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時代群像

黑暗時代群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立緖文化
作者: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出品人:
页数:400
译者:鄧伯宸
出版时间:2016-11
价格:NTD 39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6360073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港台出版
  • 阿伦特
  • 汉娜·阿伦特
  • 政治
  • 思想
  • 社会学
  • 社会
  • 知识分子
  • 历史小说
  • 架空历史
  • 黑暗时代
  • 群像剧
  • 战争
  • 权力斗争
  • 政治
  • 中世纪
  • 史诗
  • 冒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漢娜.鄂蘭論萊辛、羅莎.盧森堡、卡爾.雅斯培、華特.班雅明……

19世紀末與20世紀前半葉,是個政治大災難、道德大淪喪、藝術與科學卻突飛猛進的時代,這裡所論的正是那個時代的知識份子。

一個最黑暗,也是思想文化最燦爛的年代, 鄂蘭與這些精采的人在同一時空中交會。

本書是20世紀重要思想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1906-1975)於20世紀70年代完成的著作。鄂蘭被譽為是20世紀最偉大,最具原創性的思想家之一。

她在書中所論的都是20世紀前半葉的知識份子,都是她身邊熟識的人。處在上一世紀上半葉的歐洲學術文化中心,一個最黑暗,也是思想文化最燦爛的年代。

「黑暗時代」一詞出自德國詩人布萊希特的名詩〈致後代子孫〉,指的是20世紀黑暗現實中無所不在的恐怖。

漢娜.鄂蘭認為,本書中她所談到的幾位人物──包括萊辛、羅莎.盧森堡、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卡爾.雅斯培、伊薩.迪內森、賀曼.布羅赫、華特.班雅明、貝托爾特.布萊希特、華特馬爾.居里安與藍道.賈雷爾──照亮了那個時代的黑暗。

漢娜.鄂蘭相信,「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時代,人都有期望光明的權利,而光明與其說是來自於理論與觀念,不如說是來自於凡夫俗子所發出的螢螢微光,在他們的起居作息中,這微光雖然搖曳不定,但卻照亮周遭,並在他們的有生之年流瀉於大地之上。」正是基於這樣的信念,乃有了這組群像的勾勒。

作者简介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1906-1975)

被譽為是20世紀最偉大,最具原創性的思想家之一,早年跟隨海德格、雅斯培。1933年納粹上台後流亡巴黎,1941年到美國,先後在普林斯頓、哥倫比亞、紐約新學院(New School)任教。

她的思想重點在於:對極權主義、政治實踐(如革命、暴力、權力)以及公共空間等議題的思辨。她的著作如《心智生命》(The Life of the Mind)、《極權主義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人的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皆是社會、政治哲學的扛鼎之著。

鄂蘭於1975年去世後,美國學界出現「鄂蘭研究」,儼然成為一個學派,稱為「鄂蘭派」。

目录信息

作者序
1黑暗時代的人本精神
兼論萊辛 Gotthold Ephraim Lessing, 1729-1781
德國啟蒙運動時期最重要的作家和文藝理論家之一
2玫瑰的名字
羅莎.盧森堡 Rosa Luxemburg, 1871-1919
德國左派革命家。德國共產黨綱起草人。
3世界公民○1
頌:卡爾.雅斯培Karl Jaspers, 1883-1969
二十世紀德國的存在哲學大師
4世界公民○2
卡爾.雅斯培Karl Jaspers, 1883-1969
二十世紀德國的存在哲學大師
5遠離非洲
伊薩.迪內森Isak Dinesen, 1885-1963
《遠離非洲》、《芭比的盛宴》作者
6勉為其難的詩人
賀曼.布羅赫Hermann Broch, 1886-1951
德國重要作家
7最後的歐洲人
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
二十世紀重要哲學家
8我們曾作為『光明的一代而生活』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 1898-1956
德國戲劇鉅擘
9重新肯定佛洛斯特、惠特曼和威廉斯
藍道.賈雷爾Randall Jarrell, 1914-1965
美國詩人、小說家、評論家
10論反猶太主義
華特馬爾.居里安Waldemar Gurian, 1903-1954
德國重要政論家與作家
11一個坐上聖彼得大位上的基督徒
安捷羅.朱塞佩.隆加里Angelo Giuseppe Roncalli, 1881-1963
即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是現代史上最重要、也是最具聲望的教宗之一。
附錄:漢娜.鄂蘭 極權主義理論成經典/林博文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作为一个逻辑异常清晰的学者,汉娜•阿伦特的存在显然是超乎性别的。然而阿伦特的女性特质却又是完全不能被忽略的部分,因为无论是她的热情或是敏锐都与其直接相关。几乎是源于一种直觉,阿伦特总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历史的脉动与矛盾,并从中找到人性的位置。 《黑暗时...  

评分

昨天读汉娜·阿伦特的这本书一直到凌晨两点。好久没有这种不能放下一本书的感觉了。虽然即便这样连续不停的读了五个小时左右却还是没有把这本书读完。 最喜欢最开始那篇思考莱辛的文章,看到题目我还以为是多丽丝·莱辛,但后来一想这两个人似乎不是同时代的。不管怎样,我并...  

评分

评分

汉娜•阿伦特的《黑暗时代的人们》,很容易让人想起苏珊•桑塔格的《在土星的标志下》来。 当然,俩人并无瓜葛,基本是两代人。当前者,在一九四○年代以来的“黑暗时代”作出自己的政治思考时,后者,还是一个大学刚毕业的思考着艺术和美学问题的学生,忙于“对抗平庸、对...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读的其实是这个封面的新版。

评分

译者的语言非常棒诶。简体版没读进去,就买个繁体版。

评分

阿甘本对同时代人的阐说或许受阿伦特的影响

评分

即使在最黑暗的时代,人都有期望光明的权利,而光明与其说是来自于理论和观念,不如说时来自于凡夫俗子所发出的瑩瑩微光,在他们的起居作息中,这微光虽摇曳不定,但却照亮周围,并在他们有生之年流泻于大地之上

评分

我读的其实是这个封面的新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