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评传

鲁迅评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曹聚仁
出品人:
页数:337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
价格:2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108035448
丛书系列:曹聚仁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鲁迅
  • 曹聚仁
  • 传记
  • 鲁迅评传
  • 中国文学
  • 鲁迅研究
  • 现代文学
  • *三联@北京*
  • 鲁迅
  • 评传
  • 中国现代文学
  • 思想史
  • 文化批判
  • 经典著作
  • 文学评论
  • 人物传记
  • 民国文化
  • 知识分子精神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鲁迅评传(修订版)》内容简介:曹聚仁的《鲁迅评传》,在国内外众多关于鲁迅的传记和评传中,是极具个性的一本。作者与鲁迅,是同时代人,且是当时文坛交往甚密的文友,因此对鲁迅的了解、认识和评价,具有直接鲜活的印象,以及一般作者、研究者所无法企及的深入。曹聚仁曾对鲁迅说“与其把你写成一个‘神’,不如把你写成为一个‘人’的好”,写作时则保持“不需要仰视也不必俯瞰”的视角,对鲁迅的生平、脾性、家庭,师友多有揭示,对鲁迅的心路历程、社会人生、文艺政治等观念也多有阐发。作者写作此书,正是在上世纪50年代的香港——“可以自由地撰写鲁迅”特定的时空中,自然产生出的是极富特色的作品。作者对鲁迅的理解,能道他人所不能道者,即使在今天,对鲁迅研究乃至爱好者,也依然具有相当大的阅读和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曹聚仁《1900—1972),字挺岫,浙江浦江人(出生地蒋畈村现划属兰溪)。中国现代作家、学者、记者。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毕业。1921年到上海教书,后任上海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并从事写作,以散文创作立足文坛。30年代初主编《涛声》、《芒种》等刊物。1937年抗战开始,从书斋走向战场,任中央通讯社战地特派记者,曾采访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及东南战场,并主持《正气日报》编务。抗战胜利后回上海,在大学任教,同时从事新闻工作。1950年到香港,为多家报刊撰写专栏文章,并参与主办《循环日报》、《正午报》。1956年后,曾数次回大陆采访,并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1972年7月病逝于澳门。一生著述逾四千万言,生前出版成书约七十多种。

目录信息

曹聚仁作品系列总序
一 引言
二 绍兴一鲁迅的家乡
三 他的童年
四 少年时代的文艺修养
五 在日本
六 辛亥革命前后
七 民初的潜修生涯
八 托尼学说
九 《新青年》时代
十 在北京
十一 《阿Q正传》
十二 《北晨》副刊与《语丝》
十三 南行一在厦门
十四 广州九月
十五 上海十年间
十六 晚年
十七 《死》
十八 印象记
十九 性格
二十 日常生活
二十一 社会观
二十二 青年与青年问题
二十三 政治观
二十四“鲁迅风”——他的创作艺术
二十五 文艺观
二十六 人生观
二十七 他的家族
二十八 他的师友
二十九 闲话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在文风上受鲁迅的影响,可谓深矣,至今还洗不掉。早就想找一本他的传记看看,但又不敢看,因为他一度像孔子一样,是圣人。圣人是什么?圣人就是娼妓,人尽可夫。对找乐子的人要求爱情观,除了在今天的大陆嫖客身上——所谓穿起裤子讲道德——能仅见,一般大约是不可能的。但...

评分

现在越来越觉着环境对人或者思想的重要性。 以前听那些讲刚进公司的人得如何努力的事,因为每年都有一茬新人过来,如果你在属于你的这一年没有出人头地,那你就会被后来者淹没,时间不等人。 这段话放在这里,也合适。 一个人,得放在属于他的时代和背景中才能成为最真实的...  

评分

在鲁迅博物馆的小书店里看到这本书,大小轻重都很适合阅读,纸张颜色也柔和。于是卓越上买了来,开始补课。 新中国长大的孩子,都知道很多关于鲁迅先生的事。通读全书,不过是把印象中的记忆串联起来罢了。但是,鲁迅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仿佛越辨越不清了。 小时候从课本上学...  

评分

“史人”“妄人”曹聚仁 ———且说他《鲁迅评传》的硬伤 ◎ 朱 正 我自己反省,我并不是一个适当的写鲁迅传记的人,除了史人的态度,论事比较客观一点。 曹聚仁《鲁迅评传》第二十九章 怎样的人物笔下,...  

评分

“史人”“妄人”曹聚仁 ———且说他《鲁迅评传》的硬伤 ◎ 朱 正 我自己反省,我并不是一个适当的写鲁迅传记的人,除了史人的态度,论事比较客观一点。 曹聚仁《鲁迅评传》第二十九章 怎样的人物笔下,...  

用户评价

评分

上架建议:读书笔记 适宜人群:香港人

评分

不愧为全面了解鲁迅的一本传记,需结合鲁迅作品一起看。

评分

大先生的传记现在我过目的也有好几种了,曹聚仁这一本虽然小硬伤频频,但以精神气而论,得其仿佛。尤其曹毕竟有亲身经历在,个别说法可以商榷,但不容漠视。此外,要感谢责编细致的编校工作。

评分

上架建议:读书笔记 适宜人群:香港人

评分

史实存在很多问题,详见朱正批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