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与中国之道

儒家思想与中国之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作者:陈赟
出品人:
页数:373
译者:
出版时间:2016-9
价格:5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8160551
丛书系列:启真·文史丛刊
图书标签:
  • 中国哲学
  • 陈赟
  • 儒学
  • 宗教
  • 历史
  • 儒家
  • 中国社会
  •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儒家思想
  • 中国之道
  • 传统文化
  • 哲学思想
  • 修身之道
  • 社会治理
  • 道德伦理
  • 历史演变
  • 经典解读
  • 文化传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古今中西之争为大背景,对儒家的精神气质、思想架构、成人之道、政教体系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考察。该书从宋明儒佛之辨的梳理出发,引出在中西之争的大时代情境中儒学的自我归正问题,又从文明论高度思考儒家思想与中华民族复兴、世界格局转变之间的深刻关联。该书不仅对古典儒学有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而且,本着儒家的立场对时代问题做了独特而富有深度的辨析,提供了一种立足于儒家思想而思考中国道路的可能性。

中国未来的发展离开儒家的视野是不可理解的,然而儒家的价值和理念需要面对当下问题做出回应,从而构成我们与过去的历史和未来发展之间的链条。陈赟收录在本书中的文字,体现出深研经史基础上的中国道路探索,值得关注。

—— 干春松(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在《儒家思想与中国之道》一书中,陈赟游走于古今、中西之间,对当下中国思想界所关心的中国之道与文明复兴等重大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

—— 唐文明(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作者简介

陈赟,男,1973 年生,安徽怀远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博士, 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回归真实的存在——王船山哲学的阐释》(2002,2007,2015)、《困境中的中国现代性意识》(2005)、《中庸的思想》(2007)、《天下或天地之间:中国思想的古典视域》(2007)、《现时代的精神生活》(2008)等,另有学术论文100 多篇在海内外发表,作品多次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

目录信息

第一卷 儒家思想与中国之道的奠基
“学而时习之”与儒家思想的开端 3
“里仁”与人的存在方式 35
从“知天命”到“耳顺”:孔子与中国之道 55
天—地—人:儒家思想的基本构架 87
《周易》的阴阳学说及其对实在的理解 108
仁道与“轴心时代”中国的政教典范 117
“绝地天通”与中国政教结构的开端 134
“家天下”与“天下一家”:三代政教的精神 150
第二卷 从儒佛之辨到中西之争:儒家思想的归正
中的思想、中国的成立与儒学的道统论 175
儒佛之辨:理学的一个向度 194
出入西学,反诸六经:论儒学的当代开展 221
中国精神、经学知识结构与中西之辨 228
晚年熊十力的本体论转变 245
熊十力对哲学与科学的区分及其文化蕴含 267
“儒学地思考”与儒学的自我归正 277
第三卷 儒家思想、中国道路与文明复兴
文明论视野中的大陆儒学复兴 287
中国道路的核心是生活方式 310
儒家复兴与治理精神之重建 318
历史文化意识与世俗的超越 334
“去家化”与“再家化”:当代精神生活的内在张力 344
自由主义与儒家:评许纪霖教授新文化运动的论述 357
参考文献 367
后记 372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此书为作者的论文集。 作者在此书中体现了深厚的经史基础,与金冯学派一贯的思辨性。 感兴趣的是其对儒家政教体系的深入考察与辨析。书中也体现了作者对中国道路的思考。作者在唐牟之间,似乎更偏爱唐君毅先生。

评分

此书为作者的论文集。 作者在此书中体现了深厚的经史基础,与金冯学派一贯的思辨性。 感兴趣的是其对儒家政教体系的深入考察与辨析。书中也体现了作者对中国道路的思考。作者在唐牟之间,似乎更偏爱唐君毅先生。

评分

此书为作者的论文集。 作者在此书中体现了深厚的经史基础,与金冯学派一贯的思辨性。 感兴趣的是其对儒家政教体系的深入考察与辨析。书中也体现了作者对中国道路的思考。作者在唐牟之间,似乎更偏爱唐君毅先生。

评分

此书为作者的论文集。 作者在此书中体现了深厚的经史基础,与金冯学派一贯的思辨性。 感兴趣的是其对儒家政教体系的深入考察与辨析。书中也体现了作者对中国道路的思考。作者在唐牟之间,似乎更偏爱唐君毅先生。

评分

此书为作者的论文集。 作者在此书中体现了深厚的经史基础,与金冯学派一贯的思辨性。 感兴趣的是其对儒家政教体系的深入考察与辨析。书中也体现了作者对中国道路的思考。作者在唐牟之间,似乎更偏爱唐君毅先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