
在某种意义上,李欧梵并非甘于固守书斋学院的传统知识分子,他表现得更像是一位公共知识分子。现代性理论是他的"手术刀",中国现代文学是他的老本,文化研究是他的"新欢",通俗文化是他的"业余爱好"。
很多地方细致地提到鲁迅的“异质”,还是能给我一些新鲜的感受…
评分以鲁迅在小说集《呐喊》自序中那个经典的寓言故事为题,全面深入地分析鲁迅各类作品的文本,打破了大陆几十年惯有的革命化和神化思维,把一个孤独、敏感、异于常人,既充满战斗性,又带有明显的颓废和忧郁的鲁迅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关于鲁迅文本研究的上佳之作。
评分好像今天正值《狂人日记》发表100周年,缘分啊
评分我觉得研究真得需要看时代。如果早在三十年以前看的话,李欧梵先生的观点是振聋发聩的。但是无奈读得晚,鲁迅研究著作又车载斗量,本书旨在剥离鲁迅与革命紧密关系的过多强调看起来也不新鲜了。但是附录里面鲁迅与现代艺术与颓废与毕亚莱兹与裸体话的陈述很有意思。
评分李欧梵笔下的鲁迅是沟通过去和未来的一座桥梁,这种笔触伴随淡淡的忧伤,特别是对鲁迅晚年生活的描写。涉及文体,李欧梵也是透过文体对鲁迅人生的困惑、思想的转变、道路的选择进行深入的分析,是一部很全面细腻的鲁迅研究著作。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约从帝制结束起)的华人学者,第一代以夏济安夏志清为主,第二代以王德威李欧梵为主。李欧梵来交大四次讲座,第二讲即是鲁迅,我于是读起他的这本《铁屋中的呐喊》。共产党政权宣传的一部分优秀文人,有一个共同点,即在1949年之前去世,比如鲁迅逝世于1936...
评分新版语文教材中剔除鲁迅的文章,有赞有弹。弹者过于激动了,讨厌他只是一种逆反。赞者又未免高兴得太晚,真的先生在延安以来的造神运动中早就“滚蛋”了。而这本《铁屋中的呐喊》意在还原真的先生,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尽管他自己非常谦虚并自我节制,他的有些东西...
评分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约从帝制结束起)的华人学者,第一代以夏济安夏志清为主,第二代以王德威李欧梵为主。李欧梵来交大四次讲座,第二讲即是鲁迅,我于是读起他的这本《铁屋中的呐喊》。共产党政权宣传的一部分优秀文人,有一个共同点,即在1949年之前去世,比如鲁迅逝世于1936...
评分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约从帝制结束起)的华人学者,第一代以夏济安夏志清为主,第二代以王德威李欧梵为主。李欧梵来交大四次讲座,第二讲即是鲁迅,我于是读起他的这本《铁屋中的呐喊》。共产党政权宣传的一部分优秀文人,有一个共同点,即在1949年之前去世,比如鲁迅逝世于1936...
评分“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在我看,鲁迅的可贵,正在于他强烈的内省精神——敢于自视内心并解剖自我抉心自食的巨大勇气、对人性中阴郁与残忍的认识——人的存在的悲剧性认识,以及明知前面是无地却仍然不断走下去的荒谬英雄精神——自由意志与饱满丰盈的生...
铁屋中的呐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