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录了T. E.劳伦斯在沙漠中的战争回忆,被公认为“英语文学中最伟大的现代史诗”。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劳伦斯毅然放弃考古工作,进入开罗军事情报部,负责中东地区的情报收集及战略建议。当时英军认为,以承诺让阿拉伯人在战后独立为名,使阿拉伯建国主义者与英国站在同一阵线,由内陆起兵反抗统治他们多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将有助于协约国在中东地区取得压倒性胜利。劳伦斯在因缘际会于1916年底成为阿拉伯起义运动领袖之一费萨尔阵营中的英军联络官,也成为巴勒斯坦战役的决定性人物。自此至1918年,劳伦斯巧用机谋,在阿拉伯部落间引燃独立建国的燎原之火,善用阿拉伯部落擅长的游击战略,以及阿拉伯沙漠漫无边际、变化难测的特性,率领三千阿拉伯起义军,神出鬼没,专事破坏土耳其的补给铁路,牵制了五万以上的土耳其正规部队,创下历史上代价最小而获利巨大的战果。
T. E.劳伦斯(1888-1935),英国军官、外交官。1910年至1914年间,担任大英博物馆在幼发拉底河畔的卡赫美士考古队的助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投笔从戎,先在伦敦的参谋总部地理部门工作,后奉派至开罗的情报部门。1916年,阿拉伯建国主义者起身反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劳伦斯前往麦加收集情报,后在形势推动下成为阿拉伯起义团体的英军联络官。1919年,成为英国参与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成员,致力于推进阿拉伯独立。尽管劳伦斯努力不懈,叙利亚、巴勒斯坦和伊拉克依旧成为法国和英国的托管地。1921年担任英国殖民部中东署阿拉伯事务顾问,次年辞去该职务,加入英国皇家空军,担任地勤技师。
在军事上,他是巴勒斯坦战役的决定性人物,当代战略专家贝文•亚历山大把他和拿破仑、毛泽东、隆美尔等人并列,认为他是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将领之一,对游击战的理论发明贡献尤多。劳伦斯的著作还有散文体译作《荷马的奥德赛》和《十字军城堡》《铸造厂》等。
写作完美,可读性极烂,细处纤细,大局跳跃。 此作最诚实的主旨其实是 "忏悔",是一个本性为学者和诗人的军人写给自己和自己的祖国的。个人认为这本书虽然优秀而且独一无二,但不是写给大多数人的,绝不是那种近一百年后某个想增加文史修养的读者突然可以随手捡起来看的“经典...
评分我没有读过这本书,史惠风也是我的老师。他可能不是专攻翻译的,可是文学方面,特别是英美文学方面很有造诣的
评分我没有读过这本书,史惠风也是我的老师。他可能不是专攻翻译的,可是文学方面,特别是英美文学方面很有造诣的
评分T.E.劳伦斯是典型的英国人,隐忍,深刻,黑暗,痛苦且智慧。在那个神奇的国度,德昆西在牛津街一遍又一遍地漫游,寻找他不存在的恋人;兰姆眼中含泪,饱含同情,望着路边跑过的黑乎乎的扫烟囱的小男孩;哈兹里特坐在窗前,摊开稿纸,用冷静的笔触刻画人的虚伪……那里还有布莱...
评分或许只能用神奇这个词来描述这位劳伦斯,精彩的一生就不用我去多说,就连死也能用“离奇”一词来形容。 其在功成名就后,居然以假名重新加入空军,作为普通一兵服役十二年,再退出现役两个月后,骑摩托车回家途中,为躲开两位骑自行车者而摔出车外,头部严重受伤,六天后,去世...
像流水账,可读性太差
评分看的有点吃力,更像是一部日记。从某些一笔带过的段落可以体会到当时的艰辛
评分阿拉伯的铁道游击队
评分这本书名不见经传,但提到阿拉伯的劳伦斯则是如雷贯耳。不错,本书就是传奇人物劳伦斯参与的阿拉伯反抗奥斯曼帝国争取独立运动的自述。情节曲折,文字优美,如亲临各种历史事件。但二位主人公中,劳伦斯一生不想被名所累,最后因摩托车事故丧身;另外一位先知穆罕穆德的后代阿希姆家族的费萨尔先被法军赶出大马士革,后在英国支持下成为伊拉克的国王,后面大家都知道了。
评分脑子好的人干什么像什么,连写的回忆录都这么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