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说译丛(第一集)》一九二二年五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署周作人译。其中鲁迅译九篇,周作人译十八篇,周建人译三篇。此前周作人已有翻译的短篇小说集《点滴》问世,《现代小说译丛》继乎其后,都体现了以白话文来介绍“弱小民族文学”的实绩。冠名“第一集”,似乎预告有个大的计划,如同当初《域外小说集》之打算“继续下去,积少成多,也可以约略绍介了各国名家的著作了”。然而续集未及开译,兄弟即告失和,这计划也就中断了。
读这本应该就是为了了解周氏兄弟在小说上的品位。但是因为太具有时代的局限性,所以其实我自己读起来是并不怎么享受的,权当研究……说错了,权当打卡。 个人比较喜欢的是《省会》,把一个回乡人对过去及青春的思绪刻画得栩栩如生。但是整篇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小说”,有点像散...
评分读这本应该就是为了了解周氏兄弟在小说上的品位。但是因为太具有时代的局限性,所以其实我自己读起来是并不怎么享受的,权当研究……说错了,权当打卡。 个人比较喜欢的是《省会》,把一个回乡人对过去及青春的思绪刻画得栩栩如生。但是整篇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小说”,有点像散...
评分《现代小说译丛》远没有《域外小说集》佶屈聱牙,但语言仍与如今不同。如《省会》里“悲凉的夜晚,笼罩了懒懒的摇荡着的伏尔迦的川水,和沿岸的群山,和远远的隔岸的森林的葱茏的景色”,读出来险些要闪了舌头,然而细品却又是朴拙的优美的,忍不住一读再度。 印象最深的一篇是...
评分《现代小说译丛》远没有《域外小说集》佶屈聱牙,但语言仍与如今不同。如《省会》里“悲凉的夜晚,笼罩了懒懒的摇荡着的伏尔迦的川水,和沿岸的群山,和远远的隔岸的森林的葱茏的景色”,读出来险些要闪了舌头,然而细品却又是朴拙的优美的,忍不住一读再度。 印象最深的一篇是...
评分读这本应该就是为了了解周氏兄弟在小说上的品位。但是因为太具有时代的局限性,所以其实我自己读起来是并不怎么享受的,权当研究……说错了,权当打卡。 个人比较喜欢的是《省会》,把一个回乡人对过去及青春的思绪刻画得栩栩如生。但是整篇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小说”,有点像散...
以白话文介绍被侮辱与损害的弱小民族文学之实绩。俄、波、保、爱尔、西、希、芬、亚美诸国。安特莱夫《黯澹的烟霭里》俄革命党人回乡离乡模式的再现。《书籍》文学者启蒙的幻灭,不识字的孩子。篇尾又是快活的空气里隐藏着大悲哀。契里诃夫《连翘》“人生这种卑下的散文”和卢卡契的散文旨意相巧合。雏形阶段的心理小说。《省会》和《故乡》一般返乡,却更为绝望:青年时代的峥嵘岁月构成中年警官一直回溯的念想,回忆却抵不过平庸无聊的现实:我们的生命是在太短,什么都和自己一同过去了。阿尔志跋绥夫《幸福》中烂了鼻子的妓女赛式加为求得生存而忍受施虐狂在雪地上的毒打。《医生》关于俄国犹太人被虐杀的历史背景。跋佐夫《战争中的威尔珂》亢德《疯姑娘》或影响祝福的创作。亚勒吉阿《父亲在亚美利加》父亲逃离饥饿的家庭,留下孤儿寡母。
评分读完,还是最喜欢《书籍》,《黯澹的烟霭里》和《省会》也很棒。接触了鲁迅大量的翻译作品后会对他语言风格的形成有更全面的认识,也更体会到了对一个作家来说靠谱的文学资源是多么重要。19世纪后期的俄国文学处在黄金期,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来现代文学也是成就斐然,更有意思的是,这两国文学的气质竟亦有相似之处,语言的沉郁,节奏的迟缓,对人生困境的反复表现。大体上这些译介的作家都对人充满了失望,都认为人从根本上无法被接受和谅解,都对人的不幸感受敏锐,但同时也指出没有人是全然无辜的。我觉得鲁迅在这些作家身上找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诚实的表达和模糊的立场。事实上对细节的真实的掌握越是精到,全面,深入,立场就越不可能清楚。而这时候,作品才能形成它自身的规律,走向属于它的必然。
评分这也是一本许多很短的小说组成的书,因为是竖版,读起来也颇为费劲。语言虽然并不是文言,但是读起来还是有些难懂。 书里许多的故事都突出一种矛盾,一面是现实的状况,一面是理想中的自己。对个人的心理描写笔墨很重,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很强烈的矛盾纠结甚至绝望的心理。 也许只有这样把悲剧撕开流血的文字,才能让人引起反思吧。 医生里那种极度悲悯又无比痛恨的矛盾心理,幸福里那种麻木冷漠,甚至对自己都是如此,为了能获得一点点,付出极其惨痛的代价。 每一篇故事都能让人痛苦,让人深思,作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评分人间万象在这里轮番上演着,从初生之儿一掌成痴儿到少年间朦胧的初恋,从低卑求生妓女到掌握生死的医生…… 小说间轮换的剧情是人生多重面目的切换,他们都不是你完全的生活,却可以照见你生活的一部分。在一个人的阅读里回归自己,关照自己。 与《域外》里相比,白话文固然好懂,但确实较于文言语体附带的意境美与悠柔美稍逊一筹。 多作的篇后留笔亦是诚恳,既有时代背景也有作者评价,助于更深地把握对小说,对“人的文学”的理解。
评分【藏书阁打卡】读这一批译作的时候,心里很是感动。译后记对阅读很有帮助。鲁迅译的小说,使我想象家国的风暴对他阅读趣味、翻译选择以及写作的影响。俄国那几篇不出意料,,《医生》那一篇医生的心理挣扎,真是真实而艺术的呈现;芬兰作家的《冯姑娘》、《父亲在亚美利加》在平静的日常表象上透出深沉的悲惨来。我还很爱周建人翻译的梭罗古勃《微笑》、《白母亲》,厌世气息扑面而来,最近丧得无法自拔的张某很想读读他的《小鬼》,——周建人的阅读与翻译趣味,真是迷人。读周作人的译作《老乳母》,读到最后两段忍不住叹气,他的文笔果然是三兄弟里最好的啊,而他翻译的《我的姑母》、《犹太人》、《父亲拿洋灯回来的时候》等作品,都令我印象深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