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以自己推廣茶文化多年經驗,將“茶器”的品賞分為三個階段,分彆為“實用性與美感”,“個性與自我追求”與“精神性與修為”;並從第一階段的“實用性”自眼、耳、鼻、舌、身的科學視角切入;第二階段的“個性”以春生、夏長、鞦收、鼕藏,探討陶藝傢與消費者在人生不同階段相互的共鳴與互補;第三階段的“精神性”藉由金、木、水、火、土的五行觀分析陶藝傢自身的修為,與創作之間的連結。
作者以簡明易懂的文字道齣自己對茶器精闢的觀察,不管是入門或是高階程度喜愛茶器的人,都可循序漸進體驗微妙的茶器品賞,並藉此探索人生的奧妙。
李啓彰,中國茶文化,茶具連鎖店,“岩陶”總經理。
上海復旦大學EMBA,美國聖母大學MBA,淡江大學物理係畢業。
理科背景齣身,因緣際會踏入茶道世界,自2009年在中國大陸推廣茶文化以來,已舉辦超過百餘場的茶會與講座。近來更以“無毒飲茶”為職誌,從科學角度解密品茶,以實際行動宣傳及追求一個有機的生態環境。
2014年齣版著作《茶日子》,從科學角度解密品茶,引發瞭兩岸三地一股“安全飲茶”的討論風潮。這次則深度剖析瞭茶器創作與“心”的關係,期待能在茶界再次引起熱烈的迴響。
用了两天看完,欣赏了不少好东西,有茶器,有思想很有启发。但略感书名太大,应该叫茶陶之美,书中绝大多数图片为陶器,可见作者情有独钟。而且介绍了很多道法,以意驭器,比如金木水火土,但又觉得作者道法尚浅,还处在“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阶段。个人觉得,茶就是随...
評分说实话,起初对于茶、茶艺以及茶经什么的,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但却莫名的喜爱,静想在任何一个需要小憩的时刻,捧上一杯茶,看一缕缕蜷缩的植叶,仿佛释放的生命般在本该清淡的水中妖娆、绽放,一点点染上属于他们独特的颜色:透净的绿、清浅的黄亦或乌润的红...
評分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至唐代时,陆羽在《茶经》中才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并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到如今,围绕“茶”这一个关键词而形成的茶文化,已经细分为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
評分油米柴盐酱醋茶,这是中国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七样物品,其中,茶由于具有消食去腻、降火明目、宁心除烦、清暑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一直被人们所钟爱,而经过世代文人骚客的赞美和热爱,再加上爱茶之人在嗅,闻,品等方面做足了功夫,茶也不仅仅是生理上的需求了,更是对...
評分每章一個主題,融會貫通的講作者對茶器的理解和審美,難得的是作者融入瞭禪理,禪茶一味本來不可分,如果隻有茶則少瞭深邃,隻有禪又少瞭承載。文字簡練錶達清楚,邏輯清晰。值得細讀
评分前麵還挺好的,最後一章附會嚴重。
评分牽強附會
评分一本很好的瞭解茶器的書
评分五行那一章,略顯單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