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以自己推广茶文化多年经验,将“茶器”的品赏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实用性与美感”,“个性与自我追求”与“精神性与修为”;并从第一阶段的“实用性”自眼、耳、鼻、舌、身的科学视角切入;第二阶段的“个性”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探讨陶艺家与消费者在人生不同阶段相互的共鸣与互补;第三阶段的“精神性”藉由金、木、水、火、土的五行观分析陶艺家自身的修为,与创作之间的连结。
作者以简明易懂的文字道出自己对茶器精辟的观察,不管是入门或是高阶程度喜爱茶器的人,都可循序渐进体验微妙的茶器品赏,并藉此探索人生的奥妙。
李启彰,中国茶文化,茶具连锁店,“岩陶”总经理。
上海复旦大学EMBA,美国圣母大学MBA,淡江大学物理系毕业。
理科背景出身,因缘际会踏入茶道世界,自2009年在中国大陆推广茶文化以来,已举办超过百余场的茶会与讲座。近来更以“无毒饮茶”为职志,从科学角度解密品茶,以实际行动宣传及追求一个有机的生态环境。
2014年出版著作《茶日子》,从科学角度解密品茶,引发了两岸三地一股“安全饮茶”的讨论风潮。这次则深度剖析了茶器创作与“心”的关系,期待能在茶界再次引起热烈的回响。
李启彰,中国茶文化,茶具连锁店,“岩陶”总经理。上海复旦大学EMBA,美国圣母大学MBA,淡江大学物理系毕业。理科背景出身,因缘际会踏入茶道世界,自2009年在中国大陆推广茶文化以来,已举办超过百余场的茶会与讲座。近来更以“无毒饮茶”为职志,从科学角度解密品茶,以实际...
评分《茶器之美》书评:茶文化之茶器探究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所谓的茶文化是指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中国茶从茶马古道之路...
评分用了两天看完,欣赏了不少好东西,有茶器,有思想很有启发。但略感书名太大,应该叫茶陶之美,书中绝大多数图片为陶器,可见作者情有独钟。而且介绍了很多道法,以意驭器,比如金木水火土,但又觉得作者道法尚浅,还处在“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阶段。个人觉得,茶就是随...
评分文 | 戴文子 【注:本书评系属原创,转载刊发等事宜请先豆邮获得授权。】 犹记得小时候,有一段时间父母工作繁忙,把我托付给住在农村的外公外婆看管。外公面貌黝黑、身材精瘦,虽已退休多年,平日里却根本闲不下来。常常是天还没亮,外公便跑到离家不远的山上寻些枯枝朽木,然...
评分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其实自己也算是个喜爱饮茶的人,当然这一嗜好的养成,全靠家里有个爱喝茶的爹,我爹爱喝茶到什么程度呢?大夏天不管再怎么热都要沏上一壶普洱或是铁观音,第一道都是滤去不要的,第二道的茶叶一泡出来的味道,真的是可以用...
五行那一章,略显单薄。
评分五行那一章,略显单薄。
评分茶器之美,很美。想了解更多,求中
评分每章一个主题,融会贯通的讲作者对茶器的理解和审美,难得的是作者融入了禅理,禅茶一味本来不可分,如果只有茶则少了深邃,只有禅又少了承载。文字简练表达清楚,逻辑清晰。值得细读
评分写的好不好,我不评价,单纯的不喜欢作者喜欢的陶瓷茶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