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港颱齣版 阿倫特 漢娜·阿倫特 政治 思想 社會學 社會 知識分子
发表于2025-02-02
黑暗時代群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漢娜.鄂蘭論萊辛、羅莎.盧森堡、卡爾.雅斯培、華特.班雅明……
19世紀末與20世紀前半葉,是個政治大災難、道德大淪喪、藝術與科學卻突飛猛進的時代,這裡所論的正是那個時代的知識份子。
一個最黑暗,也是思想文化最燦爛的年代, 鄂蘭與這些精采的人在同一時空中交會。
本書是20世紀重要思想傢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1906-1975)於20世紀70年代完成的著作。鄂蘭被譽為是20世紀最偉大,最具原創性的思想傢之一。
她在書中所論的都是20世紀前半葉的知識份子,都是她身邊熟識的人。處在上一世紀上半葉的歐洲學術文化中心,一個最黑暗,也是思想文化最燦爛的年代。
「黑暗時代」一詞齣自德國詩人布萊希特的名詩〈緻後代子孫〉,指的是20世紀黑暗現實中無所不在的恐怖。
漢娜.鄂蘭認為,本書中她所談到的幾位人物──包括萊辛、羅莎.盧森堡、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卡爾.雅斯培、伊薩.迪內森、賀曼.布羅赫、華特.班雅明、貝托爾特.布萊希特、華特馬爾.居裏安與藍道.賈雷爾──照亮瞭那個時代的黑暗。
漢娜.鄂蘭相信,「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時代,人都有期望光明的權利,而光明與其說是來自於理論與觀念,不如說是來自於凡夫俗子所發齣的螢螢微光,在他們的起居作息中,這微光雖然搖曳不定,但卻照亮周遭,並在他們的有生之年流瀉於大地之上。」正是基於這樣的信念,乃有瞭這組群像的勾勒。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1906-1975)
被譽為是20世紀最偉大,最具原創性的思想傢之一,早年跟隨海德格、雅斯培。1933年納粹上颱後流亡巴黎,1941年到美國,先後在普林斯頓、哥倫比亞、紐約新學院(New School)任教。
她的思想重點在於:對極權主義、政治實踐(如革命、暴力、權力)以及公共空間等議題的思辨。她的著作如《心智生命》(The Life of the Mind)、《極權主義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人的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皆是社會、政治哲學的扛鼎之著。
鄂蘭於1975年去世後,美國學界齣現「鄂蘭研究」,儼然成為一個學派,稱為「鄂蘭派」。
阿甘本對同時代人的闡說或許受阿倫特的影響
評分我讀的其實是這個封麵的新版。
評分第一本阿倫特,超齣閱讀能力的書。知識儲備不夠,書中“群像”除瞭羅莎盧森堡以外我都是第一次知道。
評分譯者的語言非常棒誒。簡體版沒讀進去,就買個繁體版。
評分即使在最黑暗的時代,人都有期望光明的權利,而光明與其說是來自於理論和觀念,不如說時來自於凡夫俗子所發齣的瑩瑩微光,在他們的起居作息中,這微光雖搖曳不定,但卻照亮周圍,並在他們有生之年流瀉於大地之上
——读《黑暗时代的人们》之“瓦尔特.本雅明” “今天,文人给我们的印象毋宁说是无害的和边缘性的,仿佛他实际就等同于一个总是有点喜剧色彩的学者形象。本雅明,这个感到和法国如此亲近,以致其语言对他来说变成他存在的‘一种借口’的人,也许知道‘文人’在革命前的法国...
評分昨天读汉娜·阿伦特的这本书一直到凌晨两点。好久没有这种不能放下一本书的感觉了。虽然即便这样连续不停的读了五个小时左右却还是没有把这本书读完。 最喜欢最开始那篇思考莱辛的文章,看到题目我还以为是多丽丝·莱辛,但后来一想这两个人似乎不是同时代的。不管怎样,我并...
評分罗莎卢森堡 这是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的礼赞, 是一个思想家对另一个思想家的仰慕, 是一个在黑暗中有幸逃生者对另一个被黑暗扼杀的人的悼念。 汉纳阿伦特--罗莎卢森堡,同为欧洲犹太人和知识女性,都是对德意志怀有复杂情感的德语人士,对哲学和政治都有深刻研究的学者,显...
評分 評分作为一个逻辑异常清晰的学者,汉娜•阿伦特的存在显然是超乎性别的。然而阿伦特的女性特质却又是完全不能被忽略的部分,因为无论是她的热情或是敏锐都与其直接相关。几乎是源于一种直觉,阿伦特总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历史的脉动与矛盾,并从中找到人性的位置。 《黑暗时...
黑暗時代群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