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西方社会理论的省思

穿越西方社会理论的省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作者:叶启政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9-6
价格:5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8191760
丛书系列:启真·文史丛刊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叶启政
  •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社会科学
  • @Anthropologie
  • 1
  • #JX
  • #
  • 西方社会理论
  • 哲学反思
  • 思想史
  • 跨文化比较
  • 社会结构
  • 意识形态
  • 批判理论
  • 知识生产
  • 现代性
  • 认同建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浓缩了作者从事西方社会理论研究四十余年的思想结晶。作者试图从哲学人类学的存有论与知识社会学的双重角度出发来剖解西方社会理论(特别是当代理论,如结构/ 能动的二元性)的基本预设,藉此揭露整个西方社会理论思想背后的特殊文化底蕴。

作者进而翻转了西方既有的主流思维架构,在认识论上主张采取“断而未断”(而非“断而再断”)的思维模式,在本体论上重视“模棱两可”与“正负情愫交融”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来重建社会理论论述,韦伯的“理念型”恰恰是最好的例证。

作者简介

叶启政,著名社会学家。美国密苏里大学社会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世新大学社会心理学系讲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文化社会学。代表著作有:《进出“结构—行动”的困境: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论述对话》、《迈向修养社会学》、《象征交换与正负情愫交融:一项后现代现象的透析》等。

目录信息

一、西方社会理论的历史质性
二、西方社会学思维中“惊奇”概念之理论意涵的曲折起伏
三、“结构”和“能动”的拿捏
四、拆解“结构—能动”的理论迷思——正负情愫交融现象的理论意涵
五、象征交换与“正负情愫交融”现象
六、重估韦伯的“理念型”——后设理论的启示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台湾作者的遣词造句读来实在费劲,但先看另一本《社会学家的絮言絮语》之后再看这本,也慢慢习惯了这种文风。不,不能养成这种习惯。

评分

台湾作者的遣词造句读来实在费劲,但先看另一本《社会学家的絮言絮语》之后再看这本,也慢慢习惯了这种文风。不,不能养成这种习惯。

评分

台湾作者的遣词造句读来实在费劲,但先看另一本《社会学家的絮言絮语》之后再看这本,也慢慢习惯了这种文风。不,不能养成这种习惯。

评分

一些带有作者强烈风格的用词实在无助于文章的理解,比如“二元性表征的拿捏”。版式设计不够友好,版心大得连记笔记都费劲。存在一定编校错误,例如节标题是“系统整合”,正文里还是一水儿“体系整合”。长句在中间带有夹注的情况下,右括号后面出现的标点和文字都易出现问题。

评分

一些带有作者强烈风格的用词实在无助于文章的理解,比如“二元性表征的拿捏”。版式设计不够友好,版心大得连记笔记都费劲。存在一定编校错误,例如节标题是“系统整合”,正文里还是一水儿“体系整合”。长句在中间带有夹注的情况下,右括号后面出现的标点和文字都易出现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