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颠覆本土文化的现象,我们都已司空见惯。它究竟是利是弊?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泰勒•考恩通过其力作《创造性破坏》,对这个激烈争论的话题提出了令人瞩目的原创性论述,试图向读者证明:文化的“破坏”带来的不是艺术之死,而是更为多彩的文化多样化。作者毫不讳言全球化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力,但同时以“创造性破坏”来鼓励人们对全球化下的世界文化发展持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通过严谨的论证和丰富的实例,作者指出: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不是一种新现象,而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常态。
★★★ ★★★
考恩先生在《创造性破坏》中巧妙地立论,入侵是双向的。的确,如此长的时间以来,很难准确说出在何处一种文化开始而在哪里另一种文化结束。无论哪里的人们,几乎所有被认为出于原住民的文化产品,都有赖于贸易带来的文化交流。——大卫•亨德森,《华尔街日报》
一本简短但是丰富的著作……本书的基本观点是,文化全球化可以增加个体选择的多样性,同时减少全球各地社会之间的差异。……考恩先生强调,文化全球化是并且一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考恩先生的著作极具说服力地指出接受是比反全球化者兜售的误导性的文化乡愁更具创造性的方式。——大卫•桑兹,《华盛顿时报》
泰勒•考恩(Tyler Cowen),美国当代经济学家、学者和作家,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主要从事商业和创造性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特别注重考察全球化及跨国贸易的背景下的艺术政策。2011年,在《经济学人》举行的一个调查中,被提名为过去十年中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2011年,入选《外交政策》杂志“全球百大思想家”。
文化是属于某一个社会群体的吗?我们因该怎样站在地球的观点,来看全球化大文明吗?我想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认识两个问题 ,个人和社会都分别代表什么。个人是左手,接纳世界文化;社会是右手,保持现有文化,避免被同化。
评分[本文为《财经界 管理学家》杂志撰写] 在印刷术传入之前,为了将现世的荣耀传诸身后,伊斯坦布尔的苏丹不得不定制手抄本,希冀着在这个世界留下自己永恒的印记。柔软的羊皮纸书页上,书法大师华丽的笔迹如同茂密的树叶,细密画则是其中夺目的鲜花。恪守传统的细密画师们秉...
评分“创造性破坏”是伟大的经济学家熊彼特最有名的观点,这是其企业家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即不断破坏旧的,不断创造新的结构。而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文化发展中的一对突出矛盾。美国经济学家、文化史学家泰勒...
评分艺术常被看作脱离金钱的心灵自由创作。其实不然。艺术并不止限于此种状态。全球艺术动态的背后有一股强大的经济力量。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开启20世纪现代主义潮流,但在诞生之初被欧洲的主流画派、评论家和公众所唾弃的印象派。如今被誉为大师的印象派画家在当时都是饱受奚落的...
评分文化是属于某一个社会群体的吗?我们因该怎样站在地球的观点,来看全球化大文明吗?我想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认识两个问题 ,个人和社会都分别代表什么。个人是左手,接纳世界文化;社会是右手,保持现有文化,避免被同化。
读的挺吃力…搞不懂想说什么
评分读的挺吃力…搞不懂想说什么
评分翻译的比较晦涩,但是多少了解了一些作者的观点
评分读的挺吃力…搞不懂想说什么
评分读的挺吃力…搞不懂想说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