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笔》一书中收录了芥川《罗生门》《竹丛中》《鼻子》《绝笔》等短篇小说,芥川的作品更多关注社会丑恶现象,但很少直接评论,而仅用冷峻的文笔和简洁有力的语言来陈述,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
编辑推荐
1.鲁迅等民国大家合译的芥川龙之介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珍稀译著。
2.日本短篇小说巨擘、大正文坛“鬼才”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合集,除收录《罗生门》《鼻子》等名作外,还收录了芥川游历中国时的珍稀作品《南京的基督》《湖南的扇子》等。
3.国家图书馆典藏书系,不可错失的译著经典。
作者简介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近代著名作家,有“鬼才”之誉。他与森鸥外、夏目漱石被称为20世纪前半叶日本文坛三巨匠。35岁时自杀。一生短暂,写了超过150篇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篇幅很短,取材新颖,情节新奇甚至诡异。作品关注社会丑恶现象,但很少直接评论,而仅用冷峻的文笔和简洁有力的语言来陈述,便让读者深深感觉到其丑恶性,因此彰显其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其代表作品如《竹林中》《罗生门》(改编为电影《罗生门》)已然成为世界性的经典之作。
译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其主要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坟》等。
有很多书一边看一边就想着应要重读十遍百遍。 罗生门,樹中,竟不敢说黑泽明的电影有原文这般耐人寻味。 鼻子,南京的基督,湖南的扇子,蘸着被杀头的人血的可以治病饼干。没有一字点评,一句感叹,对人性的解剖竟让人时时迟滞,必须暂停阅读,停下来叹一口气。 先生到中国...
评分 评分有很多书一边看一边就想着应要重读十遍百遍。 罗生门,樹中,竟不敢说黑泽明的电影有原文这般耐人寻味。 鼻子,南京的基督,湖南的扇子,蘸着被杀头的人血的可以治病饼干。没有一字点评,一句感叹,对人性的解剖竟让人时时迟滞,必须暂停阅读,停下来叹一口气。 先生到中国...
评分其实鲁迅的译文我早就读过,而且其中大多数篇章我也有其他译者的译文,但仍旧买了。原因在于: 1.我实在是太喜欢芥川了,最先读到的译本是林少华翻译的。尽管林少华以翻译村上的《挪威的森林》而闻名,但我认识他始自于芥川,他对芥川的评介我也认为很到位:芥川很喜欢卖弄深沉...
评分本书的腰封上烙印着这句:“芥川的伟大,非鲁迅译不出”,起始认为是夸张之笔,继阅读展开来,又觉得这句话总结得贴切。译者水平对受欢迎的程度的影响是在想象之上。 芥川龙之介出生于明治二十五年的东京,后被芥川家收养,芥川家为旧式封建家族,想来自小被封建社会气息包围的...
很多短篇小说都看过了,确实经典;游记写得很一般,扣分是因为不喜欢他眼中的旧中国。
评分松田龙平饰演了NHK的〈上海の芥川龙之介〉,赶那之前专门来看〈上海游记〉的原稿。芥川是在“古纸堆里”认识中国的,面对当时现实里的中国,那感受成了堪比现代“巴黎综合症”一样的“上海综合症”啊。。。最后是一封芥川的绝笔遗书,死亡是如此有活力,闻者不该愧之怜悯。
评分近期不想看除了东野圭吾以外的日本作家的书了,不对胃口。
评分民国译文十分带感。还是几篇经典好看,游记没什么意思。
评分很多短篇小说都看过了,确实经典;游记写得很一般,扣分是因为不喜欢他眼中的旧中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